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太师 > 第二三一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盛唐太师 第二三一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作者:tx程志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8:53 来源:笔趣阁

“不对劲!"

观国公府柏园内,杨恭仁与杨师道兄弟大眼瞪着小眼。杨恭仁的脸色阴冷得吓人。

“什么不对劲?"

杨师道不解的问道。

杨恭仁接着道:“三郎在贞观三年之前,从未来过长安,与隐太子并无瓜葛!"

当初杨恭仁为了让杨天保这个儿子认祖归宗,事实上针对杨天保的身世,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调查。

影卫旁敲侧击,从多年前经过易寨的医生、与易寨有业务往来的亳州总管府、当地世族谯郡戴氏、庞氏、曹氏,多方打听,证实杨天保虽然有些痴呆,不过却极为受苏凤宠爱,视若己出

而且杨天保当时的交往圈子非常简单,有一个青梅竹马的薛瑶,有一个过命交情的兄弟单道真,可以说,无论苏凤,还是当时还叫苏建武的杨天保,他们与李建成都没有什么交集。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李婉宁成亲,杨天保确实不会与李建成产生交集。

杨师道沉吟不决的道:“可是,大兄,为何今上一定认为三郎为隐太子上私谥?哪怕魏玄成也比三郎更有动机吧!更何况,三郎不学无术,怎么可能会想到为隐太子上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这个谥号?"

杨恭仁点点头道:“不错,这正是我想不通的地方!陛下下旨三司会审此案,只怕不会轻易善了!”

杨师道想了想道:“大兄,要不要与各大家族接触一下?”

所谓的忠诚,就是背叛的筹码不够。

可是,这件事实在太大,如果诛连起来,弘农杨氏有可能会被沉重打击。当然,千年的世家门阀,没有那么容易说灭就灭。早在西汉时期,弘农杨氏已经开始分支有了天水杨氏和河内杨氏,虽然不如河内司马家显赫,但也人丁兴旺。

而在三国魏晋时期,杨氏进入低谷期,又设立了光裕、赐书、务本等许多分支,就算朝廷把明面上杨氏子弟全部杀光,杨氏也不会灭绝。

然而,最重要的是,杨氏与李氏合作,也可以与世族门阀合作,同共对抗朝廷。山东世族门阀被李世民打压,而关中则是杨氏的根本,如果杨氏与山东世族门阀合作,李世民的江山也做稳。

杨恭仁摇摇头道:“暂时不急,若是如此,恐怕就没有缓和的余地了,且看看,日后再说!"

说到这里,杨恭仁长长的叹了口气。顿了一顿道:“大理寺打点了吗?三郎现在大理寺……”

“大兄,你放心吧,三郎在里面受不了委屈!”杨师道苦笑道:”已经安排好,提牢、主事、长史、书佐总共十七人,他们会豁出命来保护三郎!”

别看长安是天下脚下,可是世界上有太多阳光照耀不到的阴暗角落,在门阀政治时期,一个人想要出头,想要改变命运,离不开引荐人和举荐人,没有这点,他们别想出头。

出身贫寒的李义府可以上成为右相,主要是因为时任剑南道巡查大使李大亮、治书侍御史刘洎、以及御史大夫马周的推荐。

为了可以获得杨氏的举荐,不少人愿意豁出命,哪怕只是杨氏的一个承认,族学的一个旁听生,也有人愿意拿命去换这么一个虚无飘渺的前程。

事实上,任何家族崛起,都离不开奠基人和开拓者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卫青一个马夫,奴隶,经过自己奋斗,不屑努力,造就了河东卫氏数百年的辉煌。陈郡谢氏是谢尚、谢奕、谢安八兄弟数十年经营,得以名声天下,比肩琅琊王氏。

杨恭仁听到这话,微微点点头道:“时间不早了,你先回去安歇吧!”

杨师道道:“好的,大兄!”

就在杨师道离开之后,康伯轻轻走进来,道:“阿郎!”

杨恭仁道:“康伯,辛苦你一趟,明天开始把藏书阁的摹本,带着一套河内!”

