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太师 > 第三二七章吐蕃最后的机会

盛唐太师 第三二七章吐蕃最后的机会

作者:tx程志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8:53 来源:笔趣阁

第三二七章吐蕃最后的机会

面对这个局面,没有时间去思考。

唐军排成阵势如同泰山压顶过来,吐蕃军队不免产出混乱。松赞干布死死的瞪着唐军中央那面李字大燾,鼻尖上慢慢出现了汗珠。

这是李靖第一次亮出旗号,一直以来,松赞干布都以为他的面前之劲敌是杨天保。事实上,其实并不是。

对于李靖这个人,没有人会陌生。

李靖真正名扬天下的时候,则是在武德四年,李靖鉴于敌我双方的情势,上陈了攻灭萧铣的十策,得到了唐高祖李渊的重视,二月即任命李孝恭为夔州总管,擢任李靖为行军总管,兼任孝恭行军长史。

唐高祖又以为李孝恭不太精通军旅之事,“三军之任,一以委靖”。李靖实际上已成为三军统帅,李靖组织人力和物力大造舟舰,组织士卒练习水战,做好下江陵的准备。在半年之后,平定后梁萧铣。

后来,贞观三年,以定襄道行军总管,统领六路大军进攻东突厥,贞观四年(630年)正月,朔风凛冽,李靖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冒着严寒,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向恶阳岭挺进。随后大败东突厥。

贞观七年,远征吐谷浑,擒慕容伏允,灭吐谷浑汗国。

李靖不出兵则矣,一旦出兵,那就意味着灭国,无论是王世充、萧铣、慕容伏允,这已经是四个败在李靖手底下的帝王了。关键是这四人,没有一个是弱者,都是拥有十数万乃至二三十万兵马的真正帝王,而非隋末那种拥兵几千人马的草头王。

不知道不觉,松赞干布有些慌乱起来。

四万余唐军骑兵,组成骑兵墙,如墙推进,他们速度不快,却煞气冲天,仿佛是从地狱里走出来的修罗军团。

不等唐军骑兵逼近,吐蕃前锋抵在最前面的孙波茹八千余骑兵忽然左右一分,如同一对巨大的牛角,以雷霆万钧之势朝唐军猛撞过来,马背上的吐蕃骑士挺直了腰,举起了手中的骑弓。

这种骑兵与普通吐蕃骑兵使用的弓箭并不相同,而且弓臂明显较长。

事实上,这是吐蕃人与天竺交流过程获得的笈多长弓,这种长弓发明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竺笈多帝国时期。

笈多帝国是古印度历史版图最大的皇朝之一,几乎整个南亚次大陆都是笈多帝国的领土,包括现在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一带,其实如果不是因为笈多帝国,佛教想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几乎没有可能。

笈多帝国对外武功赫赫,拥有着三大绝招,其实战象、战车兵还就是他们的笈多长弓手,如果装备着轻箭,这种长弓可以射程多达三百余米。

只是非常可惜,笈多帝国鼎盛的历史只有短短几十年,然后就陷入了内战之中。

这种吐蕃骑兵使用的就是从天竺购买的长弓,他们的骑弓射程普遍是一百二十米到一百五十米,如果用重箭,五十米内中者立毙。

吐蕃作战,很少采取像唐军枪骑兵那样直愣愣的撞入对方阵中,这种打法伤亡是惊人的,人丁稀少的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打不起这种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仗。

自古以来,他们对上中原王朝,一直是先以轻骑兵线着那庞大的步兵方阵放箭,用一轮轮箭雨持续地杀伤对手,给对手放血,制造恐慌和混乱,当对手被这没完没了的袭击打乱了阵脚之后,重骑兵突然杀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对手一举击溃,接着,无非就是一场屠杀而已,这种打法战果大,伤亡小,历来是北方狼族的拿手好戏。

注意,从战国开始,北方游牧民族就是这样打仗了,两千多年来一直是换汤不换药,靠着机动性上的优势将以步兵为主的中原王朝克得死死的。很多人把“曼古歹”战术吹上天了,大言不惭的认为这是蒙古人独创的,真的是让人笑掉大牙。

蒙古人真牛逼,他们就不会昙花一现。他们只是欺负一下宋朝这个弱鸡,被唐军打得满地找牙,被满清按在地上摩擦,脑子不够用的人才会相信,蒙古铁骑天下无敌。

纯粹是狗屁!

