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太师 > 第三三五章占领逻些

盛唐太师 第三三五章占领逻些

作者:tx程志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8:53 来源:笔趣阁

第三三五章占领逻些

连续十几天的追击,唐军与吐蕃军队保持着相当的默契,只要天黑,唐军就停止追击,就地安营扎寨,随后埋锅造饭,吃饱喝足,然后呼呼酣睡。

等到翌日一大早,唐军就开始拔营,同样吃饱喝足,展张对吐蕃军队的追击。这些唐军骑兵便会继续像狼群一样扑上来凶残地撕咬这支溃军,不停的给他们放血,让他们彻底崩溃。

最最要命的是,连续追击三天之后,唐军就会换一支军队继续咬着吐蕃溃兵追击,而这支连续追击三天的唐军部队就会一边休整一边前进。

唐军将士可不管什么穷寇莫追、归师勿遏,更不要跟他们说什么疲惫,他们已经憋了十多年,好不容易才打出了一场空前大胜,真的是什么都不顾了,只想着扑上来啃吐蕃的肉,喝吐蕃的血!

松赞干布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不敢停留,咬着牙继续赶路。

疲惫不堪的吐蕃将士哀叹声、议论声不绝于耳,甚至有人公然指责起将领的骄奢来,在以往这是不可想象的,以前在这些士兵眼里不管主子怎么挥霍都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们是主子的奴隶,奴隶没有资格去指责主子。

现在,只是一场惨败,所有问题都浮出水面来了,这仅仅是前兆而已,这场惨败的后续效应还将继续发酵,让吐蕃痛苦不堪。

松赞干布望着郁气如潮的大军,面色铁青,两眼喷火,狠狠的咆哮:“唐狗别的本事没有,就会仗着武器欺负人!靠武器打仗算什么本事,有本事跟我真刀真枪的拼啊,你们这些卑鄙无耻的懦夫!”

吐蕃的将领们很无语,松赞干布是昏了头了。唐军的武器虽然强大,却同属冷兵器,并没有代差,充其量就是质量上的距离。

虽然说唐军的铠甲坚固一些,横刀锋利一些,这就像二战期间的德军虎式坦克,无论是装甲防御能力,还是火炮破甲能力,都可以全方位碾压t34,然而问题是,苏联硬是用人海战术,数量优势彻底抵消了虎式坦克在质量上的优势。

其实,无论杨天保所创立的河源新军也好,李世民在根本河源新军的基础发展出来的临洮、莫门、积军、振武、安人等六军,结果都是一样的,在同样数量的情况下,他们就像虎式坦克一样,拥有全方位辗压对手的实力。

可是,如果吐蕃人别说五茹一起动手,就算是孙波茹和卫茹、翼茹三个茹全部悍不畏死的冲锋,唐军一样会像德国的虎式坦克一样,被垃圾劣势的t34淹没。

在孙波茹的冲击之下,杨天保所部已经接近了崩溃的边缘,可惜,非常可惜,吐蕃率先承受不住伤亡,率先放弃了进攻,放弃了可以采取饱和式打击,击败唐军的唯一机会。

对于吐蕃最致命的其实并不是唐军的追杀,而是他们自己丧失了战斗下去的意志,不时的出现逃兵。

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出现逃亡。

发现一队吐蕃士兵逃亡,另外一队吐蕃骑兵追击,结果双方都再也没有回来,跟在松赞干布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除了士气,还有恶劣的天气,呵气成冰的寒冷。

同一片天空之下,唐军的士兵则幸福多了。

原本,唐军士兵的帐篷并不多,可是随着战争的胜利,他们缴获了大量吐蕃人的帐篷和马匹,积雪覆盖之下,马车是没有办法前进了。

不过,却适合雪橇。把原来的马车拆掉车轮,一座雪橇就形成了,或是用战马牵引,或是用牦牛,总之上千辆雪橇跟着唐军浩浩荡荡的前进,这些雪橇上不仅装载着粮食、帐篷、还有御寒的衣物。

只要到了扎营地点,唐军将士将吐蕃人丢弃的牛皮铺在地上,然后再搭上内外两层帐篷,这样以来,可以有效的隔绝寒冷。

帐篷内,唐军士兵或是烤着马肉、或是炖着马肉,或者是羊肉,至于活羊和活马,他们都不舍得吃,能送回去就尽可能的送回去,这都是钱。

当然,这并不是说唐军并没有问题。

制约唐军的最大问题就是燃料太少,在冰雪覆盖之下,想要寻找煤炭也非常困难,就算伐木,也非常不容易。

在追击松赞干布溃兵的第十五天,距离逻些城还有三百余里的时候,唐军将领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以张大象、郭庆为首的将领主张见好就收,这场大胜,唐军各军最差的也捞到了数千上万只首级,升官发财对于他们将领来说,已经足够了。

关键是张大象和郭庆都是大唐元勋开国二代,作为二代,太能干了也不见得是好事,他们必须考虑更为深层次的问题。

要说在场的这些将领,谁不知道趁他命要他命的道理,他们这些年都活在狗身上了。

不是不知道,关键的关键是他们需要考虑

至于李福、秦将其以及窦孝慈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这个时候,杨天保的态度就非常重要了。

李靖望着杨天保道:“三郎,你有什么打算?”

“我?”

杨天保沉默的拿出一张略写版的舆图,他指着舆图道:“吐蕃土地贫瘠,勉强可以称富裕的地方有三个,第一就是雅隆河谷,其次是我们所在的孙波茹,再次者在昌都一带!”

其实,这些话,这些道理谁不懂?

杨天保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道:“你们有什么目的,什么想法,都随你们,我是不擒到松赞干布,绝对不收兵!”

李靖莞尔一笑道:“那就这么定了,张大象、郭庆,你们二人各自率先本部人马,与各军伤兵、俘虏,先行撤退,我们继续追击。”

李靖与杨天保考虑的问题角度又不同,李靖考虑的是战略层面的,比如补给。

贞观八年十二月七日,杨天保所部与薛叔玉所部五万大军在逻些南东北的那木错湖湖畔会师,薛叔玉向杨天保汇报:“苏毗军与吐蕃溃兵打了两仗,并且与薛叔玉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关键是松赞干不在军中。

贞观八年十二月初九,李靖率领唐军两万余人马,进驻逻些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