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平凡的明穿日子 > 第三百五十章 宝刀未老

平凡的明穿日子 第三百五十章 宝刀未老

作者:宁小钗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6:07 来源:笔趣阁

二月十二日,徐灏参加修佛大会祭奠阵亡将士,没有站在诸将之首的左侧,而是以王族勋贵的身份站在三位王子身后。

徐灏的官职是辽东将军,就好似辽王一样是名义上的最高长官,可以管军管政但不能事事插手。如今燕王派遣都督佥事房宽出任辽东总兵,进驻沈阳城,都指挥佥事孙岩出任锦州守将,担任辽东副将,这二人控制着辽阳以北到山海关之间。

也就是说整个辽东被一分为三,除了武将外每个人身边多多少少有几个宦官,而派来的官吏则属于北平布政司和将领间的双重管辖,调动军队需要得到燕王府的军令,然后徐灏才能对房宽和孙岩下达命令。

掣肘将领的军权是必然的,对此徐灏没有任何意见,房宽和孙岩绝不敢违抗他的政令,能做到这一点足以,经营自己的势力是为了家族今后考虑,不是为了脱离燕王而独立。

此刻一身朱紫蟒袍的朱棣含泪宣读了祭文,对所有将士说道:““奸恶集兵,横加戕害,图危宗祀。予不得已起兵救祸,尔等皆摅忠秉义,誓同死生,以报我皇考之恩。今尔等奋力战斗,为我而死,吾恨不与偕。然岂爱此生,所以犹存视息者,以奸恶未除,大仇未报故也。不忍使宗社陵夷。令尔等愤悒于地下,兴言痛悼,迫切予心。”

朱棣说得动情处,忽然将身穿的蟒袍脱下,要当众焚烧,张玉朱能等将领赶紧上前劝阻。

朱棣流泪道:“将士待我情深义厚,我岂能忘记?焚此以示同生死,死者有知,鉴予此意。”

望着熊熊燃烧的蟒袍,受到感染和袍泽们的死去,将士们也都跟着悲哭不止。徐灏看了眼目无表情的朱高煦和目光游移不定的朱高燧。倒是朱高炽神色悲伤流下泪水。

徐灏暗叹这不就是曹操因坐骑践踏麦田而割须,刘备在长坂坡摔阿斗嘛?朱棣并不是在故作姿态或做戏,他确实是心痛于阵亡的将士,那都是誓死追随的部下呀,岂能不伤心?徐灏的心情又何尝不悲凉?当然这也是燕王高明的为人处世之道。

面对哀伤的此情此景,观者无不感动,那些亲属谁能不流泪?当即很多人喊道:“人生百年,终必有死,而得人主哭祭如此,夫复何憾!我等当努力上报国家。下为死者雪冤。”

无数士卒神色从哀伤渐渐转为坚毅,这不是奴性而是人性,他们是选择了追随燕王,但更愿意为知己者,为尊重自己的燕王去死,很多死难将士的家属纷纷请求从军,庄严肃穆的祭场上充溢着一派激越的壮志。

夜晚,有些疲惫的朱棣招来几个心腹,对徐灏问道:“辽东可抽调多少兵力?”

徐灏说道:“兵在精而不在多。三万精骑。可惜女真人间相互敌对,又有朝鲜虎视眈眈,短时间内没法征召大批女真骑士。”

朱棣欣然道:“够补充折损的骑军了,这一次当一雪东昌之耻。”

就算要长驱而入京师。前提是先得把几支官军给击败,使其失去了作战能力。想燕军已经和山东军民互为死敌,不信燕王依然那么执着的非要拿下济南不可,改变前进方向是最现实的选择了。

朱棣说道:“本王在前线杀敌。你一定要稳固住辽东局势,朝廷册封承认了朝鲜国主,必须要提防朝鲜国出兵。我已下令把所有战船交给沐皙统率,阻拦朝廷水师前往攻打辽东。你还得防备蒙古人反叛,失去了粮饷供应,要尽可能的想办法做到自给自足,不能让辽东大乱。”

“是!”徐灏沉声道。

从宫殿里出来,徐灏只身前往王府后花园,阁楼里,徐达闭着眼睛躺在太师椅上。

“灏儿你告诉老夫,你大伯是死于徐汶之手吗?”

徐灏摇头道:“不是。”

徐达睁开眼来,说道:“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徐灏说道:“历史上大伯是被圈禁郁郁而终的,四叔是城破之日被建文帝亲手用剑杀死。”

“原来如此。”徐达两眼无神的凝望着夜空,“你写信警告过增寿,如果幸运的话,他不会死了。而以辉祖的固执就算没有死于徐汶之手,早晚也得,唉。”

徐灏低声道:“其错在我,如果不把您接到北平的话。”

“不用说了。”徐达一摆手,“就算老夫留在京城,该发生的事都会发生,因为我太老了,老的无法阻止长子,无法改变皇帝和大臣们的想法,即使在战场上,也无法最终打败燕王,当世已经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就算是你也远远不行。”