世族门阀可以屹立不倒,依靠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权势、财富,最重要的是,他们掌握着经学、学问的传承以及文化。

弘农杨氏对经学的传承,代表着杨氏的正统,虽然天水分支,以及河内分支,都是杨氏子弟,他们却没有杨氏的根本力量,那就是学问。

这是穷其杨氏历代先祖,穷搜天下,得到的若干学问。

康伯自然知道摹本去河内的真正用意,以及政治意义。

其实,杨恭仁这是向李世民在示威,也是在玩一手高明的政治手段。学问离开关中,离开弘农杨氏,杨氏只会剩下一个壳子,而河内杨氏将会与山东世族门阀一样,同进共退。

当然,这是先礼后兵。

接下来,杨恭仁该是兵了。

杨氏拥有数万佃户、部曲,与关中朝廷的力量相比,自然不值一指,可是在如此微妙的环境下,一旦杨氏发作,那么整个天下世族就会坐壁上观,颉利入关中,并非不会重演。

随着杨恭仁一声令下,整个观国公府开始行动起来,数十名忠心耿耿的仆从鱼贯而入,进入藏书阁。他们将藏书阁里的摹本,先用油纸包裹好,先后放进准备好的木箱中,摆放得整整齐齐。

随后按照卷录,将装好的摹本一一封箱。藏书阁经过大半夜的搬运,终于空了三分之一左右,足足装了一百六十辆马车。

五百名全副武装的家丁,押运着一百六十车的马车,离开观国府。早在城门开启的第一时间,庞大的车队,浩浩荡荡离开观国公府,成为长安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与此同时,杨恭仁告病的折子也送往宫中。

……

李世民睡得非常迟,几乎五更时分才精疲力竭的睡去,他发一夜的火,砸了宫内无数陈设和瓷器。

然而,他刚刚睡下没有多久,就接到杨氏居然运出一百六十辆马车的消息,这样大的动静,根本就瞒不住人,更何况百骑司的目光主要盯在观国公府。

李世民红着眼睛咆哮道:“他们想干什么?威胁朕吗?”

这个时代钱财非常笨重,各大家族会在家中放个数百上千贯钱,绝对不会把财物全部放在长安城中,因为一旦进城,想要出去就非常困难。这等于把自己的脖子凑到李世民的刀下。

而且百骑司查得相当清楚,杨氏没有往外运一文钱,而是运出了一百六十辆马车的书籍,用意也非常明显,这是让杨氏的家学运送出去。

这也是杨氏的姿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李世民自然读懂了杨恭仁的意思,这个锅他不背,他也不会牺牲儿子,如果他敢用强,这些珍贵的书籍肯定会付之一炬,结果会被文人记录下来,李世民焚书坑儒。

李世民的眼睛瞪得比牛眼还大,他愤怒的将寝宫内的案几一脚踢翻。

就在这时,长孙无垢带着几名宫娥内,长孙无垢不用宫娥们动手,自己默默蹲下来,收拾被李世民打碎的东西。

好一会儿,李世民终于缓缓冷静了下来,这一刻,他发现长孙无垢居然披头散发,而且没有化妆。

这让李世民非常奇怪,长孙无垢虽然是一个极美的美人,然而由于生产原因,元气大伤,脸色蜡黄,为了掩饰自己亚健康状态,她总会用粉底掩饰自己的脸色。

李世民疑惑的问道:”观音婢,你这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的意思是长孙无垢为什么不化妆,就算素颜,那也应该着装整洁,洗净脸面,梳理好头发。

长孙无垢面无表情的道:“本来就是一个丑女,堪比钟无艳,何须打扮,丑人多作怪?”

李世民听到这话一愣,怒道:“谁敢说你丑,朕砍他脑袋!”

“说的人多了,嘴长在别人身上,你杀得过来吗?”长孙无垢苦笑道:“就算杀得别人怕了,他们不敢明说,还会在心里说,背后说……”

“观音婢,你何须在意旁人的看法,在朕心里,你是最美的,天下人无人能及你左右!”

李世民拍拍长孙无垢的肩膀,亲昵的搂着长孙无垢。

长孙无垢抬着望着李世民道:“原来陛下也知道,无须在意别人的目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李世民听明白了长孙无垢的意思,这是劝他不要在李建成谥号上面多纠结,无论别人给他什么谥号,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

李建成死了,他直到死,都是一个太子,从来不是什么皇帝。

李世民气愤的道:“朕就是气不过,他何德何能被谥为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长孙无垢认真的说道:“这是你与魏征所说的话,陛下难道已经忘了?”

李世民摇摇头:“朕没忘……只是……”

李世民也无奈的笑了。

凡事说得容易,可是真正做起来太难了。

杨氏的态度就是如此明确,如果揪着此事不放,杨氏真有可能鱼死网破。

李世民的目光变得幽深起来:“此事朕要慢慢查,朕倒要看看,谁在如此追谥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