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太师 > 第九十二章没有市场那就创造市场

盛唐太师 第九十二章没有市场那就创造市场

作者:tx程志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8:53 来源:笔趣阁

杨天保给罗方运输成本远比他们自行进入长安交货更低,如果采取杨天保的办法,在长安城外中转的话,他们可以少被胥吏盘剥三分之二,也就意味着多赚两成的利润。

“今年最后一次出货还没有行成,可行!”

罗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只要贴上弘农杨氏的标签,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就像当时得知罗晓玉被杨天保所擒,他不敢轻举妄动一样。

弘农杨氏的影响力,绝不止在关中,特别是杨则、杨师道、杨恭仁兄弟三人先后在凉州总管府任职,哪怕杨师道也调回朝中,可是对凉州都督府下辖十四州影响力一点也不弱。

李世民对杨恭仁这个并非嫡系的李渊帝党确实是有些忌惮,他也完成了对凉州都督府以及陇右道文武官员的替换工作,可是这只是上面,相对而言,能和马帮直接关系的各军镇、守捉堡以及关隘将校,还都是杨恭仁的旧部。

沿途上的马匪、沙盗,有多少真的,有多少是假的,这是人所共知的秘密,有弘农杨氏这面虎皮在,他们马帮的损失会小得多,麻烦也会少得多。

当然,也会有麻烦,站队有站队的好处,也会有相应的麻烦,比如一旦杨氏倒台,或者被敌人攻击,马帮也会面临相应的无差别攻击。

就冲杨天保没有为难罗晓玉,以及给他们马帮多弄出两成的利润,罗方都没有理由拒绝。

“还有一桩是什么事?”

“我一批货,想销往高昌和鄯善,我们没有渠道,想请罗会首运输过去,运费悉照长安行价,也不会多给,也断不会少给,想问罗会首能否抽出人马来?”杨天保问道。

罗方沉吟道:“我想知道是什么货!”

“茶叶!”杨天保淡淡的道。

杨天保原本不知道他自己有茶园,在蓝田县玉山镇上的三千亩田,名义上虽然只是三千亩,实际上却多达四千六百亩,至于为什么会多出一千六百多亩,想来就是弘农杨氏的门生故吏利用职权之便,把原本算作荒地、盐碱地以及其他不能算作耕地的区域,换成了真正的良田。

特别是玉山山坡上,还有六百多亩茶园。

这些茶,并不是什么名茶,而且还秋天采摘,属于那种一亩地的产出,卖不上什么价的贱茶。刚刚采摘下来的茶叶有大约一万两千余斤。

听到这话,罗方的脸变得不好看起来。

丝绸之路,虽然不是以单纯运输丝绸,其他如糖、蚕丝、瓷器、纸张、珍珠母、樟脑、肉桂、铜、明矾、金银、丝制品、漆器、植物油、竹器、大黄等商品,不过茶叶却没有在这个时代成为丝绸之路上的宠儿。

以新采茶叶,保质最怕叠压,需要用大木箱子里加隔板放置茶袋,还要留下足够的通风空间防潮,防霉变,一匹驮马可以运输的丝绸,可以赚上十贯八贯,但是贩运茶叶,几乎没有利润。而且在这个时代,即使是游牧民族,也没有养成普遍喝茶的习惯。

在文子记载的历史上,唐德宗李适(kuo)(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是第一个在煮好的茶中加入酥的人,所谓的酥就是经过加工发酵后的奶。在这个时代,并没有发明奶茶、酥油茶等一些奶茶制品。

饮茶是中原汉人世族喜欢的饮料,也只有少数一些游牧民族贵族喜欢附庸风雅的喝茶,就像某些土豪喝红酒一样,对于红酒的好坏,他们根本品不出来,只是单纯的喜欢喝贵的,越贵越能体验出他们的身份。

不过,像这样的奢侈品,需求量非常少。就算罗方愿意为杨天保运茶,他的马帮至少需要三四百匹驮马或者一百多辆大车,才能勉强运输完这一万多斤茶叶。

罗方很难拒绝杨天保的要求,毕竟,杨天保一开始就为他考虑,把进出城需要打点的环节承担了起来,不仅省事,还非常省心,最重要的是,他无法张口再拒绝杨天保。

杨天保看着罗方期期艾艾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不解的问道:“罗会首,此时很难办吗?”