忽然徐达站起身来,微笑道:“老夫余日无多了,最后亲自送朱棣一程,也要朱元璋尝尝长子一脉断绝的痛苦滋味。”

当晚徐灏返回家里,告别亲人踏上了前往辽东的旅途。

二月十六日,朱棣率军南出,二十日燕军进驻保定城,派出朱能率两万骑兵前往真定迷惑吴杰。吴杰遣快马通知屯兵德州府的盛庸,盛庸随即带兵北上。

三月二十日,两军于夹河两岸安营扎寨,相互之间距离四十里路。

将领们纷纷前来帅帐,赫然发现燕王身边坐着个蒙面人,燕王没介绍其人是谁,而是精神奕奕的直接对诸将指授机宜。

那蒙面人抽出一支令箭,在地上给将领们画了一幅军阵图,燕王亲自为其解说,闹得人人都惊讶万分,猜不出这位到底是何方神圣?

这一次作战方略讲解的异常透彻,蒙面人比划亲卫组成队伍,逐一教授行军战法,让将军们都为之心悦诚服,学到了很多战阵学问,朱棣反复申令约束,堪称起兵以来最详备的一次战前会议。

二十二日,十万燕军鸦雀无声的列阵,朱棣一声令下,全军随着沉闷的鼓声前进,中午时分越过夹河在对岸停下了脚步。

此时盛庸指挥十五万官军列阵以待,阵前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火车火器,强弩投石器等。

半个时辰后,朱棣下令一万骑兵载着步卒五千率先冲阵,即将交锋时,步卒翻身下马挥舞着事先制造出的标枪,长达六七尺末端横贯铁钉,钉末有钩,朝着官军左掖冲去,官军叠盾自蔽。

铺天盖地的标枪贯穿楯中,使得官军一时难以拔出来,动则会受到牵连,使得盾牌阵失去了作用。

突然间,五千步卒亮起火枪齐齐开火,悴不及防的火器阵地上的官军被杀伤一片,紧接着数百门的火炮对其展开无情洗礼,呼啸而来的炮弹犹如死亡使者,带来的血与火,彻底使得官军的火器被轰炸的粉身碎骨。

一万骑兵冒着炮火乘势杀入了敌阵,势不可挡的直捣中军,因前方被狂轰乱炸,心惊胆战的盛庸赶紧下令回撤。

朱棣眼看敌阵烟尘腾起,知道是往后退败了,派出张武等多位大将并进。

官军败师如潮,但也有多路官军将领拼死抵抗,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混战,都指挥庄得、骁将楚智,猛将皂旗张等先后阵亡。这一仗直打到天色昏黑,才各自退兵还营。

四野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一弯如钩的下弦月高挂天际。当红日渐渐露出了地平线,平原上的日出壮美绚丽。

朱棣父子的三千营将士饱餐一顿,牵着战马观赏着缓缓升起的太阳,四周都是散乱的旌旗,横躺竖卧的士兵,帐篷染上了鲜红的光彩,战马低头啃食着青草。

朱棣父子竟然是夜宿在官军大营里,面对到处都是的敌人,朱棣一声长笑,翻身上马朝着巡逻的士卒走去。

眼见一骠人马神色从容的穿营而过,为首之人气度不凡,沿途官军校尉都没敢阻拦,还没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三千骑士策马开始奔跑起来,速度越来越快,笔直冲向了中军大帐。

当一面燕王战旗随风竖立起来后,等待已久的燕军立时欢呼震地,火炮齐鸣中,军士无不踊跃争进。

忽然一股东北风吹来,沙埃大起砂砾击面,使得仓促应战的官军被逆风闭目,无法前行,反之燕军则顺风大呼,全军迅速袭来。

钲鼓之声震地,官军大败,纷纷弃兵而走,燕军追至滹沱河,践溺而死者不可胜计,尽获官军器械辎重,被手下拼死救回来的盛庸只得退保德州。

想此役之初,连胜的盛庸颇有骄意,认为此举必摧灭燕军无疑。因此诸将随身携带了金银器皿及锦绣衣服,准备攻破北平时大举宴会,及至战败,所带物品尽为燕军所得。

反观东昌之役,燕军惨败且折大将,众将士无不欲复仇血耻,故人人奋励,个个敢死。而官军之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与盛庸互为犄角的吴杰等未能发挥作用。

再来就是杨文辽东军的被灭,历史上曾屡次威胁过燕军的平安徐辉祖又先后死亡,最重要的此战真正的幕后指挥者,乃是当年无敌于天下的徐达。

吴杰拥十万之众,本欲与盛庸合兵,但军行至离盛庸八十里,听说盛庸已败,身后追着朱能的两万骑兵,无奈退回了真定。

如果说双方激战时,吴杰敢于率众助战的话,胜负实未可知。即使庸军战败之后,吴杰等赴援,以久蓄精锐之师出击争战疲惫之旅,转败为胜也是可能的。

至于交战之中狂风骤起,而燕军恰值顺风,就非人力所能逆料了,总之此战令朱棣对宝刀未老的岳父心服口服。(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