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宋安乐侯 > 第181章 为国争利

大宋安乐侯 第181章 为国争利

作者:马来福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9:44 来源:笔趣阁

范宇也是心中暗笑,这些家伙碰到倒霉事还要聚一聚,负负为正吗?

在徐绶的引领下,范宇进了房中。

杨察、苗振和杨谔三人看到是安乐侯范宇,他们的脸上便是一阵发烧。

昨日还嚷嚷着打抱不平,结果到了开封府没多久,便差点连连眼珠子都掉到地上摔碎。

那陈世美看上去道貌岸然,却不想竟是个伪君子。眼看着瞒不住了当场崩溃,只求不要祸及家人,哪里还有半点读书人的斯文。

不过,此人也是咎由自取,自己做下了错事便要承当后果。

杨察急忙对着范宇抱拳道:“侯爷,昨日我们不明真相,受了陈世美那奸人的挑唆,将侯爷当作了夺人妻女的纨绔子弟,甚至告到了开封府。这是我等眼瞎,竟认不出陈世美这等衣冠禽兽。我等,对于侯爷,都是心存惭愧啊。”

其余人也急忙走起身,七嘴八舌的对范宇道歉。

范宇摆了摆手道:“只看一个人的外表,如何能看出对方人品好坏。而且,此事也并未对我造成什么后果。倒是你们,跟去了开封府,被包知府打了板子。现下我看你们活动如常,难道号称铁面无私的包知府,竟网开一面了?”

苗振摸了摸自己屁股,才摇头道:“包知府铁面,如何会网开一面。是三班衙役,见我等是进士,又是无心之失,打板子之时高举轻落。虽然打的啪啪响,却是半天便消了肿,实是手下留情了。”

“我们还好,那陈世美却被包知府送上了狗头铡,最后咔嚓一下,人头落地。”杨谔有些惊魂未定的道:“此人考中进士,且是名列前矛。若不是犯下这等欺君骗婚的大罪,十几二十年后拜相也说不定。只因一念之贪,才有杀身之祸,我等当引以为戒。”

徐绶叹气道:“那伪君子死的惨,却也让大家受惊了。所以才有今日之约,大伙聚在一起,压压惊。”

范宇从王小丁手中取过带来的酒菜道:“巧了? 我也带了些酒菜,本是要和徐兄饮两杯的。既然大家都在,咱们便一起吧。”

侯爷开口发了话? 大家自无不可。而且能与范宇坐在一起,将事情说开,何乐而不为。

“我在酒楼也订了些酒菜,我去看看送到了没有。”徐绶将王小丁手中的东西放下,便转身出去。

片刻之后? 便与张唐卿一同进来,还带着两个提着食盒的伙计。

大宋的餐饮极为发达? 送餐已是常态。许多官衙的饭菜? 可都是长期包给一些饭馆酒楼的。

酒菜摆好,张唐卿举杯? 代表诸人向范宇再次道歉。昨日之事丢了人,又因为看到陈世美被当场铡了受了惊吓? 这几人似乎都显得有些沉默。

范宇看到有些冷场? 便笑道:“今日我来找徐兄,其实也是有点公事。前些时日? 我曾让徐兄写了个造作院造些民用物事的章程。现在大家都在,不如一起论上一论。”

徐绶放下酒盏道:“这章程我已经写就? 并且已经递了上去。侯爷又找我商讨,可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妥。”

“若是官家与诸位相公同意? 我在想? 造出来的这许多物事? 要卖去哪里。”范宇笑道:“若是只卖与民间,怕是有人会说与民间商人争利,使其作坊无法立足。”

杨谔想了想,便道:“侯爷这样想,却也不是没有道理。与其费时费力的做这些事情,不如便打消了这个想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为而治,方可使民生息。”

听了杨谔的话,他的本家杨察却摇头道:“你这是懒省事,岂是为官之道。我等将来若是主政一方,当要因势利导,以顺民意而为之。不过,官造物事用具,也确是与民争利。不如卖与夏国和辽国,将他们的钱赚来,这是最好。”

范宇点点头,他想要的也是这句话,“杨察兄说的不错,若是能卖与辽国与夏国,换些牛羊马匹也不错。”

“侯爷不知边事啊,牛羊还好说一些,但是马匹,却是辽夏厉行禁止输宋的。”张唐卿也开口道:“我大宋之所以在宋辽之战中失利,便是少了骑兵。若是当年,我大宋有足够的骑兵,怕是太祖之时便已经收回燕云十六州了。”

徐绶急忙道:“卖与青唐的唃厮罗也可,那青唐可是与我大宋关系不错,西军之中的好马,皆是来自青唐。”

“他们的青唐马虽然好,可惜却无法稳定的提供予我大宋。”苗振叹气道:“青唐唃厮罗轻信于人,也正是如此,屡次遭人背叛。如今也只是刚刚安定下来,能大量出售战马,却不知是何年月了。”

范宇本来对这些事情并不熟悉,可是听到他们东一句西一句的,竟对当前的大宋局面有了些了解。

“那便将造作院产出的民间用具,有几家算几家,都售卖过去便可,并不一定非要换来战马。”范宇笑道:“我记得还有安南与大理,也可交通往来。另有沿海市泊司,亦可售卖于海外。这销路看来,倒也是不愁的。若只售卖于大宋国内,怕是会让朝中一些官员不喜。”

张唐卿笑道:“如此也甚可行,那安南对我大宋虽然看起来恭顺,可实际上阴图我大宋土地人口。而大理,则要依靠与我大宋的生意,才可维持其国段氏的奢华生活。这两国,倒也是好销路。只是侯爷这样位尊之人,却为何要忙于这等锱铢必较的商人之事,恐会遭人垢病。”

苗振看了张唐卿一眼,却没说话。但是大家知道,苗振家中也是商人。大宋虽然推崇读书人,但并不禁止商人子弟考取功名。此时的商人地位虽然不高,但是远不如后来明清两朝那样低下。

“岂只是商人之事,这是为国争利。”范宇笑道:“当年寇准相公,极力请先帝渡河北上,到澶州军前鼓舞了士气,这才使得辽国退兵。这等事,也是为国争利。若是商人能从周围各国,将他们的钱财都赚了回来,则我大宋富而敌贫。有了这些钱,我大宋便可打造精良军品,招募精锐军士。利无大小,只要与国有利,便须将之争回来。”

“我记得上一次在潘楼,我与诸位便谈起四民之说。今日我却想说,士农工商四民,哪一个不是在为国争利?”范宇扫视诸人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