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25章 夏收(3)

大明匹夫 第25章 夏收(3)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凉棚下,孙传庭看着一望无垠的麦田,也是精神振奋。

按照这个产量,还有这个势头,十几万二十几万,将来或许有五六十万的流民,会被安顿下来。陕西的局势,也会焕然一新。

有地种、有粮食吃,谁还会去做贼?

“王泰,盩庢的事情,你办的不错。本官代盩庢的百姓,多谢你了。”

看到王泰过来,孙传庭微微点了点头,伸手去端茶杯,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大人,剿灭流贼之事怎样?”

王泰走了进来,见孙传庭心情不错,赶紧倒上一杯热茶,趁机问道。

“王泰,你倒是关心国事。”

孙传庭收回目光,擦了一把脸上的热汗。

“闯贼李自成率部从川入陕,自洮州出番地,洪督师率部追歼,流寇战死、饿死者不计其数。如今,李自成等潜伏于陇南山中不出,陕西算是暂时安静了下来。”

孙枝秀在一旁搭上话来,黑脸晒的通红。

“上个月,张献忠部在谷城向熊督师投诚,流寇已经蹦跶不了几日了。”

张献忠投诚? 这不是扯淡吗!

王泰暗暗摇头。这位熊督师,可真是一头蠢熊啊。

张献忠,和李自成并称的一代枭雄,又怎么会心甘情愿,伏于他人脚下! 如果是那样,历史上也就不会有大西政权,更不会有什么张献忠屠四川的谣言了。

“大人,张献忠是诈降,大人何不向朝廷上书,将张献忠等人斩杀?”

王泰心情沉重,赶紧向孙传庭进言。

“王泰,我也是主张杀掉这些流寇,但是朝廷主抚,我还因此得罪了朝廷阁臣,本官也是无奈呀。”

孙传庭摇摇头,脸上浮起一层忧色。

“大人,你和杨阁部是国士无双,一时瑜亮,虽有证件上的不合,但却都是为了国家。杨阁部有些刚愎自用,大人也要收敛锋芒,免得被朝中有心之人利用,与国事不利!”

王泰想起历史上二人的悲剧,趁着孙传庭心情好的机会,想劝劝他,不要让悲剧重演。

“王泰,你真是胆大之极!”

孙传庭勃然大怒,手上的茶碗重重放在桌上,声音之大,语气之严厉,让周围的孙枝秀等人,都是栗然站直了身子。

“大人,小人言重了!”

果然孙传庭是倨傲倔强,听不得逆耳之言。王泰暗暗叹息,施了一礼,就要退到一旁。

“王泰,你这又是怎么了?大人早上才说过,要趁着这次民屯要抬举于你,你这不是没事找事,自毁前程吗?”

孙枝秀把王泰拉到一旁,低声埋怨。

“哥哥,忠言逆耳,我是怕大人太过要强,酿成大祸,害了自己,也误了国家。”

孙枝秀一呆,不由自主,沉思了起来。

“王泰,你过来,本官有话对你说。”

孙传庭好像已经平静了下来,面色也变的平静。

“大人,小人一心是为了大人,若有冒犯之处,还请大人见谅!”

王泰过去,赶紧施礼,轻声细语。

“王泰,记住你的身份和职责,下次万万不可如此说话!”

“大人,下次若有此类事端,小人也一定会忠言苦谏。大人是大才,不可不珍惜此身!”

“你……”

孙传庭看着一本正经的王泰,摇了摇头,苦笑了起来。

“王泰,你倒是有几分本官年少时的样子

听到孙传庭语气松动,王泰赶紧说道:“大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难道说,小人的倔脾气、老子天下第一,也是从大人那里一脉相承?”

“越说越离谱,简直是不可理喻!”

孙传庭虽然脸色严肃,语气上却已经温和下来。

“王泰,你这边抓紧夏收,恐怕下半年会有一场大战,到时给你个建功立业的机会。此外,你民屯垦荒、南山剿匪的事情,本官会上报朝廷予以重用,到时能不能谋得一官半职,就看朝廷的意思了。”

“多谢大人抬爱。大人放心,绝不会耽搁了夏收!”

王泰大喜的同时,心里一咯噔。恐怕孙传庭所说的建功立业,就是剿灭李自成了。

“王泰,你要是有空的话,送些鱼藕过去,本官的家人都喜欢。”

孙传庭说着,走到一旁,对郑嘉栋低声说了几句,脸色严厉。郑嘉栋额头汗水直流,连连点头离开。

“贤侄,你做的不错,叔父也是脸上有光啊。”

张名世过来,看看四周无人,这才低声道:“贤侄,有个事,叔父想和你商议一下。”

王泰点点头道:“叔父,你有话直说!”

“贤侄,叔父想以县衙和你的名义,向抚台大人和朝廷各捐赠两万石粮食。捐赠给朝廷的粮食换成银两,由你派乡兵解押进京,。希望此举能帮你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王泰躬身一礼,正色道:“多谢叔父!”

“自己人,不用客气!”

