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宋安乐侯 > 第362章 你我的功绩

大宋安乐侯 第362章 你我的功绩

作者:马来福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9:44 来源:笔趣阁

此时在崇政殿中,官家赵祯见到回来复命的陈琳。

陈琳上前躬身道:“官家,我已经将官家的话传给了两位相公。”

赵祯点点头道:“两位相公有何反应。”

当时陈琳对两位相公是有些不齿的,传完话就转身回来了。不过,他也不是愣头青,自然是看到两人的脸色变化,也知道官家会有此一问。

“启禀官家,那两位相公听了官家让内臣所传的话,脸上神色变幻颇为尴尬。”陈琳如实汇报道:“想是官家的话中有所指,使得两位相公有种被看破的感受吧。”

陈琳久在宫中,知道官家不喜他人揣摩自己的心思。因此对于赵祯的传话,也没过多的去解读。

果然赵祯大为满意,“还是你做事更贴心些,此事办的不错。希望两位相公能本分一些,莫要自寻烦恼才是。”

“官家英明。”陈琳适时的捧了一捧赵祯。

赵祯摇了摇头,忽然又拿起案上弹劾范宇的本章道:“两位相公警告过了,但是还有幸进之人。你派人去开封府,召包拯进宫来见我。”

陈琳急忙叫了一个小黄门,去开封府里请包拯进宫面圣。

没过多久,包拯便进了宫,来到崇政殿中。

“臣权知开封府包拯,见过官家。”包拯恭敬行礼道。

“包卿免礼。”赵祯看到包拯,便笑着道:“前次包卿在河东路,将河东王氏一族所犯罪状查得水落石出,使得一方百姓,数千冤魂一朝得雪,实是于国有功啊。”

包拯听到官家居然是为了此事称赞自己,便脸上一红。虽然因为脸上肤色太黑,看不出来,可也是有些发热。

“官家谬赞了,王氏一案本是安乐侯先一步识破,臣不过是去收拾了一番残局而已,算不得什么功劳的。”包拯急忙躬身道。

听到包拯的话,赵祯不由哈哈大笑。这等谦虚而实在的臣子可不多见了,关键是包拯还是个讲原则有着无私铁面的清官,更使得赵祯觉得自己接下来做的事是正确的。

“安乐侯有巡边之公务,哪里有心思去审什么案子。陈贯治下发生这等事,他虽然先审的案子,但也功过相抵。你的功劳,我是不会忘记的。”赵祯笑道:“包卿做这权知开封府,也是有两年。如今,也该换换位置了。对于什么位置,包卿可有什么想法吗。”

包拯心中一动,自己这是要升官了,可是脸上却并未露出多少欣喜之色。在官家面前,怎么可以显示出轻浮之态。哪怕是是笑上一笑,也会被认为不稳重,难承大任。

“臣受朝廷俸禄,更得官家恩典,既为权知开封府,便应做好份内之事。”包拯想了一想才道:“至于换什么位置,岂是臣能自行挑选的。应凭官家和诸位相公,这等有纵览全局的胸廓,才可能为臣荐职。哪怕为一小吏,也定是臣之能为止于此了。”

赵祯更是满意包拯的对答,不由连连点头,“包卿太过自谦,你有了功劳,岂可委你一小吏之职。不过,你在权知开封府的任上,做事屡有建树,按往常的安置,你也应该入谏院了。只是前一次与你同年的韩琦,因是一四的榜眼,所以选官之时,便将他先一步选为了谏院右司监之职。”

包拯对于韩琦这位同年其实是心中有些疙瘩的,其症结,也正是官家赵祯所说之事。

朝廷选官之时,多是按资排辈。韩琦当年就因为考了一甲的榜眼,便压过了大多数同年为官之人,明明在能力上不如包拯,可是却被认为救世主一般的存在。

韩琦在开封府曾任过一任开封府判官,那时包拯还在地方为官。后来因为包拯在地方颇有贡献,更得了好大的清名,便被调任为权知开封府。而没有什么表现的韩琦,却升任了谏院的右司谏之职。

谏院的右司谏官职不高,只是个清贵的官员,可也是走上层路线的快车道。一旦在这里任职,将来便拜相有望。

虽然在品级上右司谏比权知开封府要低一些,可是这位置太关键了。

所以,在心中包拯对于韩琦也并不服气。

包拯不知道官家说这个是什么意思,便开口道:“此事是朝廷选官之制所定,非是臣所能非议。”

“不错,确是朝廷选官而定。不过,如今韩琦也已经升任了知谏院,我便想起来,包卿还有功劳未曾封赏。”赵祯却不去管包拯如何想,接着道:“右司谏的品级有些低了,尚不如权知开封府。若是将包卿委任为右司谏,显是有些不公平的。所以,我有意委任包卿为副知谏院。以包卿的清正廉明,再气握进谏之权,当能使吏治一清,以制弄权的小人。”

包拯听着官家的话,不由心中急速思考。官家这话是什么意思,以制弄权的小人,这指的是谁?

不过,再一想刚才官家明显的挑拨自己与韩琦的话,便有些明白了。官家之所以委任自己为副知谏院,这是让自己去制衡韩琦。

至于为什么要让自己去制衡韩琦,包拯便想不明白了。

“官家托臣以重任,臣当不负官家所托。”包拯当然不会拒绝,当即便躬身道。

官家赵祯点了点头,当即便对陈琳道:“去取一份文书来,我当下旨委包卿为副知谏院事。”

在政事堂中,吕夷简与蔡齐两位相公刚刚心中稍安,正在批阅公文,便又接到了官家的旨意。

两人一看官家的旨意,不由相视苦笑。这是官家对他们两人不满,虽然没有撤回委任韩琦的任状,但是却又将包拯给弄进了谏院之中做了副知谏院。

只要不是傻子都明白,这是对于韩琦不放心,也是对两位相公的不信任。

“官家的这口气,显然还没消了啊。”吕夷简不由摇头道。

“吕相公,你我二人,还是要做些功绩出来才是。”蔡齐的心又提了起来,只怕屁股下面的相位有些不稳。

吕夷简摇了摇头道:“莫要操之过急,否则更易忙中出错,一定要稳下来才是。只要国势平稳,便是你我的功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