放眼世界历史,唯一可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唯有华夏,唯有汉族。

从战国时代开始,中原王朝对付这些轻骑兵的战术一以贯之:以手持长兵的步兵甚至战车为射士提供掩护,射士手持强弩排列于阵前,忍受着轻骑兵绵绵抛射而来的箭雨的反复杀伤,用手中的强弩与轻骑兵对射。

这种打法毫无花巧,但很有效,在打垮弩阵之前,轻骑兵想冲乱整个军阵那是做梦。轻骑兵有速度上的优势,可以迅速移动,而射士手中的强弩在射程和精确度上占尽上风,对射基本上是一命换一命,谁先忍受不住那急剧递增的伤亡谁就先垮掉。

汉朝李陵率领五千汉军出关,结果遭遇匈奴十数万大军团团围困,苦战三个多月,转战两千余里,结果反而杀向数万匈奴人。

自从秦汉以来,游牧民族就留下一个作战原则,那就是“阵列不战”,用孙子的话来说就是“勿击堂堂之阵”,不是说汉军摆个阵就能轻松打败他们,而是汉军方阵一旦形成,整个战斗就会变成一场惨烈的人命消耗战,他们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不过到了唐朝,北方游牧民族还是那一套,而唐朝却因为国力强盛,民间养马成风,骑兵成为唐军的主流。虽然说,朝廷只有七十万匹战马,可是民间的战马数量却是朝廷十倍之。

现在唐军摆出的骑兵们墙阵,其实就是步兵长兵阵的翻版,只不过增强了机动能力,不用被动挨打。

唐军骑兵出战,其实对于后勤的依赖远远小于步兵,就像现在唐军士兵拥有着二三十斤玛仁糖,以及十几斤的干粮可以支援一个月之久,同样数量的步兵,一个月至少要消耗十万石粮食。

就在吐蕃骑兵左右迂回的时候,唐军骑兵根本就没有动,由于唐军其他六军学习的都是河源新军,他们无论编制,还是武器装备,都是如出一辙,最外围则是弓弩骑兵,虽然弩机射速慢,可是威力更大,射程更远。

哪怕笈多长弓使用轻箭,勉强可以与唐军弩机射程持平,不过唐军的装备是会让吐蕃人绝望的,二三十万的吐蕃军队,铁甲的拥有数量,不足三万具,差不多十分之一的人装备着铁甲。

但是唐军将士却是人人着甲,至于没有着甲的辅兵,全部在平蕃城里待着呢,他们除非想去撞得头破血流。

由于训练有素,战马与将士几乎合为一体,就在吐蕃长弓骑兵还在迂回的时候,唐军弓弩手擎起了弩机,顶在肩胛,一手食指扣着机括,一手托着弩身,沉重的强弩仿佛是他们体延伸的一部份,任凭蹄声震天动地,都岿然不动,冷漠的目光盯着望山上的标尺,瞄准了吐蕃骑兵。

“咻咻咻咻……”

“噔噔噔噔……”

唐军骑兵与吐蕃长弓手几乎同时开火,双方射程差不多,然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当然,这个时候还没有眼镜。

阵阵的金属颤音,每一声都好像敲在所有人的心头,让他们的心都跟着跳动起来。

一万两千余名外围射士同时扣动机括,一万两千五百余只三棱形弩箭激射而出,形成可怕的金属风暴,席卷吐蕃轻骑兵的锋线。

唐军的脚张弩张力达到了惊人的三百六十斤公斤,哪怕是一个壮汉想要拉开都不容易,不过有了滑轮的帮助,就没那么吃力了,不难想象,如此恐怖的张力将赋予弩箭何等惊人的初速,而如此惊人的初速又将赋予箭镞何等恐怖的杀伤力!

百步之外,锋线上的吐蕃轻骑兵在金属风暴中发出绝望的哀号,他们的盔甲被弩箭当成废纸毫不留情的撕裂,前胸入后胸出,甚至透体而过,扯出一道道长长的血线,金属风暴沉沉低啸着扫过锋线上的吐蕃轻骑兵同样是被一扫而空!

至于吐蕃长弓的弓箭,也确实是命中了唐军骑兵,不过除了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响起,除非是个别倒霉蛋被射中脖子、面盔之后的眼睛,或者是战马,否则他们都是安然无事,最多像被人狠揍了一拳,疼痛而已。

反观唐军落马的人数,不足吐蕃的十分之一,吐蕃这边伤亡至少两千开外,唐军骑兵跌落战马的不足两百之数。

高下立辩。

但是,大相娘娘·芒布杰尚囊,并不死心,长弓虽然是长了点,但是他还是弓,射速远比弩机更快,哪怕三箭换一弩,也要啃下唐军一层皮。

如果让普通吐蕃骑兵,他们的伤亡会更大。

就这样,双方的距离更近,又展开第二轮射击。

不过,却是唐军的弩手反而没有进行同时射机,第一轮攒射是唐军弩手提前上弦的,现在他们只能重新上弦。

不过,让吐蕃人失望的是,唐军骑兵弩手的上弦速度,远比步兵更快,拥有滑轮助力之下,在吐蕃第二轮射过之后,唐军损失二百余人之后,唐军阵中又响起可怕的金属颤音。

原来,杨天保最喜欢改造装备,唐军骑兵在上弦的时候,只需要将弩机挂在胸前的卡扣上,金属卡扣就会勾住弩臂,然后他们骑着马,用脚一登,弩机就可以完成上弦。只是弩箭,根本就不用用手装填。

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发明了诸葛连弩,弩箭就像后世的子弹夹一样,自动上弹,杨天保就剽窃了这个创意,把箭匣给弄了出来,由于弹簧钢的质量不过关,杨天保采取了弹性极佳的毛竹代表弹簧,用毛竹的弹力把箭弹进箭槽内。

这样以来,唐军弩机手的射速就可以提高三息,不要小看这三息也就是三秒钟的时间,足足让弩机的射速提高了一倍。

娘·芒布杰尚囊悲哀的发现,他们用了三轮攒射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唐军将士至少倒下六七百骑。

不过这个战果对于四万余唐军骑兵来说,是可以接受的。打仗哪能不死人?

