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 第256章 臧朝元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第256章 臧朝元

作者:闪电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7:55 来源:笔趣阁

臧朝元的到来,李昌宪是非常欢迎的。

当天李昌宪就带领着臧朝元到了军营,和万陵县的各位将领见了面,而且还一同观看了万陵县官兵的训练。

目前万陵县官兵的训练还是步兵为主,而且阿布达是一个神箭手,所以自建军开始就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弓箭和利弩上,使得万陵县在远程攻击方面,远远超出其他的地方官兵很多,这也是当初叛军和万陵县官兵交战时一时无法适应万陵县官兵的作战方式。

当然这有优势也有劣势,让万陵县众多将领有点盲目自大,认为万陵县官兵可以和大晋朝的精锐可以相抗衡。

但是事实并不是那样,臧朝元在看完万陵县官兵的训练后,稍稍皱了一下眉头,很快就被心思敏锐的阿布达看到了。

“臧将军,这训练有什么不妥?”

阿布达等人不懂军事,却能把万陵县官兵训练的这么好,臧朝元是很认可阿布达的,而且万陵县在开始建军时,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弓箭手方面是没有错,而且这也是万陵县军队发展的明智之举。

但是要想成为强军,和大晋朝其他地方的精锐想对抗的话,还远远不够。

“阿统领,我老臧也是一个直性子,如果说错了,请不要介意!”

阿布达笑了,说道:“臧将军,我们既然邀请你加入到万陵县的军队,那就是希望你能畅所欲言,给我们指正的。

所以你有什么话,请直接说,我等是不会介意的。”

“好,那我就开始说了,万陵县军队能有什么多的弓箭手,这一点阿统领做的很不错,但是在防御上有所不足。

对敌作战,不但要有弓箭手,而且还需要其他兵种配合。

长枪兵,盾牌手,刀斧手,骑兵等缺一不可。

没有这些兵种为弓箭手四周防御的话,万一敌方突破了前方箭雨的话,将会对万陵县的军队冲击很大。”

臧朝元的话让阿布达一下子想起来和叛军交战的情形,当时万陵县占据着有利地形,拥有着众多的弓箭手和利弩手,但是最后还是被叛军攻了上来。

如果不是李虎儿带领新组建的陌刀手阻挡,说不定叛军会直接攻到营地来了。

还有和石国人在蛤蟆岭哪一战,也是凭借着蛤蟆岭地形的限制,而没有让石国的骑兵冲起来,否则,万陵县的官兵将会遭受重大的伤亡。

如果以后万陵县要对外作战,总不能一直依靠有利地形,而且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幸运在里面。

阿布达深有感触地说:“臧将军所言极是,我等在此受教了。”

臧朝元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在短兵交战的条件下,更加需要统一的指挥和协同作战的能力。

这就需要讲究阵法,战阵是士兵士气的源泉,尤其是单兵作战能力稍弱的情况下,更要重视保持阵型。

只有保持阵型,才能发挥出集团作战的能力。”

说起阵法,阿布达等人还真的不是很懂,以前作战时都是混合作战,弓箭手累了,就换利弩手,最后再上其他兵种,无所谓协同作战。

但是这种作战方式,打赢了还好,否则一旦战败,各个兵种只能各自抵抗,无法共同对敌。

“臧将军,有关阵法的问题,我等真的不懂,以后还得多多依仗臧将军了。”

阿布达等人对臧朝元抱拳说道。

“阿统领,你太客气了。”

臧朝元抬头,突然看到了军营内的大旗,上面的图案好像是一只大鸟,难道这就是万陵县的军旗?

见到臧朝元有点疑惑,阿布达给臧朝元解释道:“这是万陵县的军旗,上面是万陵县本地人图腾朱雀的图案。”

“哦,朱雀,那是四大神兽之一,而且这个旗帜还可以。

两军作战,辨识军旗是至关重要的,不但要辨识敌我双方的这种旗帜,而且还要以金鼓、号炮、号角等可以发出巨大声响的器物指挥三军。”

旗帜的事情,不但阿布达等人认为很有必要,就连李昌宪也认为非常重要,以前几十人和几千人作战时,靠口哨和号角还能应付。

但是在大规模作战时,战旗的作用就很重要了,军中挥动那支旗帜,出动哪一支兵力都是有秩序的,而不是乱糟糟地进攻。

臧朝元本人还是很有能力的,他能做到府指挥使也不是白混的,也绝不是阿布达这些半路出家的将领所能比拟的。

如果有了臧朝元的帮助,万陵县的官兵才能训练成一支精锐,才能不弱于大晋朝其他地方的兵力。

李昌宪感到很满意,县衙这里有何岳等人,军队上有臧朝元帮助训练,而他就可以彻底地放下心来。

时间过得很快,万陵县的海船再一次出发了,这一次不但携带了大量的货物,而且还有两三万人也跟着到南洋去。

这是李昌宪为了支持那些在海外打下地盘的叛军们,既然打下了地盘,自然不能让得到的土地白白浪费,需要尽快利用起来,据说当地的土地也是一年三熟,特别适合到哪里开荒种地。

在这些去南洋的人当中,让李昌宪想不到的是,白老头居然也要跟着海船到南洋去闯一闯。

白老头前年已经把建筑的事情交给了他的大儿子,现在又把田地的事交给了他其他的儿子们,然后什么也不想管了,一心一意地要在南洋等地闯出一番新天地。

“白老爷子,你这么大岁数了,还要到南洋去,就不怕海上浪大,身体能承受的了?”

“别人都可以去南洋,为什么我不可以?而且我认为还年轻的很.......”

白老头的一番话让李昌宪肃然起敬,说起来白老头才六十多岁,虽然很多人在这个岁数都是知天命了,但是白老头却越活越年轻。

白家能在万陵县有这么大的家业,就是因为白老头在万陵县开始发展时抓住了几次机会,才慢慢让白家成为万陵县的三大巨头之一的。

后来,白老头的几个儿子见劝阻无效,只能任由他去了,同时白老头的一个儿子也相伴同往,希望在海上能照顾一下白老头。

这次随行的几万名万陵县人不但带走了万陵县所有人的希望,而且以后的移民的队伍会越来越大,李昌宪相信终有一天这些人一定会在南洋站稳脚跟,并逐渐扩大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