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太师 > 第二零一章被遗忘的透明人

盛唐太师 第二零一章被遗忘的透明人

作者:tx程志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8:53 来源:笔趣阁

“哎,听说了吗?李都督栽了,他的亲卫被城管打了!”

“哪个李都督?”

“兰州都督李君羡啊!”

“李君羡?”

就在杨天保被宣进宫见驾的时候,杨天保与李君羡在长安城大打出手的消息,以后世八卦消息的传播速度,迅速传遍长安。

要说杨天保的名声,虽然有单于道大败薛延陀大度设的战功,但是却与李君羡不在一个层面上,毕竟李君羡成名早,而且战功赫赫。

再者说了,唐朝眼中,东突厥威胁最大,其次是西突厥,再者是吐蕃,再者是吐谷浑,至于什么薛延陀和铁勒之流,根本排不上号,也算不上威胁。

杨天保当然不知道这些消息,已经越传越广,越传越离谱。

然而,抵达太极宫,杨天保才被告知:“陛下正在处理要事,你在这里等着!”

杨天保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与李君羡所部大战一场,他的体力和精力消耗颇大,虽然他在城管大队总管安排加餐,但是杨天保并没有来得及吃饭。

在大殿外面候着,被太阳一晒,杨天保感觉头昏眼花,又饿又累。

前来传旨的宦官听到杨天保的肚子叫起来,倒也识趣的问道:“驸马要不要去里面歇歇?”

偏殿门耳房,就是在偏开辟出来的小房间,主要是的作用就是为了给那些方便皇帝不方便重臣喝茶休息的房间。

里面有免费供应的茶水,也有点心。

杨天保点点头道:“也好!”

宦官领着杨天保来到偏殿,进入门耳房内,杨在保看着案几上摆放着点心,这个时代的点心,杨天保向来是不吃的。在唐人那里,奶制品甜点占了相当的比重。

当时十分看重“酥”制的甜品,重要宴会上一定会有精致的大型冻酥花糕。

其中最流行的是酥山,说起来有点神奇,其制作工艺称为“滴酥”,竟颇接近今日向蛋糕上挤奶油裱花的方法,将酥微微加热到近乎融化,拌入蔗浆或蜂蜜,然后由妇女们拿在手里,向盘子一类的器皿上滴淋,一边淋一边做出造型。

甜酥“淋”成山峦起伏的形状之后,经冷冻定型,便会牢牢地冻黏在盘子上。在连盘端上宴席之前,还会插些人工做的彩树、假花作为装饰。

酥山可以采用本色的白酥制成,状如雪山,但也常常染成红色或绿色。实际上,人们常喜欢采用染成粉红色的“红酥”制作精品“奶油冷冻花点”,韦巨源拜尚书令,曾经向中宗、韦后进献“烧尾宴”,其中有一道“贵妃红”,旁注“加味红酥”,便明确显示这是一种用掺有香料的红酥制成的甜点。

席上还有一道“玉露团”,旁注“雕酥”,则是把冻酥加以雕刻,形成精美的艺术化造型。

总之,在唐人生活中,“冷冻奶油甜点”可谓异常发达,占据着类似今日奶油蛋糕或冰淇淋的位置。此外,糯米与面粉、豆粉制作的甜点也很发达。惊人的是,当时可能已经出现了细腻的豆沙。

《云仙散记》中就记载说,虢国夫人府上有一位叫邓连的厨艺大师,他滤掉熟豆泥中的豆皮,制成豆沙,美名“灵沙臛”。同时,将上好糯米捣打成糍糕,夹入灵沙臛做馅,还巧妙地将这豆沙馅塑出花形。经他巧制,糍糕的糕体呈半透明状,于是豆沙的花形得以隐约透映出来,因此叫作“透花糍”。

也不知道李世民比较小气,还是皇宫经费紧张,反正在重臣等待皇帝召见的耳房内,既不见酥,也不见富贵人家常吃的透花糍,更没有寒具,其实寒臣或所谓的巨胜奴,就是后世“散子”的雏形。

哪怕油炸散子杨天保还可以接受,偏偏这里面只有一碟鱼糕,一碟油糕,因为大都采取猪肉或羊油做的,非常腻。

然而,人在饿极的情况下,胃口就会变得非常好。别说点心,就算给杨天保冷馒头,他现在也吃得下。

一盘油糕被杨天保三下五除二吃得干干净净。

宦官笑道:“奴婢,再去拿些!”

“如此多谢了!”

