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秦之系统骗我在仙侠世界 > 第236章 百家高士,学宫(求月票订阅,1)

数十辆马车沿着车辙,徐徐驶来。随风摇曳着旗帜,沿路过关皆无人敢阻拦的。最前面辆马车朴实无华,有壮士驭马,速度不快不慢。马车里坐着的便是墨家巨子黄庭坚,两旁还有墨者陪伴。

目前隐灵教已解散,恢复墨家身份。墨家和秦国间的恩恩怨怨,黄庭坚已不愿再管。本来他以为按照始皇帝的举措,秦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没曾想泰山封禅后秦国出了个桃花仙。

回来前他还去了趟泰山,还遇到了闵子马。闵子马专门请他吃了两颗土豆,把他鼻子都给香破了。对方拉着他吹了大半天,把土豆已经是吹上了天,说这产量多高多高。闵子马为儒家大贤,绝对不会胡言乱语。

黄庭坚精通星象卜卦,他确信自己未曾算错,他确信不久后天下必定大乱,届时战火漫天生灵涂炭。所以他才想着差遣徐福东渡大海,寻找片合适的栖身之所。而现在依星象所看,秦国气运昌盛,所有皆已更改。

“巨子,此地已至泾阳?”

“然。”

说话者与黄庭坚并乘一车,着粗布麻衣,皮肤黝黑鬓角泛白。双手满是老茧,看一眼便知道是经常做农活的人。其名许志,为农家大贤高士。农家又名神农教,许志大父便是极其出名的许行,曾与孟子有过交流论政。

其依远古神农氏教民农耕之言,主张种粟而后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带领门徒数十人,穿粗麻短衣,与民同耕共食。包括在吕氏春秋内也有记载,农家言论与秦国有所冲突,素来不受重用。许志曾为楚国高士,本在楚国郢都为官,后续楚国落败后便到处游历。

农家在后续被评为九流之,因为门徒数量素来不多。和显学比起来,那简直是相差甚远。农家讲究的是事必躬亲,便是国君也得自己耕种,自己做饭。并且还反对有府库,反对商贾从中剥削,最反对的就是不劳而获。试问,有几个勋贵愿意如此?

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但想法有些太过极端。国君为一国之主,自然有要处理的事情。正事不干,跑去耕种,那国不像国,成何体统?像是秦始皇? 那也是因为白稷所说,这才在闲暇之时耕种,主要还是由侍者而做。

这次许志便是收到黄庭坚的书信? 专门来学宫的。白稷之名? 他自然是有所耳闻,还闻之有亩产三百石的粮种。知晓后? 他差点一口血喷出来,三百石?

这种的是粮食?

把泥巴也给挖出来? 有这么多吗?

许志作为农家大贤? 事必躬亲? 现在也是天天耕作。他做了半辈子的农活? 撑死亩产七八石,他是怎么都不相信有这么多的粮种。黄庭坚知晓后顿时大笑? 还说这都是虚言。三百石是没有的? 三十石倒有。

他自当是极其佩服,想着来见识见识,换句话说也是被黄庭坚忽悠来的。楚国战败后,许志想的是就此隐世不出,寄情于山水中。听闻秦国要建造学宫? 并且还想着超越稷下学宫,百家有才能之人皆可入宫为师。畅所欲言,招揽门徒。

除开见识祥瑞外,他也想看看学宫。若是学宫真如黄庭坚说的这么好,他自然也愿意留在学宫传业授道。现在天下大势已定,虽然他是楚人,但他并不在意。春秋战国时期,不少人都是到处窜,国家归属感并不高。比如说著名的人才培养基地——魏国,不少有才干的魏人皆是在别的国邦中一展才能。

“此地倒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诶,他们所用耕犁怎么如此古怪,莫非便是巨子口中的白给犁?”

“嗯!”

很多东西因白稷而有,所以便已其氏命之,这绝对是光耀门楣的好事。就比如曲辕犁,秦人更愿意将其称为白给犁,只要听到这名字就知道是白稷给的。简单好记又能记住白稷恩惠,多好。比方说鲁班锁,诸葛连弩……

再如火锅,现在都将其称之为扶苏锅。因为扶苏孝顺,身为长公子亲自下厨为郑夫人做饭,这可是足以载入史册中的大事。

耕牛甩着尾巴,慢悠悠的在田圃中走着。胜似闲庭信步,拉着曲辕犁,一点都不吃力。老农在后面挥着柳枝,也不舍的抽下去,就这么光吆喝着。现在泾阳黔首家里头有不少人都有了耕牛,全都是自己花钱买来的。攒了一年的工钱和粮食,然后才买了头牛。

河南之地缴获了大量的牲畜,所以耕牛驽马的价钱便宜了许多。稍微有过些损伤和上了年纪的耕牛,现在大概是千钱左右。很多在坊中工作的黔首,一个月就能积攒上百钱。再加上还管吃,花的少了许多,买只下牛还是能买的起的。

对于农夫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牛。有头耕牛便能大大节约人力,再做辆牛车,以耕牛拉着去哪都方便,还可以拉上粮食葛布。

时不时还能看到放牛娃拉着耕牛,慢悠悠的晃着。看的许志都有些懵,泾阳怎么有这么多耕牛的?

