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太师 > 第二五零章寻找黄金之城

盛唐太师 第二五零章寻找黄金之城

作者:tx程志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8:53 来源:笔趣阁

第二五零章寻找黄金之城

杨天保一本正经的点点头道:“可以是可以,但是太极殿不值五十万贯啊,更何况,臣也不敢变现,不如陛下换一种质押之物!”

皇帝富有四海,天下都是他的,但是李世民却一时半会找不到任何可以质押之物。

李世民也知道拿太极殿作质押是有点欺负人,他缓和了一下道:“朕这个皇帝,可是穷皇帝!”

杨天保自然不接李世民的话茬。

李世民生气了,一脸不悦的道:“你想要朕给你什么?”

杨天保鼓起勇气道:“陛下,臣想要少府监下属的钱监!”

早在汉代,中央朝廷就设立了直属的金融货币管理部门,当时称为上林三官,分别是钟官、辩铜以及均输,到了唐朝,则设立了钱监。

李世民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你想做什么?”

“自然是铸钱!”

杨天保从怀中掏出十数枚开元通宝,放在手里说道:“这样一贯钱,足足六斤四两(唐朝一斤约五百八十克),民间交易,非常不便,虽然太上皇和陛下,都主张民间用布帛代替钱币,但是布帛更为娇贵,稍为不慎,就会损失,失去本身的价值,臣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一个农家拥有十布匹,约合三十贯准备盖一座新宅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因保管不慎,这十匹布,都被老鼠咬了,失去了钱币的价值,他们只能给自己做衣服穿,然而他们却没有了盖房子的钱,只能流落街头。”

李世民缓缓点点头,这样的损失别说寻常百姓之家,就连国库也难以幸免,皇宫内库一样也会受到损失。关键是,老鼠不仅会把布咬碎,而且会在上面撒尿、拉屎,即使做成衣服,穿着也感觉膈应。

看着李世民没有反对,杨天保的胆子就更大了一些,接着说道:“陛下心慈,有心要减轻百姓的负担,然而,各级官府每年因为布帛受到虫蛀蚁啃,老鼠撕咬,以及受潮,霉变,损失惨重,这些地方官员为了避免承担布帛受损的责任,只会把损失转嫁给普通百姓身上,百姓因而背负沉重的负担,生存日益艰难!”

李世民并没有反驳杨天保的话,羊毛出在羊身上,无论国库损失多少,税赋损失多少,都最终转嫁到百姓身上,名义上百姓只需要缴纳粮两石,绢两丈、绵三两,事实上他们要承担的税,翻倍都不止。

李世民明明知道下面有这些陋习,却没有办法改变。就像宋高祖杯酒释兵权,消除开国元勋的兵权,避免军阀割据,天下大乱,从而却养成了奢侈之风,社会风气如此,哪怕到了南宋末年,朝廷寸土皆无,流落在海上,文武百官一样食不厌精,每餐必有歌舞助兴。

这种陋习,根本就改不过来。

还有宋朝的冗官,宋朝重文轻文,厚待文人,结果每年科举取士,赶取越多,地盘却越来越小,没有那么多位置安置,只能一职多人,分散权炳,然后造成朝廷沉重的负担。就连王安石变法也失败了。

杨天保想要改变唐朝在货币上损耗,减少百姓的负担,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开了银行,布帛这种东西,耗损太大,他扛不住。

所以,杨天保要改变这种情况,往大了说,他是忧国忧民,往小说,银行就是汇通天下,促进经济发展,但是他也不想把自己玩死了。

如果洛阳的分号出现挤兑风潮,他就算在长安有钱,想运往洛阳,至少需要半个月,而且运输损失也不会小。

唐朝的币值虽然不低,但是铜太笨重了,一贯重达六七斤,一旦涉及大宗交易,彻底完蛋了,也幸存杨天保没有五十万贯铜钱,否则就要用两千多辆马车,才能运输完成。当然,布帛也不轻,而且体积更大,就算交付给李世民五十万贯,也需要好几天。

杨天保接着说道:“陛下,臣想在银行内发行一种大额银币,每一枚银币重一两,币值等于一贯,这样以来,五十万贯,只相当于五十万两,这样的话,只相当于三万一千二百多斤,每车装千斤,三十多车就可以运输。在银币之上,也铸造金币,每一枚金币,重约一两,一枚金币,约合十贯,五万枚金币,就相当于五十万贯,三四辆马车足以轻松运输!”

