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 第173章 京都来信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第173章 京都来信

作者:闪电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7:55 来源:笔趣阁

这段时间,李昌宪过的最惬意了。

县衙里的事不用李昌宪操心,事实上他也插不进手去,反正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索性也也不去县衙了。

蒸汽机和大炮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研究好的,平时他也是露露面,间接上给些鼓励而已。

现在的李昌宪又恢复到以前的悠闲生活,每天喝喝茶,钓钓鱼,逗一逗二哈。

如果有点无聊了,就去学堂客串一下教课的老师,毕竟有些格物化学以及数学资料都是李昌宪编写的,所以李昌宪讲课讲的最多的就是这三门课程。

不由得李昌宪不重视,关键是这三门课程的老师本来就少,很多学堂学生都是自学的,平时就积攒了不少的问题。

好不容易等李昌宪有时间来教学了,所以很多学生就不舍得他走了,不但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就连课下都有不少的学堂学生围在李昌宪身边打转。

看到这些学堂学生这样的求知欲,李昌宪也下了狠心,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对这三门课程钻研起来,又想起来不少的知识添加到教材中。

直到曹云从京城返回的时候,李昌宪才稍稍停止了学堂的教学工作。

“少爷,这是五小姐给你的信函。”

曹云是在年前出发到大晋朝京都去的,到现在才回来,已经过去了三四月了。

李昌宪拆开五小姐来的信,翻看了一下,可能是五小姐年龄稍微大了,字体娟秀好看,而且还洋洋洒洒地写了十几张纸,里面的意思李昌宪不用看,也明白是她抱怨李昌宪怎么不遵守诺言,为什么上年年底没有回来看她?

虽然她很喜欢李昌宪送给她的礼物,但是人没有来,已经让她非常的失望。

上年年底,二房的大小姐已经出嫁了,因为是一个庶女,被李昌宪二婶安排并嫁给了安国公府庶子为妻。

二房正房出生的嫡女李二小姐则是嫁进了太子府,是奔着太子府中侧妃的位置去的。

一下子走了两个姐姐,李琳心里充满了迷茫,而且还很痛苦,不想这么早就离开家人。

李昌宪也很无奈,只是自己离京都相距很远,无法给帮助到自己的妹妹,只能暗暗祈祷,希望老太爷能给她找到一个如意郎君。

虽然这么说,但是李昌宪并不完全相信,就像他和王婧美一样,都是在没有见到本人之前,就被李府安排成亲了。

李昌宪看完五小姐的来信后,又问了曹云一些李府的其他事情,刚听到李府一切正常时,李昌宪才稍微放下心来。

“京城哪里还有什么信息没有?”

曹云想了想,说道:“因为义军叛乱的缘故,大晋朝皇帝气闷郁结,病情加重,无法批阅政务,自过年以来一直是太子监国。”

太子监国,这绝对是大晋朝朝廷内最大的事情了,只要太子在皇帝病重期间不办什么大的糊涂事,而且让朝廷按部就班地正常运转的话,就可以一直耗到皇帝驾崩,让后就可以正式登基,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帝了。

但是二皇子和三皇子两人会这么简单地放弃皇位了吗?

上年江浙一带的义军叛乱,让江南一带的经济遭到了重创。

本来很容易被剿灭的义军现在分兵两处,现在鄯州和襄州一带站稳了脚跟,一东一西,直接威胁到京都长安的安全。

好在山南道一带,早有大量的官兵驻守,让襄州以南的义军无法突破襄州的防线,只能在湘地北部来回徘徊。

但是鄯州一带的义军就显得威胁有点大了,本来不到十万的义军,在三皇子带领十万雍州军的围堵拦截下,没有被消灭掉,反而在这一段时间以来扩充到三四十万大军,竟然还团团围住了鄯州。

如果让这些义军攻占鄯州的话,那大晋朝的乐子就大了。

鄯州背靠吐蕃东北部,可以直接出兵在西面威胁京都,南下进入川地,可以切断川地对长安的物资供应。

现在皇帝和太子殿子都傻眼了,他们也没有想到这伙义军竟然发展的这么快。

曹云离京返回的时候,听说大晋朝朝廷一方面催促三皇子加紧围剿雍州和鄯州的叛军,另一方面还打算从安西调回一部分兵力道到鄯州平叛。

“少爷,朝廷内部是一片混乱,许多从雍州和鄯州逃难的百姓涌入京都一带,造成当地的粮价上涨,百姓生活处于一片困苦之中。

我回来的路途中,就看到不少的人开始逃亡益州一带,估计过不长时间就有人来到岭南府和万陵县。”

曹云顿了一下,接着说:“是不是我们把粮食运到京都一带去卖,那里物价上涨,即使能大赚一笔。”

李昌宪思考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此事不妥,不知道什么时候灾民就会逃到我们这里来,还有外面这么乱,更不能让粮食往外销售。”

说完之后,李昌宪特意记住了粮食这件事,等下去县衙的时候,一定和张克文等人谈谈严格限制万陵县粮食外流的事情。

不管鄯州和襄州一带的义军怎么作乱,李昌宪现在除了关心万陵县的发展之外,还有点担心二姨娘和五小姐两个人。

万一义军如果进攻京城的话,李昌宪可以预先派人把二姨娘和五小姐带到万陵县来。

虽然义军进攻京都的几率很小,但是也不得不防,万一老皇帝驾崩而太子登基的话,二皇子和三皇子两人有可能狗急跳墙,会联合义军一起进攻京都。

至于自己的老爹,还是让他自己一个人在西域吧,那里远离大晋朝朝廷,安全上还是有保障的。

既然知道难民纷纷南下的事情,那么就需要预先地做好准备,不要像上次那样,一下子涌进万陵县几万人的难民,让万陵县县衙既忙着接济难民,又给这些难民安排房屋居住,还需要大夫帮助治疗伤病患者和学堂接收一些适龄的孩子。

当日下午,李昌宪就急匆匆地赶到了县衙,和张克文和何岳等人说起了这些事情。

“大人,你说的对,外面动荡不安,我们应该发出通告,严格限制粮食的外流。”

张克文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关于难民的事,我们可以预先在岭南府通往万陵县的路口设置粥棚,吸引难民来万陵县这里生活。

县衙这里也不要放松下来,要尽快组织人建造一些简易的木棚,购买一些日常用品,当难民们来了,能尽快地投入到生活中去。”

李昌宪也站起身来,向张克文何岳等人拱手道:“有劳各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