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宋安乐侯 > 第842章 有所异动

大宋安乐侯 第842章 有所异动

作者:马来福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9:44 来源:笔趣阁

如今大宋的海外贸易,在永昌隆商号的带领之下,货物的往来比原先已经扩大了一倍。

但是这对于整个大宋的人口规模来说,却还远远不够。

海外运送回来香料和各种物产,在大宋依旧昂贵。这些东西即便是中等人家,购买之时也要惦量一下自己的钱袋。

不过,与以前相比,这些来自海外的货物已经降了不少价钱。原来只有富贵人家舍得用,如今中等人家也会偶尔买一些。

而大宋就象是一头饥渴的巨兽,从粮食到矿产,从海外购买的也越来越多。

随着大量的交易产生,永通钱庄的业务也在极速扩大。

如今永通钱庄的银票金票和钱票,都已经成了商人们喜欢用来交易付款的流通凭证。

大宋原本的钱钞,却是渐渐的有些后继无力。这东西虽然刚刚出现没多久,但是没有担保,实在是让人不放心。并不象永通钱庄,只要拿着永通钱庄所发的金票银票和钱票,在任何一家分号皆可兑付。

如此一来,永通钱庄所发行的这些票证,便拥有了极好的信用。

虽然永通钱庄没有正式发行货币,但是这个基础已经打下,就等着一个机会。

现在范宇建议赵允初去海外收购金银铜矿等贵重金属,也是在为将来做个准备。

官家对于这个想法,自然是不会反对。于公,是为了大宋财政着想。于私,也是中饱了官家的私囊。何乐而不为?

得到官家的点头应允,赵允初不由得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如今吕宋诸岛已然平定,可使曹佾领舰队去交易海外的金银铜锡之属。”官家赵祯很是重视,亲自指挥道:“此事既为公事也是私事,终究是与国事有关,轻忽不得。”

范宇和赵允初两人领命,便再次告退。

过了两日,赵允初便已经返回密州坐镇,开始筹备海外收购金银铜锡之属的事情,并且派船给吕宋的曹佾送了信去。

而范宇则在造作院中,命百工技院与科技学院的两边,研究水力冲压铸币机。

这东西范宇自己是知道些原理,但是他是个侯爷,总不能事事都亲力亲为。不然的话,他还成立百工技院和科技学院做什么。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范宇如今已经将大宋的科研系统化,并引上正轨。目的便是要让这一代代所培养的人才出现,从而使大宋的技术水平得到更大的发展成果。

说实话,如今这个年代,大宋的技术水平也足以傲视全球。之所以后世没有能发展起来,便是缺少了系统化的整合。

现今范宇已经将这个补丁打上,更在科技学院专门成立了一门系统学。甚至在这个系统学的教材之中,便将各行各业各项学科作为案例来讲。

大宋如今朝中还是儒家当道,但是范宇所带来的影响,已经一点一滴的渗入到大宋的方方面面。

随着鹿鸣报的出现,汴梁城的百姓们也已经不再是消息闭塞,有许多百姓也都每日里读报打发闲暇。更有茶肆客店,也会向客人们提供近几日的报纸。

而作为鹿鸣报的收入主要来源,报纸广告也已经应声而出。

因为眼馋鹿鸣报的影响力,甚至有人也仿照鹿鸣书报社,也办起了报纸。

只不过,作为最早的报纸和深厚的背景,鹿鸣报的影响力依旧是无可撼动。

鹿鸣书报社发展到今日,不光是报纸,还有印书出版这一块,也不得不提。

之前有范宇的白蛇传与西游记,都已经被印出来售卖。之后林中友便收集时人的诗词、故事、传说,以为文学读物。

大宋文风鼎盛,鹿鸣书报社这么做,可就搔到了众多读书人的痒处。由此,鹿鸣月刊也成了大宋文学的一处殿堂。

每有向鹿鸣书报社投稿之人,都会收到鹿鸣书报社的稿酬。而鹿鸣书报社,也会向当代大儒约稿,以为自身更壮声势。

这些年来,林中友这个总编的身份虽然还不是官方的,但是在士林之中,却是节节升高。

而这也是范宇希望看到的,这代表着鹿鸣书报社的影响力已经扩大到了士林。不管是鹿鸣月刊,还是鹿鸣报,都会在读书人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有了这样的影响力,范宇再想夹带什么新的思想潮流,便会顺利的多。

数年的经营,使得范宇的非官方影响力极强。在整个大宋不知不觉之中,便改变了许多事情。

便说女子缠足一事,便由范宇授意给林中友写了反对的文章,斥之为思淫残人有违儒家之仁。又从女子劳于家务出发,相夫教子洗衣做饭,指责缠足有碍于家庭生活。还从审美上批判,其足骨折肉裂如牲畜之足视者惊心,心怀龌龊者竟以之为美。

大宋此时缠足不过刚刚兴起,虽然有儒者也登报辩驳,但是立意都不正,很快便被骂的抬不起头来,民间风气都为之一正。

而缠足之风在这个时代,也渐渐为人所不齿,这便是渗透影响的结果。

高丽被辽国攻灭的消息,渐渐的有了风声,而鹿鸣报上也刊登出来。

大宋朝廷对于辽国攻灭自己的属国,不得不作出一个表态来。

与范宇之前的向官家进言的一样,大宋朝廷向辽国发出一封措辞严厉的国书。

并且,官家下旨河北路河东路调动兵马,做出一副随时可能出兵的姿态。

朝中百官,也不时的写篇文章,对辽国予以强烈指责。

而辽国的态度也很强硬,表示高丽为大辽属国,复奉大宋为宗主便是叛逆,辽国讨伐叛逆乃是理所当然。反倒是宋国,至今拖欠岁币窃为高丽宗主,实为不仁不义之邦。

并且辽国也开始调集大军,拱卫于辽国南京、西京两地。

双方不住的叫骂,捋胳膊挽袖子,都是一副不肯罢休的模样。

此时天气渐暖,大宋河西逐渐安定,百姓也都在朝廷的组织之下开始准备春播。

镇守瓜沙二州的曹傅,却是得到下面禀报,高昌回纥的南面,喀剌汗国一方有所异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