杨天保朝着宦官笑了笑,他的身子不由自主的靠在软榻上,虽然依旧有些热,不过却好得多了。

然而,宦官一去不回,杨天保越等越急,慢慢坐下来,呼呼酣睡起来。

其实,李世民想见杨天保并非是因为李君羡与杨天保打架,这点破事,李世民才没有功夫管呢。而且李君羡打输了,作为一个将军,他也没有脸去找李世民告状。

主要是将作监传来消息,试制的新式缫车已经成功,缫车发明以前,缫丝时的绕丝工具,最初大概只是简单的h型架子,战国时改进成辘轳式的缫丝軖〔kuang框〕。缫丝軖是手摇缫车的雏形,用竹制成,四角或六角,用短辐交互连接,中贯以轴,使用时放在缫釜上面,用时直接拔动使之不断回转,将缫釜中引出的丝条,直接缠绕在軖框上。秦汉以后,成形的手摇缫车才出现。

不过这种手摇缫车,涉及已经效率问题,而且站着操作,对操作工人的要求非常高,持续劳动,手容易疲惫。

李世民通过杨天保云州的试点,想要扩大羊毛贸易,继续削弱游牧民族的实力,于是命将作监抓紧时间试制新式纺织机。在朝廷的干涉下,原本在宋朝才成型的脚踏式缫车已经出现原型,李世民本想邀请杨天保一块去将作监参观。

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

李世民这边刚刚派人通知杨天保,这边礼部传来消息,倭国遣唐大使犬上三田耜,向李世民过来辞行。

犬上三田耜一听这名儿,绝对的三代贫农,根正苗红,他来大唐的时候时机太巧了,李世民这边刚刚把颉利可汗弄到长安跳舞,这边倭国又派过来遣唐使。

当年日本在隋朝的时候也派过使团,使团首领叫小野妹子。事实上是男人。小野妹子称炀帝为“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并说他带一批佛僧前来学佛法。他然后向杨广递呈其君主的一封信,信的开头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把杨广气得够呛,杨广吩咐“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不过,此时隋朝正进行征讨高句丽的战争,也不希望增加树敌。

在李世民看到遣唐使给他的国书,以非常客气,当然这次倭奴国本来就是为了修复两国关系,所以李世民非常开心,再加上犬上三田耜口才极佳,三番五次的忽悠下,李世民彻底敞开了大唐的心扉,从政治、经济到文化、民俗,一股脑全都搬了出来,想学什么随便挑,绝对给你安排最专业的老师!

直到贞观六年,犬上三田耜觉得学得差不多了,准备回去“报效祖国”,就来向李世民辞行。李世民立马又赏赐了大批的金银珠宝,让犬上三田耜拿回去给日本天皇“御弟”做个见面礼。而且,为了表示礼尚往来,李世民还特派高表仁跟着犬上三田耜一起去日本,回访日本天皇。

不过,这一番流程走下来,李世民又是接见犬上三田耜,又是赐财物,赐宴,这一番折腾下来,彻底把杨天保给忘一边了。

杨天保睡梦中醒来,已经到了掌灯时分。

杨天保虽然心中有怨,但是他也不敢说呀,他认为这是李世民为了惩罚他与李君羡公开斗殴,有损朝廷体面。

杨天保就这样成了一个被遗忘的透明人、

由于杨天保身在耳房内,也没有在意他,就这样杨天保睡到自然醒,虽然吃了两盘糕点,可是这种东西根本就不顶饿,他又开始感觉饿了起来。

杨天保推开门,走到大殿门口,发现大殿内居然灯火全无。

周围也没有元随禁军。

杨天保暗暗嘀咕起来:“这人呢?”

突然,他意识到一个问题,一旦天黑,皇宫会落锁,他是外臣,又是男子,根本不可能在太极宫内留宿。

就在这时,一阵整齐的踏步声传来,杨天保回头,循声望去。

只见一队元随禁军士兵提着灯笼远远走来。

杨天保一个人站在太极殿门口,非常显眼。

众元随禁军看到有外人闯入,自然大惊失色,如果杨天保不是一个人,他们立即吹响牛角号了。

不过,这些元随禁军将士依旧刀出鞘、箭上弦,逞战斗队形向杨天保包围而来。

杨天保很聪明的选择举起手问道:“不要冲动,是我,是我!”

一名元随禁军统领走到杨天保面前,严厉的喝道:”你是谁,为何在此?“

“我……”

杨天保有种想骂人的冲动,被人晾了一个下午,他急忙掏出自己的牙牌,上前问道:“陛下何时召见某?”

元随禁军统领就愣住了:“召见?”

李世民在武德殿设宴为遣唐使践行,吃过酒以后,去贤妃宫中安歇了。

禁军统领这才知道闹了一个乌龙,好在杨天保不是外人,他们引着杨天保来到宫门处,不过皇宫一旦落锁,晚上是不会再开的。

他们用吊篮将杨天保吊到宫墙外,杨天保孤零零的走出皇宫。

皇宫外的马车依旧在那里等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矗立不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