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8章 心意

大明匹夫 第8章 心意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夫人,临近年关,这是小人的一点心意,还望夫人和小姐不要推辞。”

巡抚衙门后堂,武大定英俊的脸上满堆笑容,和身旁的军士一起,手上捧着丝绸和茶叶点心等物。

“武将军,你有心了。”

孙夫人看着眼前的武大定,年轻英俊,举止言谈,让人生不出厌恶之心。

“这包点心我收下,可是这茶叶、绸缎,实在是太贵重了! 这些东西,你还是拿回去吧,否则,抚台大人可是要怪罪我的。”

武大定笑道,丝毫让人感觉不出来有任何的巴结和奉承之嫌。

“夫人,大小姐,这只是一点心意,不值钱,夫人和小姐如果嫌弃,小人就交给大人,让他处置。想来,大人他就要拿去,赈灾那些苦难的百姓了。”

孙夫人微微一笑。这个武大定,倒是个趣人。

“武将军今年多大,家中尚有何人?”

听到孙夫人问,武大定赶紧上前,恭恭敬敬道:“回夫人,小人虚度年华,今年二十五岁,吃百家饭长大,不知道生身父母是谁,幸得大人赏识,留在秦军中效力,腆居游击将军一职。”

孙夫人微微点了点头,目光中露出痛惜之色。

“武游击,想不到你是孤儿,难得你一片忠义,迷途知返,懂得为国为民的道理。以后没事常来坐坐。”

武大定大喜过望,赶紧肃拜道:“多谢夫人!”

“武将军,你读过书吗,会赋诗吗?”

一旁的孙世馨,看见母亲和武大定相谈甚欢,眉头一皱,忽然开口问了起来。

她可是听孙枝秀说过,武大定和王泰不大对付,武大定曾经在父亲面前弹劾王泰,差点让王泰冤死牢中。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她今日就想看一看,这武大定到底是个什么角色。

“回大小姐,小人读过书,但赋诗就不会了。小人沙场征战,九死一生,也喜欢唐诗宋词,尤以大家辛弃疾最爱。”

武大定赶紧回道,脸上笑容可掬。

孙世馨不由得一愣,脱口而出,

“哦,武将军,你也喜欢辛词,你喜欢辛词哪一首?”

“回小姐,自然是哪一首?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慷慨激昂,每每读之,让人热血沸腾,心驰神往。”

武大定的额头,不自觉汗水密布。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武将军,你觉得这首词后半阙怎样,哪一句才是点睛之笔?”

“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武大定微微一怔,凭着好记性,终于记得几句。

这首词一定是大小姐喜欢,不过让他一时半会说出个子丑寅卯,他还真是说不出来。

知道孙世馨喜欢辛弃疾的词,他也是做足了功课,突击了几个晚上,才背了五六首,知道大概的意思。现在要让他当场表现,一下说出这首伤心之词的精髓,还真是难为了他。

“这首词……”

武大定含糊其辞,孙世馨眉头微微一皱。

在他看来,王泰能在七步成诗,而这个武大定七步还说不出词的妙处,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对不起,武将军,小妹有事,告退了。”

孙世馨向武大定微微施了一礼,转身退入了房内。

孙夫人看着孙世馨的背影,摇了摇头,对武大定抱歉道:

“武将军,你不要介意,馨儿心高气傲,被我们给惯坏了。你千万不要往心里去。”

“那里,那里,夫人客气了!”

武大定赶紧作揖辞谢:“既然没有什么事情,小人就告辞了!”

武大定慢慢退出了衙门后堂,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巡抚衙门大堂,一众将领寒暄说笑,气氛热闹异常。屋内的秦军将领,最低也是游击以上的武官,可以说,整个陕西秦军的精华,都是汇聚于此。

马上是年关,和民间一样,巡抚衙门也是热闹异常,一年的征战下来,上到抚台大人,下到军中健卒,都是获得了难得的修养时间。

“抚台大人到!”

军士的声音响起,屋内的所有将领都是站了起来,喧哗声立时消失,堂上顿时安静了下来。

孙传庭进来,来到桌旁,打量了一下坐中的诸位将领,举起了酒杯。

“诸位兄弟,自去年击溃流寇高迎祥部,到今日陕南大部安靖,我秦军死伤兄弟无数。这杯酒,就敬死难的兄弟们吧!”

所有将领都是举起了酒杯,和孙传庭一起,把酒洒在了地上。

“这第二杯酒,敬各位英勇奋战的兄弟们!”

“这第三杯酒,咱们共祝佳节!”

三杯酒敬完,众人开席,孙传庭挨着酒桌转了一圈,随即告辞,回了房间。

自己在这,部下将领拘束,索性回避,也可让众人安心吃喝。

妻妾和儿女们正在后堂等候,看到孙传庭进来,都是迎了上去。

“相公,你怎么喝了这么多?”

看孙传庭脸色通红,显然喝了不少,妻子不由得嗔怪道。

孙传庭笑了笑,把三岁的小儿子抱在了怀里,摆摆手道:“都坐下吧,咱们吃饭。”

桌上的菜也不丰富,一盘冻肉,一份炒鸡蛋,也许最丰盛的,就是几大盘热腾腾的羊肉水饺了。

看到旁边地上的一大堆东西,逗了一会儿子的孙传庭抬起头来,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夫人,你是在给我出难题啊!”

