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宋安乐侯 > 第962章 有意思的想法

大宋安乐侯 第962章 有意思的想法

作者:马来福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9:41 来源:笔趣阁

范宇这个理由,比官家赵祯自己找的理由要好些。 至少算是体查民情,也是官家亲民爱民之举。就是史官记下来,那也是一段佳话。 这可比官家自己说的,顺路去鹳雀楼一游,要强大不少。 其实范宇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并不能使官家赵祯撒了花的玩。去名胜风景,那也只能是顺路了。 而且从黄帝陵到鹳雀楼的沿途,除了一些低矮山丘之外,便是黄土坡,根本谈不上什么风景。 不过,官家赵祯听了范宇的话,依旧十分高兴。 陕西经略夏竦是做过一任参知政事的老臣,素来德高望众。 听到范宇居然给官家游玩找借口,便有些不满。 “安乐侯,官家出巡乃是何等大事,官家身系我大宋一国之本,又是何等的贵重。即便体察民情,也非是官家之责,而是官吏之责。官家只须用人便可,岂可轻易出没出民间。”夏竦微微皱眉,转向官家赵祯劝谏道:“老臣以为,官家不宜微服,免被无知小民冲撞龙颜。若遇愚夫愚妇冲撞了圣驾,与其计较则显官家狭隘。若不与之计较,则亦有失体面。” 曹琮也是捏了一把汗,官家在京中微服游玩,倒也没有什么。大宋的历代皇帝,这种例子并不少见。 但是这可不是在京城之中,情况其实还要麻烦的多。 “官家,臣也以为不可。”曹琮道:“臣为前任陕西经略,知陕西多为贫瘠之地,民间多盗匪。如夏经略所说的冲撞,还不能危及官家。若是有人心怀歹意,则恐于官家不利。” 范宇看到这两位封疆大吏都不同意,显然自己说话的理由不如这两位的强大。 如果硬杠的话,范宇当然能杠得过。只须指责两人欲蒙蔽圣听私授陕西事务即可,这两位是绝对不再与自己争辩和阻拦的。 只不过那样就没有意思,不但将人得罪到死,事实上也没有什么好处,反而让自己象个奸佞。 而且官家若是出了什么问题,自己还要担上责任。 官家赵祯不由得又看向了范宇,显然是想让范宇再说些什么,看能不能给自己争取些游玩的机会。 范宇只得躬身道:“官家,两位使君也是为了官家安全考虑,乃是金玉良言。若官家真想体察民情,定要使禁军护卫环绕之下方可。” 在诸多禁军和护卫环绕之下,还体察什么民情,只怕百姓们见到,老远便已经跑的干净。 对于范宇的这些话,夏竦和曹琮这两人却是点头不已。 官家赵祯想了想,只好点头道:“如此也好。” 夏竦此时向赵祯拱手道:“官家此次出巡,臣接驾但有不周之处,还望官家恕罪。” “卿家做的已经很不错了,何来恕罪之说。”赵祯摆了摆手道:“卿家为陕西经略使,却也责任重大。西边的唃斯罗,如今虽无异动,便是其手上铁骑十余万众,亦不可不防。” “官家说的是,臣定会遵照官家叮嘱,不使唃斯罗对我朝有异心。”夏竦连忙躬身道:“臣这便告退,待来年入京叙职,臣再向官家问安。臣祝官家一路顺风,皇威浩荡!” 见到夏竦告退,曹琮也急忙拱手道:“臣亦祝官家龙体康泰出巡顺利,臣告退。” 官家赵祯点点头道:“朕亦要拔营动身,两位卿家庶务繁忙,这便去吧。” 待这两位封疆大吏一走,范宇和官家之间的气氛便显然轻松不少。 “安乐侯,我们也动身吧。”官家赵祯摇了摇头道。 当天龙卫护卫着官家与随行的官吏和皇亲们,向着黄河岸边赶去。 十日之后,官家的圣驾终于来到了鹳雀楼。 官家看到了宏伟的鹳雀楼,不由得十分兴奋,登临高楼俯看黄河,如同一条金带横于眼前。更远处则是无尽的黄土坡,一直延伸到了天边。 “朕虽不能肆意游玩,但是能登楼观此美景,实是心中甚为欣喜。这便是我大宋的江山,竟有这等壮丽之色!”官家赵祯远眺道:“朕在位一日,便不会负了我大宋天下百姓。要使我朝百姓,尽可在这等美景之中劳作修养。安乐侯,以你之见,朕还须注意些什么。” 范宇正在官家身边向远处看,却不想官家竟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太过笼统,范宇却是不知如何回答。 “官家,臣觉得官家自有雄心,无须臣来指点。官家性格仁厚,只须按自己的本心行事便是。”范宇躬身道:“臣知道,凭官家爱民如子心系天下的性子,定然是不会差的。” 听了范宇的回答,官家赵祯哈哈大笑。安乐侯此言,并没如何夸奖官家,可是这话里的意思,却只有四个字能解释,那就是一代明君。 此次出巡,官家赵祯又沿着黄河转道京东西路去往泰山。 一行人走走停停足足用了大半个月,才抵达泰见脚下。 待到泰山封禅完毕,回到新京洛阳城中之时,已是过了元旦。 这时的元旦,因为没有公历,所以指的便是后世的春节。 随着官家封禅归来之后,范宇便一头扎进了造作院中。 如今造作院比在汴梁之时的规模大了不少,所生产制造的火器,产量也比之当初提升了数倍不止。 范宇回来的第一件事,便是让人找来了黄四郎,询问造作院中可否有事。 黄四来到范宇的值房,听了范宇的问话,不由笑道:“侯爷不在的这些时日之中,下官一直在盯着火器换装之事。其中侯爷在陕西之时送来的书信,要下官先为新军制造火器,臣也已完成,并已运送过去。想来再有些时日,便应送到了新军手中。” “近来,可有新的火器出现?”范宇又问道。 他离开两个月之久,谁知道是不是又有新火器被发明出来。以当今大宋的技术人才之多,是其他各国都不敢想的。 若是自己不在的这些时日,又有什么新发明,一点也不用奇怪。 黄四郎想了想,才道:“侯爷所说的火器是没有,但是也有人却是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此人乃是科技学院的生员,名为高元生。他说,我们造作院多用水力带动机器,过于依靠江河水流,实则很不方便。他还放出狂言,可以柴炭之力化为水力。” 范宇一下子眼就直了,这个高元生所指的,莫不是蒸气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