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太师 > 第一六零章女凭子贵女凭夫贵

盛唐太师 第一六零章女凭子贵女凭夫贵

作者:tx程志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8:53 来源:笔趣阁

杨天保其实也没有想到这个情况,他只是有点不甘心,在得知张士贵率领数千名玄甲铁骑就在他身后,杨天保就决定火中取栗,狐假虎威一番。

反正,一旦涉及大规模战争,他们肯定会分散侦查敌情,也一定会发现玄甲铁骑的存在,从而避免未战先怯。

利用敌人这个心理,杨天保可以刷刷战绩,擒下屈失力。

只不过,战斗的发展,让杨天保失去了控制,在追到单于道的时候,大度设麾下三万兵马一线展开,在那样的情况下,杨天保没有办法撤退。

他们不会在意杨天保这支小哨骑的,可以直接碾压。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计谋都是徒劳的,超过十里的接触面,杨天保连跑的机会都没有,他只要利用缴获的战马用火马阵阻击一下敌人。

事实上一两千匹战马,在城内是一股毁天灭地的力量,可是在旷野中,在多达三万余骑的薛延陀铁骑面前,那才算个屁?

更何况,突厥人也好,薛延陀人也罢,他们都是骑兵的高手,对于捉马也是手到擒来,只是为了防备薛延陀人用套马绳把火马给拦停下来,采取了连环马的方式。

这样以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别说张士贵看到战果惊呆了,就连杨天保本人自己也惊讶万分。

以前看到史载资料的时候,杨天保是感觉这是文人的春秋笔法。

苏定方二百骑兵冲扑颉利牙帐。

作为一个将军,杨天保身边只有二百部曲,你让苏定方率领二百人冲冲试试,就算可以大胜,杨天保绝对可以用二百人马,拼掉苏定方麾下一半人马。

至于席君买百骑破万,在杨天保看来,这更是神话,别说一万余人马,就算是一万头猪,让席君买杀,也能把他们撞得七零八落。

李绩六千破二十万,生擒五万余人的战绩,在杨天保看来,这不可能的。

然而,现实结结实实打了杨天保一巴掌。

杨天保此时拥有一千七百多名仆从军,这些投降的铁勒,足足是杨天保麾下的七倍之多,当然,这些仆从军是不算作战人数的,在战报上写的却是云州总管杨思慎统所部二百六十余骑,大败大度设麾下三万人马,阵斩三千余人,余者皆溃。

虽然没有捞到大度设,薛仁贵却在追击射中屈失力的臀部,他跌落战马,被生擒。

借着这场大胜,杨天保命铁勒九部首领,前往长安自辩。

面对此时的局势,铁勒九部谁敢反抗,薛延陀人三万精锐,被唐军二百六十余骑打得溃不成军,俘虏抓了五六千,死亡三千多。

于是乎他们这些部落首领一合计,结伴前往长安城,向李世民祈求原谅。

……

长安城,李世民再三拿着捷报,反复阅读,没错,确实是二百六十三骑,阵斩两千九百四十七人,俘虏六千三百五十二人,缴获牛、羊、马数以十万计。

如果不是看着后面的署名,李世民肯定会把前来送捷报的人砍了,可是署名是张士贵啊,这可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之一。

在《旧唐书太宗本纪》明确记载:“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就像后世的四大铁,就连玄武门之变这样的大事,李世民都带着张士贵,可见他的地位是多高,而且在玄武门之变后,他取代常何,成为玄武门屯将,元随禁军骠骑将军,马军总管。

对于张士贵这样的心腹,李世民是毫无保留的信任的,只是这个战报太过骇人。

原本,一直没有进入李世民视野的杨天保,在这一刻真正走进了李世民的视野之中。

大唐虽然良臣如云,猛将如雨,人才济济,然而自从杜如晦杜克明死后,李世民却想得更多。

张士贵已经四十六岁了,房玄龄已经五十二岁了,秦琼虽然四十三岁,但是身体已经毁了。程咬金年轻一些,但是也三十八岁了,放眼满朝君臣,老的老,毁的毁,废的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断层。

自己还年轻,李世民现在更年轻,他刚刚三十四岁,自己的身体没有问题,将来还可以活二三十年没有问题,但是那个时候,李承乾用谁?

