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 第 65 章 粮食问题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第 65 章 粮食问题

作者:闪电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7:55 来源:笔趣阁

通往万陵县的道路终于修好了!

耗费了大半年的时间,两千多人的辛苦劳动,这条八条马车宽的马路完工了。

看守这条马路的护卫们也失业了,不过令他们高兴的是万陵县城通往向阳镇的马路也开始修了,那一条路也归他们管理。

还没有来得及举行一个庆功仪式,李昌宪发现马路两侧都被县城的商人和下山来的土著人占满了,直接在马路两侧卖起来东西。

卧槽,下手也太快了吧!

李昌宪一脸像在厕所里憋大便的模样,皱着眉头看着熙熙攘攘的马路。

水泥路对于几十年都在泥土路生活的万陵县人来说,实在是惊奇了,从来没有见到这么干净的道路,有的人舍不得把鞋踩在上面,光着脚丫一点点地来回走,还有的人直接躺在上面,这个很舒服!晚上就没有必要回窝棚了,直接在这上面睡就可以,凉快,干净,舒服。

李昌宪也没有办法,路修好了,你总不能不让人家在上面走,另外在马路上面睡觉也不违法吧!

至少有一点,是李昌宪无法忍受的,那就是不准在马路上随意大小便,违反规定者罚款十文。

县衙的人也很惊奇,还有人在这么干净的马路上大小便?

“试试看吧!”

李昌宪没有说什么,事实证明雄辩,这个时候说再多,不如明天一早过来看看。

第二天一早,李昌宪带着人再次来到马路上,准备研究下一步开发两侧房屋的事情,就有人回来汇报了,路上真的有人在上面拉屎撒尿呀。

撒尿没有什么,水泥地吸水,一会就看不到了。可是你在马路上面拉屎,这也太那个了吧,恶心不恶心!

守卫马路的护卫也不走了,一个个都气冲冲地要逮着这些拉屎的人,不说叫他们把屎吃了,也绝对不会让他们好看了。

至于罚款的事,那更没问题了,反正逮着就罚,没钱直接劳改,未罚到的钱县衙会补偿给他们。

李昌宪打算在马路两侧都建起商铺,商铺的后面再建居民区。

就如后世的乡镇,马路两侧都是商铺,卖什么东西的都有。

李昌宪就打算这么做的,不过他不像后世那样一扎堆的乱卖什么,他要规划这片地方,形成专门的服饰区,铁器区,粮食区等等,让每一个来这里的人,一眼就能找到他们要交易的东西。

反正这个马路两侧的土地都是他的,这个事早在开始修马路的时候,就安排何岳等人确认好了。

要建的商铺也是统一规划,前面是店铺,后面是大院,店铺给你盖好,后院可以由购买者自行设计,县衙会帮你建造。

许多万陵县的商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当李昌宪等人过来时,有人就问以后这里建好的店铺出售吗?

出售,当然出售!

李昌宪才不想压着这么多的店铺在手里。

你要买我就卖给你,但是李昌宪并没有说什么,直接要他们和何岳联系购店铺的事情。

这伙万陵县的商人,李昌宪不想理会他们,这两天看到他们就来气。

自从四天休息日实行以来,这些大户商人们看到万陵县的天已经变了,不执行县衙的法令,就没有好果子吃,一个个都乖乖地给雇工们放了假。

本来李昌宪想抓几个典型的,但是皮毛也没有捞到。

现在县城的人工费开始涨了,以前李昌宪招募人修路管饭,一天给两个大钱做工钱。

以至于很多雇工看到李昌宪这里条件好,管吃管住,还给两个大钱当零花,好多人都跑到李昌宪这里干活来了。

道路修好了,万陵县的商人看到了商机,以前城内的店铺顾客少,伙计多一个少一个都没有关系。

现在在马路这里销售东西,一天卖的都比以前好几天销售的多,不是万陵县人口增加了,而是县衙这里消费能力太强了,给县衙干活的都有钱,买起东西来都爽得很。

总不能一直由店铺掌柜的在这里忙活吧,万陵县的商人打算招人,所以打起了修路人的主意,更有甚者,直接在县衙所在的旧军营大门外开始招人啦。

县衙给两个大钱还管饭,那我就给你三个大钱还管饭,甚至来晚的人直接开出了五个大钱带管饭。

一下子把修路的劳工拉走了不少,气的李昌宪脸都有点绿了。

但是李昌宪没有办法,这毕竟是正常的商业竞争,只要走的劳工过得好,不来县衙麻烦他,他就不管了。

李昌宪只是把要建商铺的意图告诉何岳他们,他就不再管了,反正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要他干活是不可能的,他这一辈子都不想去干活的,太累了是不是?

有这时间,还不如去钓钓鱼,喝点茶。

当然如果有麻将一搓,也是可以的,但是只是想一想,这样的念头就马上消失了。

现在县衙里的人都很忙,那里有人有时间和李昌宪搓麻将?

去船坞的路上,李昌宪遇到了白老头一群人,李昌宪很纳闷,今天白老头没有带人去帮着盖房子,来这里干什么?

走近了,才知道白老头要带人准备种地了。

岭南这里,除了夏季比较湿热外,其他季节不怎么明显,冬天暖和,湿冷,春天带有潮湿的天气。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白老头仍然不能忘记他的老本行,等马路一修完,就急匆匆地带人打算种地了。

李昌宪对此也是十分赞同,开始来万陵县的时候,没有要白老头种田,是因为那是自己人手不够,人口还少,不怎么缺粮食。

现在李昌宪手底下干活的都超过两千多人了,一天的粮食用量都在两千斤以上,再加上学堂的那些小孩子们,一天的粮食用量也在一千斤左右。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县衙这里每个月都要支出十万斤的粮食。

万陵县的粮食价格并不贵,一般都在五文钱到十文钱之间,十万斤粮食才一千两银子。

关键是万陵县不是一个产粮区,以前人穷的时候,大家都是半碗粮食半碗菜,再不行,山上逮个兔子野鸡什么的,也能撑几天。

李昌宪等人没来万陵县的时候,米家的粮店一月也卖不出去五千斤。

现在的情况是,县衙直接把米家的粮食包圆了,但是还是不够,何岳这个月就急着催米老爷子派人去外地购粮。

现在万陵县城包含县衙这里,充其量只有五六千人,粮食都这么紧张了,如果以后万陵县经济发展了,人口增多了,没粮食怎么办?

粮食是万陵县安全的根本,只有开垦耕地,保证粮食生产才是万陵县发展之路。

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