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宋安乐侯 > 第397章 忠孝两全

大宋安乐侯 第397章 忠孝两全

作者:马来福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9:41 来源:笔趣阁

范宇的想法是不错,但是赵祯与包拯都知道,这也只是说笑罢了。

辽国与西夏两国的人也不是傻子,会拼了命的采买水晶琉璃。或许会有一阵抢购风潮,但是不会很大。

范宇自己也清楚,也没想过来一次水晶琉璃炒作事件。象那么疯狂的事情,在东方很难出现。尤其是古代这样的情况,大家的经济活动本就没有那么发达。因此,冒着倾家荡产风险来炒作琉璃的人,是不会有多少人的。

更多的人,是会守着自己田地、牛羊来过日子。

大宋只要细水长流,在辽国和西夏不断的吸血也就是了,不必涸泽而渔。

赵祯笑了笑道:“若是能做到这等地步,那自然是最好。不过,只要最后我大宋得利,便亦足够。你那琉璃门窗做好没有,用的如何。”

“回官家,琉璃门窗也只是臣的想法,若是冷热相激琉璃炸裂,反而不美。至于如何,还要试用一阵子才知道。”范宇回道:“若是没有问题,臣当使造作院为宫中烧制。官家可令工部丈量宫中,而后皆换为琉璃门窗。”

他知道这是官家心中痒痒,也想着将宫中的门窗都换上琉璃的。

赵祯这才恍然,琉璃居然还有炸裂的可能,这让看向范宇的目光更是随和。

“安乐侯忠谨之心实是难得。”包拯此时开口,时机拿捏的刚刚好,“臣以为,似安乐侯这等人才,官家可赋予其更大的责任才是。”

包拯其实这也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他的意思就是不能让范宇闲着,应该多出力。

但是官家赵祯和范宇自己,两个人都不同意包拯的想法。

范宇是因为自己现在这样就挺好,做个闲人过舒服的小日子,那是何等惬意。而且造作院和百工技院,如此重要的机构,一定要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是。这是将来的人才摇篮,一定不可放手。

并不是范宇擅权,而是他要影响这些人才,让他们知道他们所学的知识,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源动力。待这些百工技院的理工人才成了气候,那便可对于儒家这些文学家组成的权力发起冲击。

至于自己的设想能不能成功,范宇并没有把握,但是他知道自己在前世的官员,大都是理工出身。

包拯的话一出口,官家赵祯的脸上便显出为难之色。

范宇当然不会让官家难作,立时拱手道:“官家,臣一手建成了百工技院,便想着将其办好。而且百工技院与造作院合作,能使我大宋国力远远超越辽国与西夏。古有燧人氏、有巢氏,皆属百工之列。如此,我华夏先祖,才摆脱茹毛饮血而吃熟食,才能遮蔽风霜雨雪不畏寒暑。臣想来,只要我大宋百工之艺精湛超群,当可辽夏两国铁骑的侵扰不畏强敌。所以,请官家准我长久执掌百工技院与造作院。”

赵祯听到范宇的话,却是心中一喜。安乐侯太能折腾,还是放在自己身边的好,这样感觉比较安心。

他看向包拯道:“包卿,安乐侯的志向在于百工,在于先贤之道。其心已坚,我恐不能强求。”

看到范宇和赵祯两人的样子,包拯知道自己让范宇出来当老黄牛的想法破灭。

“官家,可使安乐侯先执掌百工与造作院,若有他事可再暂时任用之,两不耽误。安乐侯以为如何。”包拯换了个方式,转而反问范宇道。

范宇哈哈一笑,“包直阁所言也不是不行,但是朝中官员众多,岂不是我阻了他人的上进立功之机。而且,本业有专攻。官家若是让我断案,又哪里有包直阁断案厉害。若是官家有何事,让我出力合适,臣自然是义不容辞的。”

包拯看范宇讲话滴水不漏,这其实就是不想多出力。他也没什么办法,只能点头任可。

赵祯笑着摇了摇头,对范宇道:“你这安乐侯做的,可真是要安乐起来了。百工技院、造作院,你要管好,莫要误了军器生产便是,其余由得你来作主。”

范宇当然高兴,这样一来,自己便可守住一个基本盘,达成自己养望的目的。其实,刚才拒绝包拯的提议,便已经是在养望了。

此事若传出宫外,便会有一个淡泊名利不骄不躁的名声,从而增加自己的威望扩大影响力。

等那些百工技院的学生们读了书,更是会对自己这个山长敬佩有加。

此时的王安石不过十二三,年纪比曹傅还要小两岁。却不知道,有一个无耻的范大哥已经将他未来的成名策略先给用了。

“臣倒不是贪图安乐,而是愿常见到娘与姨娘。若是在京中任职,臣可忠孝两全,岂不也是好事。”范宇笑道。

挥了挥手,赵祯道:“还是你想得周全,此间事了,这便去给两位娘娘请安吧。”

包拯看到没自己什么事,便也与范宇一同,向官家告退出来。

两人一同出了崇政殿,包拯对范宇道:“安乐侯明明潜力极大,却为何要极力退后。难道为大宋出力,便非要在百工技院和造作院才可吗。”

“包直阁,我的功劳已经够大,再进一步,便别想着再为朝廷出力了。”范宇摇了摇头道。

包拯心中也明白范宇说的对,若是他不肯明珠自晦,怕是后果便有些不太妙。

“我只希望,安乐侯能做个为大宋担当之人。需要你挺身而出之时,莫要为自晦而误了大事。孰轻孰重,想必安乐侯自有判断。”包拯对范宇拱了拱手道:“我亦言尽于此,告辞。”

看着包拯的身影出了宫门,范宇才摇了摇头。

包拯虽然也是一代明臣,可是却有点多管闲事。今日之事包拯倒是在官家面前,替自己说了话。

对此,范宇心中还是承情的。

范宇别过包拯,便去了慈宁宫。

两个太后娘娘依旧在晒太阳,却是安静的很。

直到听到小黄门在唱范宇的名字,两人这才同时看向范宇。

“见过娘与姨娘,祝娘与姨娘身康体泰心宽且喜,将来自然长命百岁。”范宇躬身道。

“我们两姐妹闲的无聊,宇儿来了,正可陪我们一同说会儿话解解闷子。”义母李太后顺手拉住范宇的手,让他坐得近些。

杨太后此时却是问道:“宇儿,你在城外的那座庄子可曾修建好了?我们姐妹两人,可是期盼了不少时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