可是,吐蕃八千长弓手,此时还剩四千不到,不等娘·芒布杰尚囊他们已经吓破了胆,全部撤回来了。

松赞干布居高临下,亲眼看到吐蕃轻骑兵下饺子似的从马背上坠落,然后变成肉泥,而唐军依然旗帜严整,阵容不乱,不禁再度变了面色。

跟唐朝打了十多年,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

蔡邦·玛加悄悄来到娘·芒布杰尚囊身边,压低声音道:“大论,太快了!照这样打法,就算那八千弓骑兵全死光了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啊!”

娘·芒布杰尚囊一筹莫展。

你打半天都啃不下人家一根毛,人家一个齐射就叫你死伤一地,这仗还怎么打?

那支围着唐军骑兵阵绕了好几圈也没能占到任何便宜的吐蕃长弓轻骑兵非常狼狈的撤了回去。

他们被打惨了,人成了血人,马成了血马,而射乱唐军阵脚的目的还远远没有达到。

娘·芒布杰尚囊查看了结果,几乎吐血,就这么一个回合,短短一柱香的时间,八千轻骑兵就死了三千三百多,至少好两千多颗头颅被唐军割了去,穿在枪尖上挥舞!

指挥这支骑兵部队的将领,是娘·芒布杰尚囊心腹爱将,也是他的侄子娘·芒布杰索旺,凭良心说,娘·芒布杰索旺确实是尽了力,杀伤唐军不少,但在杀伤唐军的同时自己也让唐军的强弓劲弩打得死伤累累。

最要命的是,唐军的装备太好了,他们的箭射在唐军身上,十之**就像跌落下来,根本就没有用处,而唐军的弩机每一箭下来都要让他们死伤一大片,这还怎么打?

娘·芒布杰尚囊瞪着杨天保的将旗,咬紧牙关,怒吼:“继续进攻!他们的弩箭不是无限的,然后我们的机会就来了!进攻!不能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

娘·芒布杰索旺呆了呆,几乎哭出来:“大论,你冷静一点!照这样打,就算赢了,我们这部落也完了!”

作为吐蕃的四大家庭之一,娘氏,确实是有底蕴。关键是,他们的部落损失太过惨重的话,其他贵族能容下他们?

吐蕃人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们对待敌人是如此,对待自己也是如此。就像当年最强盛的珞氏家庭,一度让王族仰仗鼻息。

可是,在与门巴族交战的时候,他们死伤了上万精锐,从此元气大伤。

关键是,现在珞氏已经快要淡出吐蕃政坛了,珞氏已经五六代人没有出过大论或者小论这样的高官了,而且四茹没有一个茹是属于珞氏的。

娘·芒布杰索旺大声说道:“我们吐蕃打仗,一向是动起来,避开敌军的锋芒,通击他们的弱旅,哪有列成堂堂之阵硬碰硬的……”

娘·芒布杰尚囊突然一刀斩落,娘·芒布杰索旺的声音戛然而止,斗大的头颅着着刀锋打着旋飞了出去,带起一蓬血雨。

所有人都惊呆了。

娘·芒布杰尚囊厉声说:“动动你们的脑子,认真想一想!十三年前,我们第一次遇上唐军他们才多少人,用的是什么装备?”

众吐蕃将领沉默了,十三年前,是唐朝武德五年,那个时候唐朝还是割据势之一,虽然问鼎中原的架势已经明朗,可是河北却属于刘黑闼,江南属于杜伏威,岭南属于冯盎,关北还是梁师都的地盘。

唐朝军队的装备非常差,铁甲只有不足十分之一,而且全军将士着甲率不足六成,他们对上吐蕃骑兵的时候,基本上是射一大片,死伤惨重。

娘·芒布杰尚囊指指向唐军方阵,放声怒吼:“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十年前,唐军只能据城而守,三年前他们可以给我们打得半斤八两,现在呢,他们不仅仅攻进咱们吐蕃境内,还敢主动在野外与我们野战,今天我们可以避,可以逃,可是我们能逃到哪里?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你们不想打的话,可以马上离开,我要留在这里,跟他们死战到底!”

娘·芒布杰尚囊说完飞身上马,带着一群亲兵冲下山去,吹响号角。孙波茹的骑兵纷纷上马,娘·芒布杰尚囊着唐军方阵射出一支骑,孙波茹的四五万骑士兵两眼发红,嗷嗷狂叫着冲了上去。

ps:很久了,老程没有写过一万字,今天写了一万,新书六千七,这个四千八,先去歇歇。求个正版订阅吧,现在没几个订阅了,.asxs.是公平的网站,一切都靠成绩,成绩差对于作者而言是严重的打击。现在太师进入了恶性循环,订阅越少,越没有推荐,越没有推荐成绩越差,相信任何一个作者,不会放弃更新自己的书,除非没有写下去的必要和价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