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太师 > 第八十章把天捅个窟窿

盛唐太师 第八十章把天捅个窟窿

作者:tx程志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8:53 来源:笔趣阁

是肥肉谁都想吃,有利益谁都想要。

其实不用杨恭仁提醒,杨天保也可以猜测得到万年县的十六座军械仓库是什么样子。

大唐自立国以来,几乎无年不战,仅仅损失十万人马以上的战争就多达两次,损失数万人马的战争多达数次,当然,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制式横刀随处可见,制式甲胄和制式弓弩世族门阀哪家没有预留一部分以备不测?

万年县十六座军械仓库要是没有猫腻,鬼都不会相信。

杨恭仁唉声叹气道:“朝中分党、党内分派、派里分系,这本是官场上的常态。虽然说太子党早已烟消云散,但是如今,朝内按地域划分,有山东党,楚党,还有关陇同道,弘农杨氏自某退相位以来,大不如从前,师道返仕途时间也短,本没有资格自成一系,怎奈何关陇上下对师道扶持有加、亲切和蔼,此时,势态已经是截然不同了……”

弘农杨氏本来就是关西第一豪门,不过正所谓枪打出头鸟,朝廷对弘农杨氏的打压一直不断,不过,李唐与弘农杨氏的关系实在太密切了,李世民与山东世族门阀关系不和睦,反而依仗弘农杨氏很多,所以李世民把杨师道从灵州调回朝中,委任为吏部侍郎。

杨师道作为杨恭仁的幼弟,本身问题很多,他是属于典型的纨绔子弟,他虽然精通书法,能诗善赋,却缺点也非常突出,说穿了就是自恃甚高,而且没有城府。

如果杨恭仁可以做主,他甚至不愿意让杨师道出仕,照着杨师道如此锋芒毕露,四面树敌,杨氏关西第一望族的地位,很可能不保。

而且杨恭仁看得更远,这次东突厥遭遇旱灾,牛羊马匹损失惨重,实力大减,李靖带兵有方,又极擅长制造机会,所以东突厥的胜面很小。一旦李靖这次大功归来,作为主管军械的参军,杨天保也会分润一部分战功,哪怕他没有一点,以杨师道的为人,绝对会在叙功的时候,给杨天保一个大功。

身在官场,并非官越大越是好事,如果没有底蕴,是做不稳这个官职的,比如李世民的心腹校检吏部尚书,参预朝政戴胄,他现在是代理吏部尚书,但是对于吏部的掌握,他还远不如杨师道,更别说可以在吏部如臂指使了。

仓库的猫腻,将来战争结束,肯定会清算,杨天保这个司兵参军虽然脱不了干系,不过他不是主要责任人,问责的话,也问不到杨天保的头上,反而可以功过相抵。

只要错过一次大兴叙功的机会,杨天保再想升职,需要熬上三五年,尽管仕途受挫,却可以避免杨天保少年得志,目空一切,反而是好事。

正所谓,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而同样,官场不是锋芒毕露,而是圆滑通透。

只有经历过错折,杨天保才能成熟。

现在杨恭仕的身体不如从前,可以说时日无多,能够看着杨天保从莽撞变得成熟,杨恭仁就知足了。

杨恭仕道:“师道为吏部副贰,弘礼为兵部副三,思训为左卫将军,长安、万年遍布我们弘农杨氏的门生故吏,官位就这么多,我们弘农杨氏七国公,十九侯,焉能不遭人嫉恨?”

“这自家人拆台还真几把快!”杨天保吐了一句脏话,没有什么士人的斯文,反而义愤填膺。

杨天保还真有点中二少年,他最看不管的就是贪官污吏,更看不管蛀虫,他原本打算新官上任,厘清兵曹的蛀虫。

杨恭仁的老脸一红,朝廷对杨氏的防范和戒备,不是他想装作看不见就真的不存在。如果他有一个好身体,自然还有时间可以为杨天保铺路。

只是,他的身体自己清楚,最重要的是杨氏的风光背后,也有着深深的隐忧,杨恭仁只是装作没有想到这点,继续说正题:“这一次,你即使不会再获实质的晋升,加轻车都尉勋衔或文武散阶授赏也应该有的,看上去没有什么实惠,但是确实有了朝廷大员的资格……另外,军械仓库这个盖子底下牵扯太多,你最好不要轻动,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杨天保除了叹气还能有什么表情?