罗方不敢打肿脸充胖子,他充不起来,只好坦言相告:“杨兵佐见谅,塞外饮茶的人甚少,而且他们都喜春茶,今年他们已经备好茶叶,这一万多斤茶叶,恐怕不好销售!”

杨天保奇怪的道:“不好销售?怎么可能?”

杨天保在后世是去过新疆、内蒙,也知道少民们是多么的喜欢喝奶茶或酥油茶,他们对于茶叶的需求量非常大,一万两千斤茶叶,其实量很少,恐怕几个千人部落就可以吃光这些茶叶。

经过罗方相告,杨天保这才明白自己闹了一个乌龙,也明白了这个时代茶叶既不好运输,也没有市场。

杨天保想了想道:“是杨某考虑不周,我再想想!”

其实,奶茶是蒙古人在宋朝末年的时候开始发明的,慢慢流行起来,成为主流饮品之一,随着蒙古人的马刀和骑弓,迅速风靡世界。

毫不夸张的说,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中华民族在过去的两千年,一直占据着科技的最前沿,当世界各地还用陶器和锡器、铅器的时候,我们开始发明了精美的瓷器。

瓷器,说穿了就是高岭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可是世界各地各国人民都没有这个技术的时候,烧制出来的瓷器,可以卖到与金银同价,后来,玻璃的发明也是一样,刚刚开始玻璃也是贵过金银。哪怕后世,所有的芯片,它的主要成价只是稀土,也就是像烧制瓷器一样,经过若干工艺加工,变成堪比黄金的价值,而且一直卡着中国人的脖子,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对于学过行为心理学的杨天保来说,养成一个从来没有的习惯,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七天的培养,二十一天的巩固,就可以养成习惯。

对于制造奶茶而言,其实并不复杂,特别是强烈的奶味,可以掩盖茶叶本来的味道,无论茶叶的好坏,其实都可以。秋茶相对而言,不如春茶,夏茶,可是谁规定秋茶就不如春茶贵?

谁规定了蓝田玉山茶,就不能成为名茶?

一个印度产的垃圾陆虎,还不是在一样炒作成豪车?修不好陆虎,因为价格高昂,成为了有钱人身份的象征。

原本早已存放在苏宅已经落满灰尘的四轮餐车,经过简单的修复,现在杨天保有钱,又可以装饰一番,显得奢华无比。

同样的煤炭炉,一样的套路。

在没有启动资金的时候,一切都是非常困难的,有了钱就不一样。

炒作,在奶茶没有开始的时候已经开始慢慢酝酿。

一群须发皆白的老者,红光满面,冲进靖恭坊打马球,一日之间,连虐长安城十二强队,就连在长安城可以排进前十的观国公府球队,也被打了一个二十一比零。气得观国公杨恭仁要准备解散球队。

一时间这个劲暴的消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迅速成为长安城茶前饭后的谈资,当人们好奇这支老年人球队到底是何方神圣的时候。

更劲暴的消息传来,这支老年人球队,原来是北周孝陵的守陵人,周孝陵是北周皇帝宇文邕的陵墓,他已经死了六十多年,这些守陵人,年龄最小的已经八十九岁了,个别活到了一百多岁。

对于平均寿命不到五十岁的唐朝人来说,能活八十岁都是想都不敢是想的事情,怎么可能突然冒出来这么一群高龄老头?

他们为什么会活这么久?

这个时候,杨天保雇佣的水军们开始造势了。

“你知道嘛,我那个亲戚,三表哥家的二舅祖,就是周孝陵守陵人,非常著名的长寿老人,活了九十三,眼不花耳不聋!”

“别吹了,怎么可能活那么久?”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他能活这么久,就是因为天天喝奶茶!”

“喝奶茶可以延年益寿!”

“想长寿,就要喝奶茶!”

……

观国公府,杨恭仁端着一杯奶茶,一脸希翼的望着杨天保问道:”奶茶真延年益寿?“

“这个……不瞒阿爹!”杨天保笑道:“阿爹品尝!”

杨恭仁喝了一口奶茶,味道很怪,毕竟习惯了粗茶淡饭的人,对于这个味道反而不甚喜欢。

为了长寿,杨恭仁还是硬着头皮喝了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