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宋安乐侯 > 第855章 这话真没错

大宋安乐侯 第855章 这话真没错

作者:马来福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9:41 来源:笔趣阁

官家赵祯还好,虽然也读书,但并不自认什么孔圣门徒。

程琳却是不一样,他本就是科举的进士出身,曾为校书郎、著作郎、太常博士,修过《真宗实录》、《大中祥符》,儒学深厚颇有文名。

他听了范宇的话,便有些不同意。

“安乐侯,这些读书人乃是读的圣贤书,若从他业,岂非对圣贤不敬。”程琳虽然没有明确反对,但是这个意思却是到了。

范宇淡然一笑,“程相公,这些读书人虽然读的是圣贤之书,但他们并非圣贤。正因如此,朝廷才应优中选优,不可尽使为官。若是这许多读书人都让朝廷来养,朝廷虽然眼下还养得起。但是随着承平日久,读书人越来越多,朝廷终有一日是养不起的。不如趁如今还有转寰余地,使这些读书人另谋他业。”

“安乐侯这样说,哪里是让读书人另谋他业,这等于断了读书人的生路。试想,一书生十年寒窗,除了读书他还会什么?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难道让他们去耕田种地不成。”程琳觉得范宇这是在将那些读书人逼上绝路。

范宇笑道:“程相公所言太过绝对,读书人若从他业,怕是各业都会有极大发展才是。读书人识文断字,即便耕种田地,亦知挑选优质稻麦。若为工匠,定知技精巧干。若为商贾,则比寻常商贾多智利丰。各行各业,均有其道。农工商者,识字者不多,若识字立论传道解惑,以兴其道,而使国民得利,则堪称圣贤了。孔孟儒者,为治国之道。然治国者岂可数十百万人治国?”

“安乐侯之意,莫非是要再开百家争鸣?”程琳有些漠然道。

这话可不好接,百家争鸣,那是诸侯征伐的乱世之时。如今大宋稳固尚算盛世,说这等话便有些诛心了。

官家赵祯听到程琳的话,神情也不由得一凝,目光深深的看向范宇。

“百家争鸣?”范宇不由笑道:“程相公所说的何为百家争鸣?诸贤立论争以其道治国,然自武帝以后儒家为体法家为用。朝廷治国有法有理又奖仁孝,莫非如此。既如此,其余百家为何不能为各业所用?为我国朝有用,又有何不可。”

官家赵祯听到这里,不由心中一震。朝廷儒家为体法家为用,这个大家都知道,却没有人明确的讲出来。

如今被范宇一句话点破,却是使得赵祯茅塞为之一开。

既然法家都可为用,那其余百家为何不可为用。只要于国有利,能使大宋兴旺,这便是好的。

程琳虽然感觉范宇的话有些不对劲,但是范宇也讲的明白,还是以儒家理念为尊治国,百家不过是为各行业所用罢了,这让他好似一拳打到了空处。

其实范宇也不过是避实击虚,不与程琳争辩什么理念的主导权。而是通过使得各行业形成各自的专业理论,而后随着这些理论的形成,便可渐渐的反渗透于儒术,使其逐渐形成务实之风。

如今的儒学大多是好的,在理学兴起之前,并无多少糟粕。让范宇看不过眼的,便是许多科举官员拿着高俸禄,却整日优游林泉作词唱曲不干实事。

这些家伙读了一肚子的圣贤书,却只不过是拿这些学问道理当了黄金屋的锁钥。

官家赵祯此时摆了摆手笑道:“两位卿家不必再做争论,眼下本是商议冲压造币之事,却是机缘巧合,竟让朕听到两位卿家的高论,实是大受裨益。”

“程卿,这冲压制钱若是使之流通于民间无碍,那便让造作院多造些机器,交予你三司的铸钱监。你将所需数量算一算,告之于安乐侯便可。”赵祯接着又道:“今日之事,便到这里,程卿你告退吧。”

程琳看了范宇一眼,便点点头躬身道:“臣这便回去,使人将所需造币机器数量报个数目,臣告退。”

待程琳走了,只剩下范宇还在崇政殿中侍立一旁。

范宇心中暗道:“官家留下自己,莫非又有什么事情要找自己商议不成?还是自己刚才说的那些话,让官家不高兴了?”

“安乐侯,你今日所言,可是早有准备?”官家赵祯此时开口问道。

范宇急忙躬身道:“官家,臣可没有什么准备,谁知今日会与程相公议论起这些,不过是臣有所感罢了。”

赵祯却还不放过范宇,盯着他道:“你曾与朕说过,你上承杂家之学,也算是学贯百家。如今又将百家拉出来,可是要借着百家之论,再将你杂家的学问流行于世啊?”

官家居然是这么想的?范宇不由暗笑。

“回官家,臣可从来没这么想过。”范宇急忙拱手道:“杂家的学问,便在一个杂字。虽称所学贯通百家,但实际上不过是皆有涉猎而已。臣之所以,想让一部分读书人去从事各业,便觉得朝廷不应养太多闲人。许多读书人,只不过将所学当成了富贵的敲门砖而已。一旦为官,便优游清闲,无职无事者理所当然。朝廷赋税,皆为民脂民膏,岂是给这等只图富贵的闲人。”

“所以,臣以为与其让他们在朝廷之中虚耗钱粮,不如使之从事他业,而为朝廷增加些税收为好。”范宇对官家赵祯两手一摊道。

赵祯身为大宋皇帝,却是知道范宇所说的并无毛病。

以大宋如今岁入八千万贯的巨额财政收入,已是远超前朝历代。然而面对如今的三冗,依旧显得入不敷出,这其中必然有着巨大的浪费。

“安乐侯,你可知道你今日没有慎言,他日便可遭到百官弹劾?”赵祯最终还是觉得自己有义务给范宇一个忠告,“朝廷取士,皆为儒家弟子,满朝官吏都是读书之人。若是你今日所言,为朝中百官所知,恐怕便会使你处处竖敌。你如今尚不及冠,可能承受这等重压。只恐众人冷眼,亦使你为之郁郁。今后当谨言慎行,莫要为众臣所敌视之。”

虽然赵祯有训斥之意,但是这话里却也带着义兄告诫的情义在内。范宇听了官家的话,也不当面反驳,但也不能默认接受。

“官家,有些话,以官家的身分不好说也不能说。但是臣为皇亲,说出来却是无碍的。”范宇笑道:“即便是臣不说话,朝中百官对皇亲们,可也没有客气过。”

赵祯无言,这话真没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