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 第 42 章 大海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第 42 章 大海

作者:闪电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7:55 来源:笔趣阁

这时的阿布达满是怒意,如果按照他以前在西域时的脾气,早已把这伙人杀得干干净净。

李昌宪看了看阿布达,只好劝解他息怒,还把自己的意思让阿布达给对方说一下。

如果不是对方听不懂自己官话,否则李昌宪会亲自去说了。

中年人听了李昌宪要招募他们的时候,也是一愣,有点不敢相信,人家要给钱给物,让他们去保护这条商路。

这个必须答应下来,自家寨子就在这附近,不用走太远,还能获得钱粮,何乐而不为呐?

至于李昌宪雇佣他们去海边晒盐,中年人想了想,部落的人可以去做,又不是太辛苦的事,何况人家还供吃喝,这下自己部落的饥饿问题不就解决了!

“好,一言为定!”

当李昌宪一行辞别要去海边的时候,中年人也打算跟着去,而且要紧盯着李昌宪一行。

如果放过这个大财主,会遭天打雷劈的。

穿过这座山,沿山坡直下,前面是大海,目光尽处只见一条水平线,天和海在那里交界,云和浪在那里汇集。

天空中,三五只海鸥在空中翻飞盘旋。而海上那层层激起的小浪花,宛如白莲一般,天上那悠然自得的云朵咋空中漫无目地的飘着。

对于李昌宪来说,大海不是那么令人惊奇。但是相对于李柱等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从没有见到大海是这么宽广,无边无际,浪涛汹涌翻滚,以前连想都不敢这么想。

李昌宪闭上眼,努力呼吸着,这里的空气也透着一股咸味,很是让人沉迷。

那个中年土著人带领李昌宪等人沿着海滩一直向前走,直到来到一个很小的渔村,海边停靠着几条小渔船,岸上搭建着十来个草木棚子,一听到外面有人来,从棚子后面陆续出来三四十几个黑瘦黑瘦,穿的破破烂烂的男子和妇女,还有一群几乎是光着屁股的黝黑孩子,茫然地看着李昌宪等人。

不过他们对中年土著人还算认识,见李昌宪一行也没有什么恶意,也就放下了戒心心,有人还邀请去他们家吃饭。

渔家准备的饭菜很是不错,一大桌子都是什么海鱼,螃蟹,皮皮虾,扇贝等,看到这些丰盛的美食,众人都馋的直流口水了!

这一顿吃得津津有味,从没有想到能这么奢侈过。

但谁又能想到这只是渔家最正常不过的家常菜了。

居住海边,缺少的不是海鲜,而是粮食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渔民生活不易,不说风吹日晒,日夜劳作,下海更是危险重重,风高浪大,一个台风过来,稍有不慎就是船毁人亡。

当李昌宪问他们是否在这里晒盐时,渔村的人对此一脸茫然。

他们现在使用的食盐都是天然形成的,他们也想驾船到东部沿海去卖盐,但是有的人被抓处死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去外地出售盐。除非生活无法过下去,他们才偷偷地把一些盐卖给私盐贩子,但是这里离县城太远了,很少有人来。

李昌宪看到他们手中的海盐,就是万陵县所卖的海盐。

“如果我雇佣你们替我晒盐呐?”

李昌宪问道,同时保证提供给他们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

渔村的人沉默了,想要做却不敢去做,毕竟私卖盐这是杀头的大事。

“这位是万陵县的县太爷!”

阿布达在一边哈哈大笑起来,给渔村的人介绍李昌宪。

这下,渔村的人都吃惊了,就连那个带他们来的中年土著人也惊呆了。

接着,李昌宪面前跪下了一大片人。

李昌宪连忙叫阿布达等人扶起渔村众人,并直言相告,不用担心晒盐的事情,只要给李昌宪晒盐,李昌宪可以支付银钱,粮食及其他生活用品。

渔民们再三确定没有问题后,决定按李昌宪的意思去晒盐。

那个土著中年人也是十分高兴,能得到县太爷的保证,以后自己的部落不会再受饿了,同时自告奋勇地说要安排部落的人下山来帮助晒盐。

事实上,无论晒盐和煮盐,都是很辛苦的,无非晒盐效率高一些,制盐成本也会低。

虽然晒盐挺累,但是对于贫穷的渔民来说,这算不了什么,只要生活过得好一些,他们愿意去做。

当天,李昌宪坚持和渔民们定下了一份协议,愿意以三文钱一斤的价格收购他们晒出的食盐。

并要求他们平时晾晒一些海产品,牡蛎干、海菜、蛤蜊干、海虾虾米和虾仁、海鱼等等,李昌宪也会按市场价格长期收购。

这次回去,李昌宪打算制造两艘船只,定期来往万陵县南部海边。

至于谁来管理海盐运输这一块呐?回转的路上,李昌宪把自己的属下考虑了一个遍,暂时不能确定用谁。

算了,回去看看吧,能有自愿报名的最好!

路过上次陷井的山头,土著中年人邀请李昌宪到他的山寨一趟。

土著中年人姓方,部落的人都叫他方大勇,在山上給李昌宪等人介绍了他的三个儿子,方人,方之,方初。

李昌宪开始听了没感觉到什么,仔细一品味,人之初,这是谁起的名字?

当中年人方大勇告诉大家,寨中有个贵州城逃来的外乡人,粗懂文墨。寨子里有小孩出生,大家都会要他给起个名字,就是不知道起的好不好?

李昌宪听了,连声喊好:“大才,名字起得好,圣贤书上的字哪能不好!”

山寨上也是住的木制窝棚,但是比海边要好得多,部分人家还有用石头作基。

但是部落的人比海边的人过得稍微苦一点,饭是红米粥,由高粱米和其他杂粮掺杂一起做成,口感不是太好。

为了欢迎李昌宪等人,部落的人特意在山上捕了一头羊和几只兔子山鸡等,满满做了一大锅。

不知道部落的人在里面放了什么药料,做出来的羊肉和鸡肉还是不错的。

饭后,方大勇询问李昌宪是否能把他的两个小儿子带走,跟在李昌宪身边也比在山上混好。

李昌宪看了看方之和方初,年龄不大,还是值得培养的,如果可以的话,以后出来一个,来这里管理食盐运输也是不错。

当时,李昌宪很痛快地答应了方大勇的要求。

看到一边笑哈哈的方大勇,李昌宪真的没想到,这个狡猾的方大勇,眼光还是不错的。

这是一个聪明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