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太师 > 第一八三章光明正大的抢夺

盛唐太师 第一八三章光明正大的抢夺

作者:tx程志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8:53 来源:笔趣阁

婚后的生活,对于杨天保来说,其实与婚前没有太大的区别,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生存压力,不像后世,一套房子掏空三代人的钱包。

杨天保现在散阶为正四品上的上车车都尉,封开国侯爵,职事官为正四品云州都督,食邑千户,总共算下来米粮四八十石,都户部核发。

虽然说在长安、云州都有很多的积蓄,在云州征战缴获也丰,特别是皮具和羊毛生意,前前后有三十万贯的入帐。

不过,成亲之前杨天保对于自己的俸禄、例钱都分文不取,全部都有观国公府代领,府内开支,都取自杨天保的生意。

自从杨天保的生母柳氏死后,观国公府的内账一直都让杨天保的大嫂梁氏管着,梁氏出身安定人,是北周上柱国、益州总管梁睿的孙女。

当时梁睿劝杨坚称帝号,杨坚建立隋朝后,他又向杨坚上平陈策。杨坚却认为尚未到伐陈之时,梁睿方才作罢。后来,梁睿见突厥日益强大,又陈奏十几条镇边方略,杨坚非常赞赏。

后来,梁睿的儿子戴国公梁洋之女,被杨坚赐与杨恭仁的长子杨思谊为妻,当时杨恭仁是安德王世子,而梁氏嫁于杨家,等于内定为未来的安德王王妃。

梁氏掌握着内库,从来没有出过问题,当然,梁氏掌握的只是内账,与公账是分开的,账目数字也更大。

公开数量大,流水大,杨天保不确定李婉宁的能力,决定还是彻底分开的好。毕竟,杨天保的生意越来越大,进账和流水,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哪怕陈应负责杨天保的账目,可是他麾下还管着十三名账房先生。

然而,公账和内账分开也不是一时半会说分开就分开的。不等杨天保把账目分开,问题就来了。

就在杨天保婚后的第三天,李婉宁与杨天保一起参加家里的家宴,大户士绅之家,妻妾不同桌。

原来杨天保没有那么多讲究,都是与薛瑶、罗晓玉同桌而食。

然而,在观国公府,却与其他士绅之家一样,众人分席而食。

就在吃完晚饭的时候,大嫂梁氏望着杨恭仁道:“阿舅,有件事,要找你商量一下!”

杨天保微微皱起眉头,他明显感觉到大嫂的目光不时的瞟向自己,难道事情与自己有关?

杨恭仁点点头:“都是一家人,说吧!”

梁氏淡淡的笑道:“三妹也进门了,将来还会有孩子,开支也多,三弟这边的产业,是不是也要入公账?”

豪门大户所有产业利润统一分配,这本身就墨守成规的问题。就像杨天保的轩天下,如果是经过杨氏的集体资产置办下来的,所得利润要上交家族。

豪门大户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集团公司,各个子弟则是这个集团公司的子公司。

杨天保沉默起来,虽然说轩天下和城管大队产业来说不多,要说没有杨氏这张虎皮,他在起步之初,也立不住脚,没有弘农杨氏这座靠山,不用其他豪门大户动手,长安城的各个衙门的胥吏就能把杨天保吃得干干净净。

杨恭仁转而望着梁氏道:“玉山田庄三千亩地是柳氏的嫁妆,不能入公账!”

事实上,柳氏嫁给杨恭仁的时候,嫁妆可不止三千亩地,还有两座宅子,洛阳和长安各一套,像什么陟步床、罗汉床、美人榻、琴案、书桌、书柜足足装满了观国公府后院,包括现在众人吃饭所用的家具,也是当年柳氏的嫁妆。

柳氏不是正房,她只是继室,所有杨天保唯一可以继承的就是柳氏所有的嫁妆。

梁氏笑了笑道:“通善坊的宅子、升平坊的店铺,青龙坊的陈园、延平门外南塬的宅子,都可以不入公账,只是……云州的皮具坊、纺织坊这些呢,难道也可以不算公产吗?”

杨恭仁迟疑起来,对于他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梁氏所说的不错,虽然说云州的产业,大都是杨天保置办的,然而本钱用的却是观国公府的本金,即使不用观国公府的本金,一样也要入公账。

当年杨师道担任灵州总管,驻扎灵州五年,杨师道在灵州总管府境内置下了田产三十七倾,铁坊一座、盐井十九口,可以说这些产业同样日进斗金,杨师道当时已经结婚,成家立业,然而,这些产业都划作了杨氏的祖产,杨师道只能按照平时分红,获得其中七分之一的利润。

杨恭仁望着杨天保道:“三郎,你看呢?”