杨天保却是大唐一个新生代,他出生于大业六年,现在刚刚二十一岁,二十一岁颇有霍去病的风范。

当然,因为李武韦杨四氏联姻的关系,李唐朝廷与弘农杨氏也是一个利益集团,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天保已经被内定了李世民的妹妹,九江公主驸马,以后也算是李世民的自己人。

李世民在考虑,自己该如何使用杨天保呢?是继续把他放在边关,充当一个良将,还是放在身边,继续考察?

这一夜,李世民失眠了。

看着李世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长孙无垢推了推李世民道:“二哥,怎么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愁啊……”

接着李世民就把心中的担忧告诉了长孙无垢。

虽然杨天保内定为九江公主的驸马,但是九江不仅仅是庶出,而且在皇宫里地位也不高,向来与他这个二哥不亲近。

九江亲近的是他大哥李建成。

人情世故是一门大学问,深得此道的长孙无垢笑了笑道:“这又有何难,九江公主封地在九江,那是一片蛮荒之地(注,唐时九江并没有大开发!)不如陛下,改封九江为关中!”

公主都有自己的食邑,所在地就是自己的封地,成亲之后,归驸马所有。

九江公主的封地就是江州九江县,九江县是从浔阳县分离出来的,只有三千多人,按照每个人头二十五文钱的赋税,九江一年的俸禄,大约相当于七十五贯,约合人民币三十万出头。

作为一个平民百姓,能有七十五贯的收入,算得上富裕了,可是作为一个公主,这点俸禄,根本就没有办法养活大量的随从和扈从,九江只有主仆两人,在皇宫里算是非常寒酸。

李世民想了想道:“那朕就下旨,册封九江为华阳公主!”

《尚书·禹贡》里记载,华阳黑水为梁州,陕南、陇南、四川、云南、贵州,皆为梁州之域。当然,李世民自然不可能把这么大的地方都作为九江公主的封地。

这个华阳县,单指成都的附郭县,原来的蜀县。华阳有八乡,既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八乡也就是四十里,既四千户,约一万六千余人。

这样以来,每年的收入就多达四百贯,这样以来,几乎与一品官员的俸禄持平。

册封公主虽然比册封太子简单,却也不是皇帝一句话就可以决定的,在三省六部建立以后,皇权就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李世民先把中旨放,就是用四字骈文,非常正式的那种,门下:肇有皇女,李氏婉宁,温正恭良,珩璜有则,礼教夙娴,慈心向善,谦虚恭顺,深得朕心,册封为华阳公主、食邑华阳八乡。

这个圣旨能不能具有法律效力,还需要中书省来审核,先是中书令在圣旨上写下自己的意见,接着就是中书侍中、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人联名,制书,就是写成正式诏书,格式如何写,如何册封等等。

可以说,在唐朝的时候,皇帝是皇帝,大臣是大臣,魏征可以对李世民对喷,因为他是秘书监,这个职能部门虽然像国家图书档案馆,但是圣旨是文档,他有职责提出反对意见,只要理由充分,他可以拒绝存档。

没有在秘书监存档的圣旨,就在法理上站不住脚。

然而,这道圣旨,从中书令温彦博,再到侍中王珪、包括尚书左仆射房玄龄,都没有提出反面的意见,几乎以最快的方式送到了九江公主李婉宁的手中。

手捧着这个圣旨的时候,李婉宁都是懵的,好半天她没有反应过来。从九江公主,变成现在的华阳公主,这变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原来的九江公主,享受的只有六品官员的俸禄,就连随便一个内侍省郎官都敢给她脸色看,关键是这个公主穷,穷得连一件像样的头饰都没有,更别说什么车驾,仪仗、还有别院、产业了。

李婉宁仔细看了看圣旨,圣旨上该有的签押,一个不少,该有的印鉴,一个不少,这完完全全是一道正式的圣旨。

随着这道圣旨的下发,内侍省几个原本没给李婉宁好脸色的宦官,急忙送来了重礼,什么走盘珠、胭脂水粉、绫罗绸缎、各式各样的珠宝、堆满了李婉宁的小院。

望着堆积如山的礼物,六斤也恍若做梦。

主仆二个就像穷人乍富,一时间变得手足无措了起来。

李婉宁喃喃自语道:“这是怎么回事?”

六斤茫然的摇摇头道:“奴婢不知道!”

就在这时,小院门口出现一名面容姣好的宫娥,她脑袋上梳着流云鬓,显得有些高冷,她的声音有些冰冷的道:“咱们女人一辈子,只有两种情况可以改变命令!”

李婉宁恍然大悟道:“女凭子贵,女凭夫贵?”

ps:有点卡文了,写得非常慢!等下尽量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