“哈哈,这些自然也是君上手段。”

“他还能种牛?”

“额?”黄庭坚有些没回过神来,而后苦笑着道:“许字莫非未曾听说河南之地的事?秦国大胜,扩土千里,重夺河南之地。缴获牛羊驽马,数不胜数。”

“即便如此,牛马价钱也不菲,非黔首所能负担。”

许志隐居多年,很清楚黔首想要买只牛有多难。别的不说,一年下来能不饿肚子便算日子过得好了,还有余钱买耕牛?若是真有余钱,黔首也不至于过得如此借据。

黄庭坚顿时爽朗大笑,“国师兴建学宫,找人做工,每日管吃还给工钱。冬天之时,足足有数千人在泾阳工作。每日可得五钱,积攒下来后自然便可。其实不光学宫,还有各种工坊,皆可如此。这几日若得空,许子可到处看看。”

“志自当如此。”

不用黄庭坚说,他也准备到处看看。此次不光是他,还有诸多隐世大贤。医家公孙光,阴阳家,道家列子传人……他们皆是有大才之人,就如这公孙光便是位名医。公孙光在史书中并不出名,他后来传授的徒弟名为淳于意,可是西汉时期的太医。

公孙光隐居世外,采药救人,在当地名气极高。公孙光为齐国王室之后,门徒众多。论医术,甚至还在当朝太医夏无且之上。齐地县令曾经举荐公孙光入朝为太医,只是公孙光不愿意,直接跑了。他为齐国王室之后,又怎会愿意给秦始皇看病?

况且,秦始皇也不会答应。自荆轲之后,秦始皇周身不近六国之人。公孙光来咸阳,怕是也只会给勋贵们治病。公孙光心高气傲,他隐居世外为民治病,乐在其中。

不多时,便已来至泾水亭。白稷等人皆已在此等候,包括淳于越等人在内。这次黄庭坚带来的人,辈分一个比一个高。这种在后世就是货真价实的大学究,开会的时候别人都得老老实实端茶递烟。

白稷对百家高士也很感兴趣,所以想着来此见识看看。车队停了下来,黄庭坚率先走了下来,后面便是许志公孙光等人。乌泱泱一大票,约有三四十人。一直说是百家,实际上只是虚数,出名的就十来家。

“黄公。”

“吾等见过国师。”

“列位无需多礼。”

白稷面露微笑,示意他们起身。

“诸位舟车劳顿,先至府上歇息,再慢慢商榷。”

黄庭坚真是个好人!

现在学宫基本已经建立完毕,占地近六十亩地。远远超过白稷最初设定的规模,这锅绝对得淳于越来背。越建越嗨,恨不得多建造些。只可惜,现在没有后世的水泥钢筋,用的都是桦木所建,没有高楼大厦。

就目前来说的话,大概能容纳千人。白稷还留下了一大片空地,准备以后捯饬出水泥后再建楼。有了水泥,再以脚手架固定就能开工。十几层的不好弄,四五层的还是没问题的。

白稷这些天都没开工,只是兑换了水泥的制作工艺,还没动手试验。就算他现在做出了水泥其实也没多少用,还得栽培工匠。整体而言,白稷还是相当满意的。这几日淳于越还在发愁,说是稚生这么多,先生不够用的。好家伙,小八百人嘞!

沿路走去,时不时还能看到各种野兽。许志等人皆是到处打量着,今日也算是大开眼界。乖乖,就看到十几只野猪哼唧哼唧的到处转悠着,还有穿了铠甲得熊罴……

进了府邸后,便有专人为他们准备好茶点。许志面露古怪,望着在菜圃中耕作的胡亥,不明所以。

“君上,许志有一事不明。”

“何事?”

“府邸上有这么多的仆人,为何要令稚童耕作?”

白稷顿了顿,然后看向了胡亥,这才明白过来,“哦,原来你说的是公子胡亥。放心吧,这是他的课业,别人想干还都没法干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