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宋安乐侯 > 第579章 宜缓不宜急

大宋安乐侯 第579章 宜缓不宜急

作者:马来福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9:44 来源:笔趣阁

官家赵祯这个人脾气温和,性子宽厚仁慈,但是他还是大宋天子。

因为大宋天子的责任,所以赵祯除了个人性格之外,还有着他的职业特性,那就是唯我独尊的骄傲。

如今赵祯身为天子的骄傲被范宇所激发,就不再用范宇来推动此事。

否则的话,明明是大宋朝廷与西夏的国战,总是他一个侯爷在张罗算怎么回事。

现在范宇又抬出来宋太祖的名言来,赵祯的斗志便被彻底的释放出来。

“我明白了,此事朝廷上下必须精诚一致,让这西夏灰飞烟灭才是。”赵祯点点头,对陈琳道:“去宣政事堂与枢密院的几位相公过来,我有事要说。”

范宇一看,便知道赵祯这是要积极应对了,心中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官家圣明。”范宇轻轻补拍一记马屁道。

赵祯此时才拍了拍脑袋,向范宇问道:“对了,我今日并未召你入宫,你今日入宫求见,所为何事。”

经赵祯这一问,范宇也才想起来,自己是来给官家送钟的。

咳,当然这东西就是这么叫,但是话不能这么说。

范宇急忙一拱手道:“官家,前些时日水运仪象台完工。臣与百工技院的工匠们,便又根据水运仪象台的擒纵机关之理,造出来可罢于屋中的计时钟表。每日只需将钟表后面的旋钮拧上数圈,便可使得这钟表计时一整天。”

“臣想着,官家日理万机废寝忘食,往往会因批阅本章而误了用膳和休息的时间。”范宇很是认真的道:“所以,臣便代表造作院与百工技院众多的工匠,将这钟表进献给官家。以使官家可按时用膳和休息,进而龙体安康长寿,亦可使我大宋国泰民安。”

先把钟表这东西放一边,范宇所说的这些话,可是将官家赵祯感动的够呛。

虽然安乐侯有部分拍马屁的意思,但是这关心却也是有的。

“安乐侯,你有心了。”赵祯神色甚是温和,“既然你将那什么钟表带来了,便取来让我一观。你们造作院和百工技院的这些工匠们,总是能搞出些新奇玩意儿,却也是难得。”

五座钟表放一起,可是一大堆,范宇都让他放在殿外了。

此时得了官家的吩咐,便有小黄门将外面的钟表都搬了进来。

“官家,造作院和百工技院造出来这五个,臣都带进宫中。”范宇伸手一指道:“请官家安排着放在各宫便是。”

其实一共制造了六座钟表,范宇自己也留了一台,这当然不用说。

这五座钟表送到宫里,虽然范宇没有明说,但是必然两位太后也是有份的。

赵祯命人取了一座钟表,摆在自己面前,左右端详了片刻。

他看到表盘与日冕一般模样,而那三个粗细不同的指针,却是各不相同。

尤其是只能看到最细的针在明显转动,其余的两根表针似乎就是摆设。

“这针在转动,这是……”赵祯不知道如何开口询问,话只说了一半。

“官家请看,这两根针,其实也是在转的,只不过是慢此罢了……”范宇给赵祯将钟表讲解了一番。

听完范宇的话,赵祯不由惊奇不已,“如今我大宋的造作院与百工技院,已经能造出这等数巧之物了吗?”

这几座钟表可不只是钟表,其外表经范宇吩咐,同样镂金嵌宝华贵不凡,看着便不是寻常器物。

当然,最精巧且让人称道的,还是这钟表的计时功能。

范宇拱手道:“官家不必惊奇,这钟表比之水运仪象台更加小巧,但是复杂程度亦是不如。并无体察天象之功,只有计时之用。但是,只要朝廷多加鼓励,想必更精巧的东西,也总会造出来的。”

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工业革命,便是社会风气所造成的。亿万人所认为的出人头地,便只有读书当官这一条路,

从事其他的行业,便被归于三教九流和不入流了。

范宇提升工匠们的社会地位,使之读书并且为官,便是为了打破这个桎梏。

由此,使得大宋的工业发展起来。

但这只是一个方面,范宇最终的想法,便是由技术改变和提升社会生产力,从而使之产生新的阶级。

如此一层层一步步的,来推动大宋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

现今范宇虽然有些成绩,但是相对于整个大宋的改变,还远远的不够。

赵祯对范宇点点头,“造作院在安乐侯的带领之下,已是不同凡想。想那百工技院,亦是相当不凡了。”

君臣两个聊了一阵子,便等来了政事堂与和枢密院的四位相公,还有三司使程琳也被宣上殿。

既然赵祯已经下定决心要覆灭西夏,便不得不谈到钱粮物资,因此也绕不开三司。

看到人都到了,赵祯便对众人道:“想来,诸位卿家已经看到了永兴军路送来的急报。那西夏元昊穷凶极恶,竟不顾西夏上下疲蔽,依旧悍然对我大宋出兵。若是听之任之,恐成我朝卧榻旁的一头恶虎。”

“官家,老臣原为陛下的前驱,随时听候的官家的吩咐。”枢密使王德用,对赵祯躬身道。

政事堂的吕夷简与蔡齐两位相公,则是面露犹疑之色,并未表明自己的态度。

枢密副使韩亿也道:“臣觉得,西夏不过是强弩之末罢了,只要不使西夏军队在我大宋国土之上有片刻安宁,便是拖也会将其拖的垮掉。”

赵祯摆了摆手道:“我的意思,可不是只将西夏军队赶出去。而是趁其病要其命,将我大宋绸缪已久的覆灭西夏之事,正式展开。”

说着,赵祯的目光便落在了政事堂的两位相公身上。

若说哪里对于此事有不同意见,便是政事堂。那些反对的声音,也多半是由政事堂所代表的诸多官吏中发出。

吕夷简知道,官家这是在等政事堂的表态。

“官家,老臣只希望官家慎重,而不是脑中一热,便要立时覆灭西夏。”品夷简略显苦口婆心的道:“若无万全之策,覆灭西夏宜缓不宜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