杨天保摇摇头道:“我不同意!”

杨思谊咳嗽一声道:“为什么你可以不同意?你不是杨门子孙?”

杨天保郑重的道:“我是杨门子孙,但是我还是不同意云州产业直接入公账!”

杨天保以为梁氏会动怒生气,然而,梁氏却一脸苦笑道:“三弟,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能生分了,你在云州置办的产业,你付出了努力,可是……咱们这一大家子人,谁没有给杨氏做过贡献?谁没有给家里置办产业,当然这也是有多有少,咱们要以大局为重?”

李婉宁有些慌了,她看着眼下的架势,弘农杨氏好像不比宫里那些龌龊强到哪里去。

梁氏非常平静的向杨天保介绍着,杨綝,杨续,杨演,杨钢,杨恭道、杨师道等人为观国公府做了什么贡献,大家都如何处理的。包括杨思谊、杨思训的产业等等。

这一说,说得有条有理,有节有据,搞得杨天保如果不把云州产业交出来就是天理不容,大逆不道。

杨天保道:“此事,我再想想,考虑考虑!”

杨恭仁望着杨天保的样子,有些失望。

作为观王杨雄的嫡长子,观国公府的掌门人,一家老小,和睦最为重要,况且一家之主,需要开支绝对不是家中子弟吃穿用度,事实上吃穿用度才能花几个钱?就算天天山珍海味,也吃不了多少钱,因为这个时代物价极低,一只鹿也就三五贯钱的价格,想吃鹿脯肉也不比牛肉贵到哪里去。

况且,吃牛肉还需要有正规手续,遇到牛病了,不能治好,牛伤了,不能耕作,或者牛太老体弱,失去耕地能力,这样的情况下,官府才会允许杀牛,全程派人跟踪调查。

牛肉很贵,但并非没有。可是鹿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什么保护动物,猎户可以猎,平民百姓要是遇到了,捉住也可以卖钱。

吃穿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是非常大的开支,但是对于豪门大户而言,开支大头,永远不是吃穿,也不是住行,而是人情礼节,礼尚往来。

杨氏作为关西第一豪门,从陇右集团西魏八柱国家族、北周八柱国家族十二大将军,包括现在的李唐皇室、满朝公卿,哪一家哪一户有婚丧嫁娶,不要奉上一份礼?

况且,杨氏门生故吏数以千计,这些人的培训成长、他们的成家立业,包括身前身后事,都需要钱财也支撑。

杨氏的门生故为什么要跟杨氏站在一起,同进共退,甚至有时候,还需要站在皇帝的对立面,与皇帝硬怼,人家都是拿着脑子跟着你干,没有利益,人家脑子犯抽了?

所谓的忠诚,就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

所谓的忠诚,也就是因为利益的趋势,哪怕是施恩,也需要成本的。杨氏的族学,每年可以培养数十上百名人才,然而开支却高达数万贯。

杨恭仁对杨天保有些失望。

杨思谊与梁氏自然捕捉到了杨恭仁的表情,他们一脸得意,特别是杨思谊起身,望着杨天保道:“三郎,你太让我失望了!”

杨思谊这个人就是这么善变,只要是他不喜欢的东西,或者是他不喜欢的人,他就会对他厌恶到了极点。

可是有了一点点好感以后,他又会对这个人或者是这件东西爱不释手,到了一种如胶似漆的地步。

每一个世族子弟都有自己的癖好,而且都是那种让人特别难以理解的癖好。

杨思谊一脸厌恶,拂袖离去。

梁氏急忙朝着杨恭仁抱歉的说道:“阿舅,大郎他……”

杨恭仁淡淡的点点头。

梁氏和杨思谊先后离席,一直如同闷葫芦的杨思训也沉默的起身。

李婉宁顿时有些慌了,一旦杨天保被孤立起来,将来在杨氏这日子还怎么过?

李婉宁急忙拉着杨天保的手道:“三郎,你莫要在意些许钱……”

杨天保哭笑不得,那是些许吗?可以说如果羊毛生产的产能可以达到三百万斤,产值就可以达到上百万贯,接近大贞观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可以说是富可敌国。

杨天保怎么可能轻易交出去,而且一文钱的代价不出,就想要,有这么便宜的事吗?

可是,这个时代的封建礼法就是如此,家国天下,家永远排在国之前。

然而,杨恭仁的失望他也看在眼里,想要保住云州的皮具和羊毛纺织厂,必须说通杨恭仁。

杨天保的大脑在快速思考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