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宋安乐侯 > 第74章 再无寸进

大宋安乐侯 第74章 再无寸进

作者:马来福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9:44 来源:笔趣阁

对于这个结果,义母李婆婆是早有准备。

她握紧了范宇的手臂道:“老身自取出金珠给包卿看,便已经知道会是这样。此事因我而起,老身不叫你为难便是。但是,宇儿已经自证了清白,包卿又有何理由限制于他?”

范宇此时既然已自证清白,身上便没了压力,笑道:“娘,包钦差这样安排,定然有他的道理。孩儿既然无罪,便是一身轻松。在这里照顾娘也是应该的,不妨事。”

义母李婆婆听到范宇的话,脸上立时便笑出花来,“宇儿,你陪娘受的罪,将来娘会加倍的偿还于你。决不叫你这等至孝的孩儿,受了半点委曲便是。”

“娘又说外道话了。”范宇正色道:“当初孩儿便是打着与娘相依为命的主意,可是贪图了娘什么?如今我们母子不愁吃喝平安喜乐便好,要还娘偿还什么。孩儿孝敬娘,难道是为了回报不成。”

李婆婆只是一个劲的拍着范宇手臂道:“好好好,娘都依你。你那大哥也算有些出息,到时让他待你好些便是。”

“当初我还问过娘,我那大哥是谁,却不曾想,竟是当今官家。”范宇笑道:“倒是吓了我一跳,现在想来,真是替娘高兴。”

“可怜官家与我分离多年,如今便是见了,怕是会生分的很。”李婆婆不无担忧道。

范宇安慰道:“娘不用担心,孩儿常听人说官家为人仁孝,是个明君。既然如此,岂有不孝之理,娘想来是有些情怯了。若是娘在宫里住不惯,咱们还回来住便是。”

包拯与公孙策在旁边听着母子两人说话,只觉得自己两人有些多余。但是他还有事,不得不将范宇母子的话打断。

“我留范宇,自然也是有原因的。既然李大娘子说了,那便让他将家中安排妥当。”包拯微微沉吟了片刻,便答应了李婆婆的要求,接着道:“但有一点,此次李大娘子与范宇,都是要与本官一同回京的。尤其李大娘子的身份,是真是假,还要故人证实才可。”

范宇知道,包拯这么说其实是已经信了义母的身份是真的。否则的话,也不会答应让自己回家安排事情。但这只是包拯的态度,等进了汴梁之后,定然还有许多未知的麻烦。

若只是义母自己独自进京,可能不会有什么变数。可是多了一个拖油瓶似的自己,事情的发展就未必如意了。

不过,范宇对此也有心理准备。目前自己人微言轻,有些事情是不可控的,只能随波逐流任其发展。但是只要自己不多事不惹事,怕是也不会有多大问题。

“一切都凭包钦差作主。”范宇对着包拯拱手道。

包拯点了点头,对李婆婆道:“李大娘子应该也累了,可先去休息。本官有些话,要与范宇相谈。”

范宇不知道包拯要找自己说什么,想必是不方便在义母的面前说起。

“娘,不用替孩儿担心。想是包钦差还有些事情,要询问于我。”范宇劝道。

公孙策去外面叫了陈芳与陈圆两姐妹进来,扶了李婆婆去休息。进来的时候,展昭也被叫了进来。

展昭看着范宇,打量了个遍。

“范小弟,你这义母,真的是李宸妃?”展昭不由问道。

我也正有一事相问,包拯与范宇目光对视道:“当你义母自称为李宸妃之时,本官看你没有多少吃惊之色,很是奇怪。莫非你早就知道,李大娘子是先帝的李宸妃!”

范宇心里也是一动,自己还是没掩饰好,被包拯看出来了。

可是他的嘴上却不能这么痛快承认,“我并不知道,娘是李宸妃的事情。”

包拯嘿嘿冷笑,踱了两步才道:“本官倒是觉得,你之前便见到过李大娘子所藏的金珠。认出御制的印记,因此才会认李大娘子为义母,以便将来谋个大富大贵!若是如此,其心可诛!”

范宇张口结舌,自己之前确实没见过义母的金珠。但知道她的身份的事,却是真的,那因为自己是穿越来的。

面对包拯推断自己认义母的目的不纯,其实是图谋更大的富贵。

“包钦差,我若是贪图富贵,见了金珠还能放回去吗?只怕卖个几十上百贯钱,也不是难事。”范宇微微摇头道:“难道,我还真的去赌一赌,义母是否是真的李宸妃?那要何年何月,义母才会认亲呢?与其这样等着,我倒不如直接取了金珠,更简单实惠些。”

包拯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可你为何在李大娘子自曝身份之时,并无多少吃惊之色,这如何才解释的通?”

范宇苦笑,自己确实没掩饰好,但这问题必须回答。

“包钦差,义母待我如同亲生孩子一般,有什么事会瞒我?”范宇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道:“此事,义母早与我讲过,只是我并没当真而已。今日义母见到了包钦差,又取出贴身收藏的金珠,这才使我信了几分。”

不得不说范宇的这个解释更合理,也能将包拯的疑虑去掉一些。

“此事就此揭过。”包拯看了一眼展昭才接着道:“我听展兄说,你办了一个制锅作坊。虽然名为制锅,却有军国大用。明日,你便将这制锅作坊停了吧。待回京之后,本官会奏明朝廷,可补偿于你。”

范宇看向展昭,展昭对他点头道:“范小弟,你的那个机关事关重大,我觉得还是停掉拆除的好。”

“包钦差、展大哥,一个制锅作坊而已,有些言过其实了。”范宇目光转动看着两人道:“制锅便制锅,又没用来制作甲胄,何必担心。”

“不可,若是被夏辽两国之人得知可制甲胄,那我大宋便危矣!”包拯沉声道:“你年纪尚小,此话有些不知轻重。”

范宇是不同意包拯的这些话的,如果稍微有点技术进步,就要藏起来。那么这新出现的技术,只要时间一长,便有极大可能失传。

而且,技术这种事物,本就要用的。技术使用越多,使用范围越广,进步的可能才会越大。

“包钦差,这制锅作坊不过是给两户饥民找了一条活路,莫要言重了。”范宇微微摇头道:“此物并不复杂,若要用来制甲,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也只有用得多了,才知其中利弊。岂是夏辽两国,看几眼就能学去的。若束之高阁,以密秘为由而禁民间之用,则再无寸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