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平凡的明穿日子 > 第九百四十九章 春城

平凡的明穿日子 第九百四十九章 春城

作者:宁小钗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5:04 来源:笔趣阁

对中原来说,云南是不熟悉的边陲地带,自古以来难以生存,雨多,潮湿,闷热,遍地毒物,各种野蛮的边民,众多稀奇百怪的习俗,一如以流放政治犯闻名的琼州。

了解云南的官员其实不少,但是明朝初年的云南,确实无法和内陆的繁华相比,就算经营得力,也远不能与邻省天府之国的四川相提并论。

沐家就是在这被人忽视的情形下,治理云南闷声发大财。

当年朱元璋册封青霜为大理郡主,而大理城随即沿袭了前朝的命名,依然叫做昆明,并且选了新址修建新城,太祖皇帝的用意耐人寻味。

所以明朝人不知昆明在后世享有“春城”的美誉,风景和沐家姐妹一样的灵秀迷人,三面环山,南临中国第六大淡水湖的滇池,湖光山色,天然成趣。

如今昆明的人口飞速增长,汉人的比例稳居各族第一。

朱高燧不明不白的死后,震动天下,徐灏却带着家眷来到了昆明,昆明也因此迎来了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十一月的昆明是雨季的尾巴,好似孔雀的尾羽,美丽而富于色彩。

校园的背后,北边是一座墨绿色的山峰,山脊上有一条条黑色岩石,山上有不知多少年的铁峰庵,洁白的外墙和绛红色的庙宇成方方正正的一个圆形。

昆明的天气和景色令第一次来此的徐家人赞不绝口,翠柳频频说怪不得青霜那丫头每隔几年就要回来,竟没想到云南还有这样的世外桃源。

如此徐灏把大学选在昆明的原因也就得出来的,实则是他因抗战期间,昆明成为支撑抗日正面战场的经济、文化、军事重镇之一,乃是出于战略上的考量。

学生的生源遍及整个西南,首次真正出现了从小学到中学、高中、大学的划分,教师聘请了大量优秀的毕业生。

学校位于昆明城内西南角。随着校园的建起,周围陆续出现了小吃食店和茶楼,然后又出现了旧书店等,还有小成衣店,可以替客人翻改衣服。

一些本地的妇人也开起了店铺,浆洗衣服什么的,还包括了补袜子。

中原已经进入了冬季,此刻的徐灏一身单衣,站在山上眺望整个昆明城,晴空万里净蓝深远。白云朵朵好似被强光照射的精致舞台布景,发出炫目的光泽。

一泓池水,一棵树木,眼前飞过的一只鸟儿,一双蝴蝶,都格外的明亮。加上身边巧笑倩兮的美人们,无不为春城增添一分灵活动人的秀气。

一望无际的田野,遍布着令人欣喜的农舍草棚,田场上散着无数的牛马家禽。

昆明的一切令外地人非常满意。上佳的待遇和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使得教师们可以安心工作。

学校里首次出现了外文系,徐灏下定决心要培养出一批精通各国语言的外交官。也首创了社会系,在各族混居的西南。学生有走不尽的边民部落,研究不完的风土人俗。

从辽东分出来的地质系更不消说了,前往西康和中亚的旅行团尚未回来。几位教授带领的团队,已经在海源寺附近发现了三叶草化石。有个课题小组甚至出发去了澄江观察冰河遗迹。

生物系的学生到处用白色纱网捕捉昆虫,有人在附近找到了一种罕见的大蛾子,绿茸茸的。吓得当地人赶紧告诉他:“那是别人家放的蛊,快放了,快放了。”

学校里的花草坪上,横七竖八躺满了晒太阳的学生们,或许因手中的书正看到一个段落,或是不愿结束写意的闲谈,很少有人站起身来。

不管男女,生源大多是平民子弟,身穿学校提供的校服,为了回报节衣缩食供养他们读书的父母,勤奋和努力是富家子弟的十倍百倍。

女子校区是独立的一个区域,也是男学生心中向往的圣地,其实各个方面都和男校没有任何区别,徐灏可不会把女校区修缮的美轮美奂。

沈家姐妹打辽东而来,一等开学就是大学生了,姐姐学的历史,妹妹学的经济,从一头毅然跑到另一头,在这年代绝对是非凡的勇气。

姐妹俩父母死得早,家里一贫如洗,卖身给朱巧巧做了丫头。朱巧巧见姐妹俩聪明伶俐,就让她们去念书,如今已经念了四五年了。

到了寝室,姐姐沈蒹见木板床空空的,墙壁光光的,屋子里几乎什么摆设也没有,条件比起辽东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不禁愁了起来,如何装扮呢?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妹妹沈葭有些不适应,初次离开家乡,不知道同屋住的将是谁,楼里又静悄悄的,不免有了凄凉之感。