李世民恍然大悟。

唐朝并不是没有铸造过金币和银币,关键是这种钱币只是相当于纪念币,一般用来赏赐大臣和宫中的宫娥宦官,并不流通。

杨天保接着说道:“陛下,若是同意将钱监质押给臣使用,只限金、银钱范,臣将利息减半!”

杨天保又提出了一个李世民无法拒绝的条件,如果只是一分利,倒不至于不可以接受,反正朝廷没有想过铸造金币和银币。

在李世民同意之后,剩下的事情,就让陈应与户部官员直接交割,杨天保则投入设计钱币筹备工作中。

虽然黄金和银子有自己的金属价值,但是相较而言,这样定价自然是不合理的,杨天保也没有办法,现在私钱铸造泛滥,朝廷屡次打击,而且处罚极重,却无法杜绝,其中的利益太大了。

但是黄金与白银,杨天保在不改动原来价值的情况下,开始缓缓推出三级币制。虽然相较而言,金币和银币更为方便,但是依旧不如纸币,这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否则步子大了,就容易扯到蛋了。

李世民的动作非常快,当天晚上一道中旨就下达下来,让杨天保兼任少府少卿,只负责钱监,杨天保可以出入钱监,但是铸造金币和银币的材料,也就是其中的金子和银子,需要杨天保自己准备。

虽然李世民开放给杨天保铸币之权,但是枷锁并非没有,而且非常多,既不能离开钱监,也要全程监督,铸造多少枚金币,多少枚银币全部记录在案。

杨天保也采取了非常简单粗暴的方式,把银币设计成与开元通宝一样的形状,中间有孔,外圆内方,正面刻着大唐银元的字样,背面而镌刻着一圈小字,大唐利民银行,等额一贯的字样,金币也是如此。

随着第一炉一百枚银币和一百枚金币,铸造出来,杨天保对于少府的工匠效率非常满意,他就带着这两百枚,前往皇宫拜见李世民。

李世民看到银币之后,再三问道:“真可足额兑换一贯钱!”

杨天保点点头道:“如假包换!“

杨天保指着金币道:”这个金币,可以兑换十贯钱!!“

李世民把银币一枚一枚收起来,一百枚银币是一百两,约合六斤二两,金币虽然重两一样,不过体积甚至比铜币更小。

李世民摆摆手道:”朕,知道了,你可以走了!“

杨天保道:”钱!“

”什么钱!“李世民大袖一甩,两百枚金币和银行就消失在他的袖子中。

杨天保看着李世民的模样,就知道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他有点哭笑不得,虽然两百枚金币和银币,价值一千一百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已经不少,可是对于李世民来说,算个毛线?

然而,李世民就这样强取毫夺,杨天保也没有办法。

杨天保离开了太极宫,他忙着呢。因为洛阳的利民银行部已经完成了,开业当天,既可异地存取,不过异地存取,希望支付服务费。

就在利民银行洛阳分部开业之时,成都利民银行也在筹办中!

现在杨天保最头疼的问题是,他手中的黄金和白银实在太少了,根本不足以支撑庞大的货币体系。

到哪儿去寻找黄金和白银呢?

杨天保恍然大悟,他想起在后世的黄金之城,其实就是灵宝拥有着年产二十吨黄金的金矿,而且还有金和铜的伴生矿。

灵宝在后世属于三门峡,而位于函谷关附近,这是弘农杨氏的地盘,这样的金矿,杨氏断然没有不知道的道理。

想到这里,杨天保对车夫道:“回观国公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