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秦之系统骗我在仙侠世界 > 第229章 秦守,兵法推演(求月票订阅,2)

冬雪纷飞,李淳等人冷的直哆嗦。他们按照王翦的意思,正在以冰雪堆砌城池,双手都冻成了萝卜。

秦守站在城墙后面,趾高气扬,现在他扮演的就是魏王假,这座冰雪城池代表的就是魏国大梁城。此刻秦守屯兵八万,粮草足够三年之用。秦守便是秦腾仲子,自幼习武。秦氏也算是秦国名门望族,秦腾极其严厉,从小便教导秦守秦律和武艺。

秦守年有十岁,在所有人中算是比较聪慧的。不过他年纪终究比较小,受旁人影响后自也会嬉戏打闹。毕竟现在没人约束他们,以天性而言想着玩耍也很正常。

“阿嚏!”

李淳打了个喷嚏,用手摸了摸鼻子。他现在代表着的是秦国,亲率十五万大军,号称是五十万人,已抵达大梁城下。

三十里范围内,树木尽拔,屋瓦皆飞。秦军刀枪剑戟,排列如林。秦国的投石车、攻城车、擂木车都已组装好,将大梁城围的是水泄不通。

王贲在旁看着,脑海中也陷入到回忆中。这也就是七八年前的事情,当时秦国要灭魏。王翦被留在咸阳,而他强势出兵,务必要灭魏国大梁。要是强攻,对他们极其不利。大梁城内吞兵八万,皆是精锐。他们手里只有十几万人,想要拿下必定是死伤无数。

所以,王贲就想着令魏王假投降。可惜,魏王假与其先祖魏犨同样的脾气。别看他只登基两年,却是极其强势,不畏秦国大军。斩秦国使者,首级悬挂于城墙上。魏王假的态度很明确,寡人宁死不投降,誓与大梁共存亡!

王贲知晓后顿时就怒了,魏国不投降,竟然还敢反抗?

于是乎,他便准备效仿昔日武安君水淹郢都之法。经过他的调查后,他便发现大梁不仅城大,而且两面环水。一面德水,一面汴河。两条河距离大梁只有十几里地,护城河与黄河、汴河通过沟渠联系在一起。

王贲当即指挥人马开始挖水库,趁着雨季大量蓄水。等时机成熟后,便命人决堤通沟。大梁城内外沟渠泛溢,城墙浸水三日,多处颓坏倒塌。

最后,魏国灭!

……

之所以会有这出,自然是因为王翦。现在学宫还没正式开始,王翦来了几日后便无趣的很。闲着无聊,便准备栽培下这票勋贵弟子。所以,便用王贲破大梁城为题,让他们自己发挥? 看他们能否想到该如何攻破。他们年龄尚幼? 所以这一战他们并不知情,就看他们如何去做。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指点一二。王翦辈分摆在这? 他提点这些猴崽子倒也没人会多嘴的。就说秦腾,其实曾经也追随王翦学习过些。现在这时期兵法兵书都是**? 不是想看就能看到的。

此事秦始皇知晓后便准许了,反正秦守李淳这些都是勋贵之后,不用担心会有问题。哪怕他们日后真的谋逆? 他们的家室还在咸阳? 能轻松连根拔起。

“魏王假? 你敢出来决一死战吗?!”

李淳迎着风雪? 嗷嗷直叫。

王贲上去就给了他个毛栗子,这招出自白稷。敲脑袋瓜一下? 能疼的眼泪都流出来。

“夯货,瓜怂!对方屯兵八万,粮草充足。你通过这种手段,他就会出来了?就算出来,对方八万精锐,便是赢了你还剩多少人?动动你的脑子,瓜怂!”

王贲气的是破口大骂,这仗要是按照李淳这么打,秦国就完犊子了。李淳这样的勋贵之后,必定是秦国未来的支柱。到时候要让他们领兵作战,秦国怕是危矣。他知道李淳等人年纪小,或许想不到好的办法,但也不能犯下如此蠢的错误。

当时伐魏之时,形势极其复杂,绝不能耗费太多兵力。正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要不是大梁城周遭靠水,还正好碰上雨季,要不然也无法水淹大梁。

秦守这边贯彻条原则,死活不开门,就这么耗着。秦国兵伐魏国,若是不能速战速决,光粮草的消耗都扛不住。李淳苦着脸,憋了半天也没想到好的办法,最后只得咬牙道:“不然就直接强攻?”

“愚蠢!!”王贲已是气的脸色涨红,怒声喝斥道:“开城决战都会令秦损失惨重,强攻大梁,你想让秦国死伤多少人?你若是老夫手底下的都尉,老夫必定先打你二十军棍!”

白稷在旁憋着笑,可怜王氏父子纵横沙场这么多年,不知多少顽劣不逊的人被他们治的服服帖帖。摊上这票猴崽子,也是束手无策。王贲没想过强人所难,李淳年纪尚幼,想不出来属实正常。但是,也不该如此愚蠢。就像李淳后面所说,王贲前面都解释了,他还犯下更蠢的错误,这就不能接受了。

“那就围而困杀!”

有人站出来出谋划策,这半大高的少年为太仆之子。太仆教导子嗣也算有一手,所以他倒也算是想出条路来。

“此计亦不可。大梁城的粮食可支撑三年,秦国能支撑多久?”

“这……”

“你这办法虽不可行,却比先前的强些。”王贲捋着胡须,认真道:“为统帅者,不可急躁冒进。行军作战,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大梁四周环水,若逢雨季,再做水库蓄水。只要机会合适,便可决堤水淹大梁城,以最小的代价兵不血刃拿下大梁!”

王贲还是相当窝火的,这好歹也算是他的成名之战,这些小崽子们竟然一个都不知道?

后面王翦则是面露微笑,在他看来打仗求个稳字。稳中求进,这才是制胜手段。能少死些人,那都是大功德。就如当初伐楚,他也是活生生的把楚国给拖死。急躁冒进,绝对是行军大忌。

听到王贲说的后,这些人顿时是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老规矩,回去后以此为题,写篇五百字的策论来。”

王翦挥挥手,李淳等人皆是苦着脸。

这锅还得白稷来背!

白稷当时随口说了句好记性不如狼毫笔,再加上看到胡亥成了材,王翦也觉得这套不错。所以,李淳这票人可就倒了大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