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20章 畅想

大明匹夫 第20章 畅想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大运河上,扬州到淮安段,运河上细雨如丝,波光点点,两岸绿草如茵,垂柳依依,一艘客船,正在碧波荡漾之中,涉水北上。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大明朝,多么美丽的国度啊!”

看着涛涛流淌的大运河,站在船头、身穿黑袍的茱莉亚修女,不由得发起了感慨。

其实,在她第一眼看到大运河的时候,她就被震撼到了。如此庞大的工程,真的是人力能够达到的嘛?

“茱莉亚修女,现在可是五月了! 听说大明朝的北方,百姓日子过的很苦,很多人没有吃的,比南方可是差远了。上帝保佑这些可怜的人们!”

茱莉亚旁边的玛利亚修女,小心翼翼地低声说道。

她从南方的香山过来,南方富裕,相对没有多少兵乱。在北地传教的席尔瓦、阳玛诺等人却是告诉她,北方和南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这正需要我们这些传教士,给这些苦难的人们,带去主的福音。如果能在年轻的孩子中间传授知识、传教、发展他们入会,这将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情啊!”

一个金发碧眼,脸色白皙的传教士,看着滚滚河水,笑着说道。

“托雷斯神父,你说的对。我们不远万里,就是传播福音,不会害怕这些困难的!”

二位修女一起向托雷斯神父行礼。

他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中国传教,多年下来,虽然在南方沿海也有一些成果,但入教的大多是富裕人家、官员,而且几乎没有年轻人。

更不用说,向他们传播知识,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信仰主的仁慈。

沿海人家富裕,思想上也要开放许多,传教并不是特别抗拒。而越往大明腹地,百姓的生活水平越低,人们的思想越保守,接受福音的人也就越少,传教也变的尤其困难。

现在,忽然有大明腹地传教的机会,更有教会学校的承诺,怎么不令濠镜的中国教会欣喜若狂。

何况,有中国教会会长阳玛诺,西安分会传教士鲁昭的大力推动和推崇,也使这十几人的传教士大军北上成为可能。

不然,学堂里只有佐拉一名神父,几千人的学生,怎么也教不过来。

几千人的学生,6岁到13岁的年龄,这不是传教的最好年龄吗?

“阳玛诺神父说,那位姓王的年轻人家财万贯,还是个知识渊博的科学家。鲁昭神父也说他非常了不起。真想知道,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另外一个瘦瘦高高的传教士温格,也跟着开了口。

“他是个什么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东方的传教士,一下子来了一大半。希望真有那么多的学生!”

矮胖秃顶的传教士卡马乔,脸上全是期待。

“听说他还很年轻,只有20岁,家里有几十万两银子,人也是英俊强壮。想必一定是位骑士般的贵族了!”

玛利亚修女羡慕地说道。此刻的她,急切地想见到这位神奇的东方年轻人。

“听阳玛诺神父说,他准备写信给教会,让教会派更多的传教士来东方。你说,教会会不会同意?”

茱莉亚修女,又发出了一声感慨来。

船头上的传教士们,都是议论纷纷,人人都对陕西之行充满了向往。

船头上,除了一大堆的传教士聚成一团,四五个军人打扮的泰西军官自称一体,其余的就是三

三两两的大明百姓了。

“茱莉亚修女,我就想知道,这沿岸的河堤,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也许回了泰西,我可以在西班牙,用同样的方法修河堤!”

船头的泰西军官里面,一个四十岁左右的金发男子,脸色潮红,啤酒肚突出,左耳还少了一块,他一身旧军装却是干净,也不知是西方哪个国家,油腻的中年人形象显露无疑。

只有身上的旧军装,显示出他或许曾经是位军人。和传图上的传教士和修女们,打扮截然不同。

“洛佩斯,我是第一次见到大运河,我也很想知道。”

茱莉亚耸耸肩,一脸的无奈。

“这运河的河堤,是用石板堆砌,还要用铁锭加固,最终再用石灰灌冲,所以才能如此坚固,使用数百年。”

船头上一位圆领青袍、头戴网巾的士子,却是说了出来。

茱莉亚修女摇了摇头。也只有中国,才能有如此大的投入!

放在她的祖国葡萄牙,光是这些冶铁,都不知道要冶炼多少年!

明代冶铁不仅技术上不落后于同时代的欧洲,产量上更是碾压。明嘉靖年间,私营冶铁的产量就达到了四万五千吨。 而工业革命前夜的英国,1740年的冶铁产量仅仅只有两万吨。

遗憾的是,200年后,到了清末的1840年,大清的冶铁产量也只有两万吨。而1850年,英国的钢铁产量已经是250万吨。

历史是前进,还是落后,一目了然。

“卡马乔神父、温格神父,茱莉亚修女、玛利亚修女,各位,你们其实不用担心,只要这个年轻人付银子给你就行! 如果没有学生,再回香江,就当是游览了!”

另外一个同样身穿旧军装的英俊男子,高鼻深目,虽已经是中年,但却举止潇洒,手里拿着酒瓶,很有些玩世不恭的味道。

“西蒙,要是那位姓王的年轻骑士看不上你,认为你是个冒牌货,你可就没有钱喝酒了!”

