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宋安乐侯 > 第765章 果然够坏

大宋安乐侯 第765章 果然够坏

作者:马来福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9:41 来源:笔趣阁

官家赵祯如此说,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高兴之色。

显然是灭了西夏国,这等巨大的胜利的喜悦还没过了劲儿。

范宇躬身道:“臣安乐侯见过官家,臣之安乐皆因官家庇护所致。如今官家承父祖太祖四世之余烈,而剿灭西夏,臣为官家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呼万岁虽然这几日赵祯都听的耳朵起了茧子,但是这话却是怎么听也听不厌。

以往只不过是逢年过节,或有重大的典礼之上,百官们才会如此三呼万岁。

但是这几日,大宋朝廷扬眉吐气,百官们也不吝辞色频频向官家道贺不已。

“好了,安乐侯不必多礼。”官家赵祯一摆手道:“平灭西夏,使得李元昊举族迁徙。若说谁的功劳最大,遍观朝野,无过于安乐侯者。安乐侯也不必自谦,自你出使辽国之时,便有谋划挑起辽夏之争,而后所有作为,皆为灭夏而准备。朕为大宋之主,如何能看不清楚。”

“官家实在是高看臣了,臣当初实是气不过,一个西夏还要趾高气扬,便有心遏制这西夏嚣张之态。这才有了挑唆西夏与辽国之间的关系,而后使得两国冲突大战。其后的一步步所为,皆是看到有了灭夏之可能,才逐步推动。”范宇谦虚道:“说到底,若无官家掌控大局,臣的谋划也不过是画饼充饥而已啊。”

赵祯哈哈大笑,安乐侯这些话很中听。

“安乐侯,你不居功这很好。但是你的功劳,朕也不会忘记。”官家赵祯走下丹墀,拍了拍范宇的肩头,“朝廷之中,许多大臣们还是有着固守太平的想法,却是不知道,如今的大宋,已然有所改变。西北之地尽得我大宋之手,便打通了西域故地。大宋便是想要太平,怕是也为一些大国视为仇寇了。”

官家赵祯其实在内心之中,已经被范宇所推动的一系列变化所影响,在心中渐渐的挑起了雄心壮志。更是因为成功的将西夏占领,驱赶走了李元昊,而产生了极大的自信。

人是会受到外部环境所影响的,官家赵祯作为大宋之主,便是最明显的一个。

范宇拱手道:“官家,朝廷也是会变化的。如今西夏万里之地尽入我大宋之手,这些冗官,便有了用处。而且海外还有国舅开拓,亦是急需用人。所谓的冗兵,也有了去处。剩下的便是要让这新得之地有所产出,方可使得我朝冗费亦为之消减。想来朝中不乏有许多眼光深远之人,定然有人已经想到了这些。”

赵祯点了点头,坐回到旧案之后。

“朕这次找你来,便是想听一听你对于我大宋今后的变化,有何想法。”赵祯郑重道:“遍观朝中诸臣,想法新奇能另辟蹊径者,唯你安乐侯一人耳。所以,今日便寻你来畅所欲言。”

这个评价可是相当高,范宇露出一些受宠若惊之色。

范宇的表情,让官家赵祯很是满意,觉得安乐侯并非有野心之辈,这样的人才可用啊。

其实范宇也是装的,以大宋目前的状况,虽然表面上看着不错,但是问题却也很多。

若是不有所改变,怕是一样会出大问题。

对于赵祯的要求,范宇其实也没有准备,但是这个未来的方向,却对他来说也并不难。

这需要让大宋的士大夫阶层有所转变,使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发生转变,接受新的思想,才能进一步推动大宋的发展。

而这种转变也不能激烈,否则的话便会引起剧烈的反弹。

想了想,范宇才躬身道:“官家,臣以为应先宣布迁都洛阳,使中枢以避水患之可能。今官家携灭夏之武功,迁都之事可一言而决。如此,可更增官家之望。其次,须抑文官贬低轻贱武官之风。汉唐武功盛,其朝廷为之分崩,非是武将骄横,实是朝廷放权太过,使其有机可乘。我大宋当以之为鉴,却也不必矫枉过正。只须文官理政武官掌兵,文有政事堂,武有枢密院,双方无分高下,皆向官家负责即可。另,国子监与太学,当常设武、律二学,授以忠君爱国之理,教以武、律之道,使武官、讼吏可以不绝。还有,便是厘清税制,使士农工商其税清晰有制可循。四民者,皆须缴税。士虽优厚当在俸禄,然岂可罔顾国法而去其税,即便士不纳税,仍不念皇恩,以为士之应得之利。莫如使之纳税,而官家厚禄之。”

范宇的这些建议,赵祯听着还没什么。直到范宇建议士农工商中的士也要纳税,便将官家赵祯给吓了一跳。

“安乐侯,这岂如何使得?太祖曾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免其赋税,乃是太祖所定,朕如何能弃之。”赵祯急忙摇头道。

“官家,士者免赋税此乃大弊。一世官宦少可积累千亩良田,多者万亩不止。累世官宦日久年深,天下田地哪有百姓之田?”范宇躬身道:“官家如今武功正盛声望正足,当须乾纲直断可去百代之害。若是觉得太过武断,亦可因品秩而定其免赋田亩之数,无品秩者则纳赋。若有因纳赋而生贪腐者,当去其一族之人功名官职,三代不得入仕。如此,天下免赋田亩则为定数,使之不可增,则百姓才有活路。且官俸优厚,众官当有取舍。”

赵祯这才点点头道:“朕非不明其中的道理,只是朝廷官吏皆受其益,恐阻力甚大。若是第二个办法,倒还算是可行。”

“臣今日所献之策,实是冒了生死之险。若为众官所知,则毁谤如潮,非官家不能救也。”范宇急忙向赵祯说道。

赵祯哈哈大笑,不由得点头,“你倒是真的为我大宋的国祚考虑,朕如何会将你推出去。只不过,此事须寻个由头才是。”

范宇也笑道:“臣乃是皇亲,为子孙计,自然是希望我大宋万世不易的。寻个由头也甚简单,使人察查官吏贪腐,便可由此而斥其弊改其政,则贪腐之官吏,为官家之戈矛。既整肃朝纲,亦斩其弊端矣。”

“你这家伙果然够坏,这是以毒攻毒啊。”赵祯嘿嘿一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