好在很快络绎不绝的访客驱散了姐妹俩的不适,这一次为了支援云南,辽东可谓是大举而来,有的是熟悉的老师和同学。

不提屋子里一片欢声笑语,对面的大学男生宿舍是并排的一个个小院子,三十六寝室住着个性情有点古怪的朱石樵,谁也不知他真正的身份是宁王朱权嫡长子朱磐烒。

朱磐烒三年前化名朱石樵,就读于辽东学院,整个假期太过用功,许多问题始终解不开,毕竟新式教育才开始了几年,有的是问题等待着慢慢专研。

朱石樵的用功是思索,太多的方面值得他去思索了,这与他自小学习的四书五经,琴棋书画完全是两个世界,乃是真正的“思而不学则殆”,天分继承了博学多才的宁王朱权。

他也是历史系,比沈蒹低了一年级,考试的分数差了人家一线,但是沈蒹的笔记是他一向看不起的,通篇的大白话文,字迹呢没有章法,不过很娟秀干净。

可是沈蒹为了妹妹忙于生计,整天忙忙碌碌,考试前光看自己的笔记,便能考得名列前茅,这让衣食无忧的朱石樵不得不佩服。

没有电灯的学园黑漆漆的。朱石樵独自走出来,坐在小土山上,这位年轻的思想家一只手托着他的脑袋,思索起来,至于思索些什么,谁也无从臆测。

几个学生出来悬挂灯笼,生物系的学生把花圃开辟成了菜园子,其他系的学生纷纷抗议,如此花圃里掺杂种着美人蕉、蝴蝶花等花卉,也有西红柿和红辣椒等稀罕的蔬菜。

昆明的土地比起肥沃的黑土地有过之而无不及。凭借着亚热带的气候,充足的雨水,肥美的泥土如果不去管她,各种植物能长到一人多高。如果肯用一点心,那么校园一年四季的果菜都不用愁了。

有意思的是,每个花圃早早被男学生给包下了,在校园里走走,哪个宿舍口前的花花草草收拾的蛮像一回事,果树也栽种的齐整。路过的女生就会知道这宿舍里一定有位勤快、健康、有耐心、也有趣的年轻人。

朱石樵住在三十六号宿舍,他们的花圃别具一格,打理的十分雅致。好歹宁王也算是明朝的大园林家,朱石樵家学渊源。本身也喜欢伺候花草,手艺比生物系的学生高出不止一筹。

有个男学生走过来,看了一会儿花,顺手摘下来一朵。一边往胸前插好,一边进门问道:“你去不去打水?不去我就自己去了。”

“三顾茅庐才行,你这才问了一趟。”屋里的学生又说道:“老朱又一个人跑出去了。你要是不等我,我也只好今晚不喝水了。”

外头的一听朱石樵不在,放心走了进去,他怕戴着一朵大红花被爱花如命的朱石樵骂,胆子大了,隔着房门问道:“朱石樵什么时候出去的?你怎么知道是独自一个?”

“今天帮先生收拾教室,我们几个一起回来,后来他一个人出去了,其他人过了一会儿才各自玩去了,我自己留在屋里做活计。”

“又是做针线活?你怎么跟个姑娘似的?赶紧出来看看吧,我又请下来你们一个女儿,哈哈!”

屋里的学生顿时急了,匆匆跑了出来,手里正缝补的袜子还套在左手上,一根针系着丝线在下面荡悠,一闪一闪。

一出来,就看见对方把他们的花又摘下来一朵,跺脚道:“小童!昨天才告诉你花儿不能再摘了,那是三十三天的三十三朵花,现在成了三十一朵,算是怎么说呢?”

童笑贤人如其名,脸上永远挂着笑容,嘻嘻说道:“取中啊!你们怎么和白莲教一样,一股子邪气,什么三十三天?我告诉你,唐朝以来考进士乃是取中,依我们山东话就是可以的意思,取中后夸街摘花,取个吉祥之意。”

“罢了罢了,早晚这些花儿都得毁于你手。”

“我一天一朵,总比叫花枯死了强,反正这些花也过不去下个月。”

屋里的学生名叫李取中,年纪比童笑贤大几岁,祖上河北人,出生在关外。辽东人普遍性格豁达,身材高大,他虽然和朱石樵一样十分爱花,花草生长时尽力爱护,并给起了各种各样的名字,花圃是他的心血,寄托了满满的思乡之情。

可花一旦被人摘了,他也不在意,所谓过去的事不追究,人事已尽的憾事决不伤感。

李取中待人接物极其周到,见童笑贤第一朵花随便插在左胸前的口袋里,便把套着的袜子取下来,将第二朵花拿在手里,又将两朵花捏在一起。仔细帮他插好。

“别老是叫我取歪,小心石樵骂你。撇开你不通的逻辑吧,去年你逻辑才考了六十分,我还记得呢。走,打水去。”

李取中顺手把未补完的袜子绕成了一个球,往屋里的床上一扔,拉着童笑贤走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