矮胖秃顶的卡马乔神父,生气地看了西蒙一眼,仿佛是为西蒙的胡言乱语烦躁。

想想也是,他们千里迢迢从香山到陕西,如果到时候只有几个学生,一无所获,岂不是大失所望?

“卡马乔神父,咱们一起从香山而来,都是受雇于这位王公子。你就不要取笑我们了。我们,可是打过仗,领过千军万马,见过崇祯皇帝的葡萄牙军官!”

卡马乔神父刚从泰西过来,还不是很了解这些军官的“辉煌”历史,他睁大了眼睛,半信半疑。

“洛佩斯,你们真的见过大明的皇帝?”

他在中国的南方传教,自然还没有机会见到大明的皇帝。

“卡马乔神父,我和洛佩斯、法蒂、加西亚、布洛克,我们五个人,可都是职业军官,参加过真正的战争,大明的皇帝都接见过我们。”

西蒙的脸上,显露出一丝骄傲。

西蒙的话,让洛佩斯也是站直了身子,接上了西蒙的话。

“崇祯二年二月,我们32个葡萄牙军官,在公沙将军的带领下,携带火器,去往了京师。在我们这些军官的指挥下,在我们势不可挡的火炮面前,满洲的鞑子大军死伤惨重,溃不成军。”

想起往事,洛佩斯脸上露出一丝伤感、一丝向望。

“战斗胜利后,我们这些葡萄牙军官得到了崇祯皇帝的亲自嘉奖,王公贵族都来拜访

赏金数百两银子。皇帝让我们用泰西火器武装军队,组建15支火器营,并由我们这些葡萄牙军官训练指挥……”

洛佩斯、西蒙回忆起往事,同时陷入了沉默之中。

得到皇帝首肯,明朝大臣徐光启命其门生孙元化带领葡萄牙军官训练士兵,防守于山东登莱地区,与后金控制的辽东隔海相望。其后数次交战,葡萄牙军官带领训练的大明官军,大败满洲大军, 以泰西火器,致六七百满洲官军阵亡。

葡萄牙军官们恪尽职守,作战勇猛,身先士卒,训练火器劳苦功高,本以为葡萄牙军官们可以继续训练大明官军,使火器在大明军中扮演中流砥柱的作用,得以扫平内忧外患,谁知……

崇祯三年,即公元1632年,登、莱二州巡抚孙元化的部将孔有德等人率军哗变,史称“吴桥兵变”。

在这场兵变中,公沙等12名葡萄牙官军皆被孔有德叛军杀害,另外15人皆身负重伤。

葡萄牙军官在华三年有余,入涿保京、操练官军、东江血战,尽职尽责。而身为汉人的孔有德却叛变,将训练自己的葡萄牙军官尽数杀害。

崇祯五年七月,孙元化被处死,徐光启的火器军改受到重创,孔有德的火器叛军反而成为了后金的攻坚利器,明朝对后金火器上的优势,被一举抹平。

徐光启曾说服了崇祯,准备在濠镜招募葡萄牙雇佣军,与后金直接作战。濠镜(澳门)方面也派遣了320名葡萄牙入境。但在大明朝廷官员的激烈反对之下,以“ 堂堂天朝,精通火器、能习先臣戚继光之传者, 亦自有人,何事外招远夷,贻忧内地,使之窥我虚实, 熟我情形,更笑我天朝无人”之言,说动了皇帝,让葡萄牙火器军队无战而返,大明官军的火器化改革,又一次化为了泡影。

而当初最先入大明作战的这些葡萄牙军官,死的死,伤的伤,回国的回国,剩下的或失业成了海上走私的亡命之徒,或改行打手护院,大多数都是穷困潦倒,混吃等死。

西蒙几个人之所以北上,除了鲁昭的介绍,最重要的原因,是冲着对方每月50两银子的饷银。

什么理想、报复都是扯淡,最重要的,还是银子,生活所需的银子!

至于鲁昭为什么推荐他们,他们也心知肚明,那是因为他们是真正的军官,参加过战争,训练过大明官军,并有成功的履历。而这份履历,也是他们几个人拿到这50两银子高薪唯一的信心。

他们也明白,除了这位大明腹地的年轻人,没有几个人会给他们这样落魄的中年人这样高的饷银。他们,已经是落日黄花,无人理睬。

最重要的是,他们囊中羞涩,生活困顿,他们毫无选择,这也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希望,我们几个还可以再上战场,再能训练出一批批的炮兵、火铳兵来!”

洛佩斯喃喃说道,不由自主收了一下自己的大肚子!

他看了一眼旁边默不作声的西蒙,轻声问道。

“长官,你说,咱们还有带兵练兵的心思吗?”

西蒙站直了身子,把手里的酒瓶,抛向了滔滔而去的河水。

“咱们能不能练兵领兵,不在于咱们,而是在于这位王公子!”

洛佩斯和其他几个军官都是一愣,一起看向了他们昔日的上官。

“我倒想知道,这位富有的东方骑士,是不是真的要大有作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