王泰深施一礼,二人相对,哈哈大笑。

“贤侄,叔父马上就要致仕,京师传来的消息,继任者就是郑雄之父郑子羽。郑子羽一直认为是你杀了郑雄,你可要多加留意呀。”

张名世看着王泰,眉宇中流露出一丝担忧。

“叔父,实不相瞒,郑雄就是我杀的。我也是迫不得已。”

王泰也不隐瞒,把当时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

“郑雄勾结土匪,资粮于敌,又数次难为与我,欲除之而后快。叔父,你说我能放过他吗?”

张名世叹息一声,摇了摇头。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什么是解决不了,非要打打杀杀!”

这些个恩怨情仇,谁又能说得清楚对错。

“叔父,多说无益。你致仕以后,何不留下来,待在这咸阳?到时候我在南山建一座别业,采菊东篱下,颐养天年,不是更好?”

“多谢贤侄的美意!”

张名世微微摇了摇头,怅然道:“故土难离,落叶归根,家人和祖坟都在山东,不得不归。”

王泰点点头道:“叔父到时候有什么事情,一封书信即可,王泰必然千山万水,前来相见。”

张名世连连点头,感慨道:“贤侄,有心了,有心了! 一定! 一定!”

文世辅走了过来,和二人见了礼,轻轻在王泰耳边说道:“徐按察使请你过去一趟。”

自从文世辅加入王泰的阵营,民事上的事无巨细,均是由他负责,这也使得王泰从琐事中抽身出来,专门用于军事方面。

“文兄,这些日子可是辛苦你了!”

看到文世辅脸晒的黑红,整个人瘦了一大圈,王泰由衷地说道。

安置流民、粮食分配、修路挖渠、灌溉水利,人手调配、施肥除草、杂七杂八,以及与地方官府的沟通,这些事情,林林总总,琐碎不堪,这位前典吏却安排的井井有条,毫无差错。

世辅摇了摇头,神态自若。

“处之,诸事虽然繁杂,但为兄也是感觉充实许多。你做的事是上善、大善,为兄也是乐在其中。若是能替你查漏补缺,为兄也就心满意足了。”

文世辅看的明白,姿态也摆的很正。自己是来辅助王泰的,那就有了主从之分。若是客盛主衰,岂不是本末倒置,迟早分道扬镳。

王泰一时无话,拍了拍文世辅的肩膀。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知道主客之分,尊卑有别,尽心所事,不让主事之人分心,便是贤助。

看到王泰过来,徐按察使笑盈盈地站了起来,施了一礼。

“王总兵,你做的善事,让老夫是刮目相看啊!”

王泰赶紧回礼,恭恭敬敬笑道:“徐大人,你府堂之尊,向小人折节屈尊,让小人是受宠若惊啊!”

王泰对这位徐按察使,还是十分敬重。孙传庭以巡抚之尊,清屯追饷,背后实际做事的,却是这位按察使,其中牵扯的吏治**,官场纠葛,也都是按察司予以办理。

历史只记得成功者,成功者后面实际做事的人,却往往鲜有人提及。

二人坐了下来,徐按察使才笑道:“王总兵,今天这一趟下来,花费不少吧?”

王泰点点头道:“不瞒大人,大概得3000两银子左右。大人那一份,小人也已经准备好了,那随时给大人送到府上。”

谢秉谦的那一份,他并没有提及。

“我朝到了如今,已经是世风日下,这些场面上的花费,少不了的。我那一份,就不必了。你过年过节都有礼物,虽然不多,足够温饱,老夫心领了。老夫有一事相求,还请王总兵莫要推辞。”

王泰一阵头疼,银子都不要,肯定是要放大招了。

“王总兵,老夫明年就要致仕,退归田园。老夫家无余财,又得罪了不少陕西豪强权贵,致仕以后的琐事,到时还不免麻烦王总兵。”

果然如此,王泰点头道:“大人有话直说,小人能办到的,一定义不容辞。”

徐按察使点了点头,指了指远处连绵起伏的南山,眼神幽幽。

“王泰,老夫想效仿陶渊明,隐居南山脚下,以享田园之乐,届时还要王总兵你多多照顾。”

王泰沉吟了一下,点头道:“大人,柳树沟一带,有巨柳百棵,山坡下都是果林,到时小人打上几口深井,修上几间房屋,大人躬耕乐道,颐养天年。大人以为如何?”

这位徐按察使官声不错,他倒是乐意为其效劳。

“那就多谢王总兵了。”

徐按察使哈哈一笑,站了起来。

“王总兵费心,你这为国为民的善举,老夫也会转奏圣上,不让你有掣肘之忧。”

王泰赶紧站起身来,施了一礼。徐按察使笑呵呵离开,近六十岁的高龄,竟然自行上马,扬长而去,让人瞠目结舌。

“果然是老而弥坚,可惜了这乱世!”

“公子,这又是一个来吃白食的,真是一群白眼狼啊!”

王二上来,又是狠狠地唾了一口。

“你是不是口水太多了?幸亏你吐的不是痰,否则早关你禁闭了!”

王泰头也不回,看着远去的徐按察使,目光幽幽。

“这位按察使大人,风骨俱佳,孙抚台在陕西清屯,没有他的协助,恐怕要费力不少。我卖他一个人情,也是心甘情愿。”

王二赶紧点头称是。大是大非上,公子从来都是比自己看的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