杨恭仁并没有防备杨师道即将要取代他,但是他不防备,不代表杨师道不防备他。当初,杨师道要把杨天保弄到吏部去,当时还真怕杨天保脑袋一热去吏部,一旦进了吏部,杨天保就会绑上杨师道的战车,那么杨天保肯定会成为一颗棋子。

杨恭仁非常难得的将他赴任后清算仓储账目的利弊分析清楚,得知十六座军械仓库已经养活了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些人从造假账,仓库造假,以及部队虚高损耗,一柄制式的横刀可以卖到九百钱,而一石粮食才五十钱,一柄横刀倒腾出去,就相当于十六亩田地一年的收成。

制式弩机一万六千钱到两万八千钱不等,一具弩机,至少是三十多亩地一年的收成,他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头。

这里面的油水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可以让无数人为之疯狂。

哪怕没有开始查账,杨天保也可以想象得到,这些硕鼠肯定是分摊风险,利益雨露均沾,仅仅腐蚀了各级官府,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背景实在太大了。

就连杨恭仁都感觉有些棘手,杨天保也有些失眠了。

一夜无梦,几乎没有怎么睡觉的杨天保简单洗漱之后,稍为吃点东西,就前往万年县廨。

刚刚出了观国公府,此时梁三宝、沈从文、刘威风等带着三十名城管,人人拿着一根水火棍,早已严阵以待。

杨天保朝着一身露水的众城管,微微一笑道:“今天跟我去县廨!”

众城管跟随杨天保朝着兵曹大院走去。

昨天匆匆来了一趟,杨天保其实并没有看清兵曹大院到底怎么样,这其实就像一个四合院,进门就是司阍房,穿过司阍房,是一个拥有十数丈方圆院子。堂屋分成两部分,三分之二,莫约六间房屋的大厅是司兵厅,也就像一个会议室一样功能的主厅,不过这里却没有什么案几,只是空荡荡,作为训话用的。

另外三分之一,只有三间房屋则是杨天保这个司兵参军的公房,左右两厢则是兵曹丞、吏、仓令、仓吏的公事房,也有班头的公事房。

杨天保进入司兵厅,看着地面上有一滩水迹,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一只茶杯摔在地上,清扫后的痕迹。由于现在唐朝流行的茶,与后世的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此时的茶汤,用葱姜蒜以及羊油各种香料煮成的东西,成糊糊状态,所以哪怕清扫也有痕迹。

望着地上的痕迹,杨天保满脸冷笑道:“看来有人并不高兴我们过来……”

单道真冷眼望着司兵厅里的一名书吏。

那名书吏怯怯后退几步,他不敢正视杨天保的目光,不过他感觉到了,杨天保恐怕不是容易糊弄的主。

何守义急忙进来,杨天保望着何守义道:“倒是可惜了,不高兴那也只能忍着吧!”

何守义看着杨天保的目光落处,就知道杨天保发现了端倪,急忙解释道:“下面的杂役不小心打翻了茶碗,已经开革出去了!”

杨天保对于何守义的话,自然不相信的,开革的杂役估计又是一个用来背锅的临时工。

其他仓吏、班头遵昨天杨天保的吩咐,各司其职去了,这边也怕触了新上司霉头,何守义是躲不过去,过来小心伺候,他也怕杨天保胡乱来一气,把这个三把火烧到他的头上。

何守义向杨天保介绍着兵曹衙门的职责和编制,整个万年县拥有十六座军械仓库,分别储藏着横刀、长枪、戈、矛、斧、钺、钩、叉、弓、弩、盾等军械,除了各仓库的仓令、仓吏、书办等属员,还有仓吏卒、杂役工匠等八百余人,分另属于四个校尉管理。

初步了解了兵曹衙门的职务和编制,杨天保打断了何守义的介绍,直接了当的道:“你随我点视各仓房……”

何守义见杨天保提出来要巡视各仓,心想这个年轻的上司看来不好伺候,反正这些天大家都不会懈怠,也不怕杨天保搞突袭能看多大的问题来,说道:“待职下去取仓账册,便领杨兵佐进去点视。”

杨天保趁着何守义取账册的时候,朝着梁三宝道:“知道陈应在哪吗?”

梁三宝道:“知道,他昨夜留宿陈园,这个点,应该没起!”

杨天保笑道:“你给把他找来!”

杨天保已经下定决心,绝对不姑息,必须公事公办,哪怕把天捅个窟窿,哪怕在长安城成为全城公敌,这种事情他要做,必须清查十六座军械库的账目,一定要把蛀虫给揪出来!

何守义拿着帐册过来时,杨天保望着何守议账薄上的字笑道:“那么,咱们第一站就左卫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