“相公,这熟肉是孙副将和孙游击送过来的,说是不值几个钱。妾身也没有办法。”

“孙副将薄有家业,他开的粮店卖的都是平价粮,水泥、铁器、鸡鸭鱼肉也都是平价,百姓赞不绝口,也算是帮了我的忙。”

“这孙黑脸,倒是家业不少。”

孙传庭摇了摇头,指了指一旁的几大袋东西:“这又是什么?”

妻子看了一眼,笑道:“这是王泰送来的。野猪肉是他们剿灭土匪所得,干果是南山上采的。他说了,这都是自然所得,不是贿赂,不想污了相公的官声。”

“这个王泰,倒是有心。”

孙传庭摇摇头,轻声笑了起来。

“这几个火炉,还有煤块,不用说,也是王泰所送了?”

“王泰说了,现在家家户户,包括这流民屋里头,用的都是这种火炉,都是他们王家庄自己打造的,这煤块也是。”

妻子说完,大儿子孙世瑞也是点头道:“爹,娘说的没错。现在西安城家家用的都是这蜂窝煤炉和蜂窝煤,生火容易,也省钱,可不得了。”

孙传庭看了看炉子,不由得哑然失笑。想不到这王泰,竟然还有这么一手。

“王泰,想不到你还有这些本事?”

孙传庭摇摇头,端起茶杯,喝了起来。

孙妻站了起来,走到一旁,端着一个箱子,走了过来。

“夫人,这又是什么?”

“相公,这是一千两银子,是武大定送来的。他说了,相公为赈灾流民募集善款,他和军中的弟兄凑了这一千两,算是尽一点微薄之力,为相公分忧。”

孙传庭点了点头,感慨道:“这个武大定,算他有心。”

一个小小的军官,也能心想国事,心系黎民,已经是不容易了。

“让下人,马上把银子送去户房,做赈灾款记载。”

孙传庭沉声道:“现在就看秦王府那里,到底能募集多少银两了。”

孙夫人微微摇了摇头。秦王府是秦郡王当家,此君和孙传庭根本就不对付,恐怕这一次,孙传庭又要失望了。

“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王泰人才难得,又是为国为民,你可要好好栽培他。”

孙世馨说道,看到父亲看过来,脸上微微一红。

大女儿的表情看在眼里,孙传庭不由得一愣。

“馨儿,你也认识王泰?”

“爹,我当然是要谢谢他。他这个炉子,不知方便多少,我和娘她们,都是省去了不少的麻烦。”

孙传庭恍然大悟,不由得哈哈大笑。

“想不到这王泰,竟然是你们女眷们的知音啊!”

孙世馨嗔道:“爹,王泰垦荒赈民,兴办学堂,毁家纾难,可是为官府省去了不少的麻烦。他剿灭流寇,一心为公,爹你要好好重用此人,说不定那一天,他还能帮上你的大忙。”

孙妻也附和大女儿的话,点头道:“听说王泰赈民施粥,挖井开渠,凭借一己之力,救了数万流民。又兴办学堂,数千孩子得以上学,这样的好心人,帮你省去了不少后顾之忧,你是得重用一下。”

丈夫耿介孤忠,不知得罪了多少官绅豪强,有王泰这个聪明人分担,丈夫也能少些烦恼,轻松一些。

孙传庭微微一笑,若有所思。

王泰垦荒营田,各县参他僭越垦荒的状子,也是漫天雪花飞。之所以对将这些状子束之高阁,就是因为王泰干实事,所做的一切,都是公心使然。

土匪不剿,荒地置之不理,别人代做了,反而说三道四,这样的庸官,愧对父母官一职。

反而是咸阳知县张名世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巡抚衙门的一致赞赏。王泰垦荒营田,安抚流民,张名世在背后大力支持,提供种子、耕牛不说,还募捐钱粮,赈灾流民,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还有那个鄠县知县张宗白,也是明白人,知道轻重缓急。其它三县的知县,一旦有机会,一定要撤了这些庸官。

他也已经上报了朝廷,将张名世的功劳呈上,只不过此人年事已高,恐怕真要致仕退隐了。

“爹,王泰文武双全,你可要重用他。”

女儿的话,让孙传庭立刻瞪起了眼睛。

“馨儿,你怎么知道王泰文武双全?大人的事情,小孩不能过问。”

“女儿也是想帮爹的忙。”

孙世馨放下筷子,从一旁的桌上拿出两张纸来,递给了疑惑不解的父亲。

“爹,这是王泰的墨宝,你看看。”

孙传庭拿着纸张,心头一惊,瞳孔微微收缩。

“相公,王泰虽然年轻,但胸有大志,不是个俗人。你在陕西雷厉风行,有时候操之过急,难免得罪陕西官绅。你周围的将官幕僚,要么有勇无谋,要么有才无德,难堪重任。如今天下大乱,人才难得……”

孙夫人轻声说道,显然对王泰的印象不错。

“夫人,你怎么知道我不想重用王泰? ”

孙传庭微微一笑,很快眉头一皱。

自巡抚陕西,他便以拨乱为己任,毁誉祸福不顾,只为上报君恩,下安黎民。他性格孤僻耿直,却是一心为国,至于将来如何,却是顾不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