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 第8章:济民药材铺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第8章:济民药材铺

作者:闪电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7:55 来源:笔趣阁

没有狗腿子李柱在身边,李昌宪总感到不舒服,回京城时就把李柱又带回来了。

这时,火药研发小组加入了一个新成员,自荐参加火药实验的老刘头二儿子刘二小,在他看来,实验火药比种庄稼好玩多了。

火药研发小组已经把目光转向制作炸雷的外壳上。

火药质量只能这样了,就李柱和曹云这二半吊子研发能力,估计再给他们长时间,也不能有突破了。

还是缺少专业的科技人员。

大晋朝工部也有了火药的配方,并且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上。

有一次,李昌宪在玉春楼遇到了刘贺,想打听一下工部火药方面的进展,能否从工部弄出一个火药武器出来,都被刘贺异样的目光打住了。

火药配方在大晋朝被严格保密,如果不是看在李昌宪家中有翰林学士,侍郎在朝为官,刘贺都差点把李昌宪当成异国间谍了。

李昌宪也不想这样,现在火药研发二人组遇到了难题,自己只是想把大晋朝的火药研究成果拿出来,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如果在自己超前的眼光指导下,在大晋朝工部各种工艺人员的研发下,或许很快研发出大威力的火炮,然后大晋朝征战四方,提前从封建主义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大晋朝有着先进的冶炼技术,钢材质量足以制作炸雷的外壳。李柱早已按照李昌宪安排,在一家铁工坊定做了一小批铁罐出来。

钢铁造价高,一个小铁罐子要二两纹银以上。

虽然大晋朝许多农庄已经使用铁制农具种植庄稼,但是由于钢铁价格高,还有许多人用木制和石制的农具种植庄稼。

这时,刘二小建议,可以烧制一批陶瓷罐,实验火药的威力。

这个建议得到李昌宪的赞许,他也不希望这两个半吊子拿着自己的钱糟蹋,不说火药的成本,一个小铁罐子竟然也要二两银子。

真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呀!

如果不革新,总有一天,自己会被这两个人搞破产。

七品县令:李昌宪

老婆:王婧美

丫鬟:二丫,曹云的妹妹曹珍。

家丁:李柱,曹云

马夫:李大柱

护卫:赵元,阿布达,李虎儿

随从人员:赵虎和赵虎的妹妹赵灵儿

农夫:刘二小(李昌宪已经把刘二小视为自己的科技研发工人)

算下来,自己身边已经聚集了这么多人,看来自己的号召力还是不错的。

主角的光环是挡也挡不住的。

再看看自己的这个小团队,总感觉少了什么?

少了什么哪?这个事情需要自己仔细思量。

思绪永远挡不住浓浓的睡意。

早上吃早餐的时候,李昌宪突然想起,自己都去过京郊的庄子了,还没有看看自己分的宅子和店铺。

左右一家人都没有事情,干脆一起去看看算了。

路上问起李柱宅子和店铺的位置,却被告知宅子在京城的东面,二家店铺和二叔补偿的店铺都在京城的西面。

这不是说,今天去看个宅子和店铺,是要绕整个京都转一圈吗?

为什么不给分到一个地方,方便自己去看?二叔和二太太不至于这么玩我吧!

李柱在一边直吐槽,李大少爷不只是一个文盲,还是十足的酒囊饭袋。

大晋朝京都东面,由于靠近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周围多是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府宅。

都城西面则距三内较远,周围多平民百姓住宅,所以京城西面市场繁荣,大多商家店铺都集中在京都西面。

这次李昌宪分到的几个店铺都在京都西面市场内。

京都东的宅子离李府并不远,大约转过四五个街道,是一个三进三出的院子,有三重院落,每个院落都有正房、厢房、下房、甚至雨廊等等,但是比李昌宪现在居住的李府小的多。

宅子还是由二太太安排的几个婆子带着几个粗使丫鬟在看管,虽然里面收拾的干干净净,但是李昌宪对此不感一点兴趣,自己就要外出为官,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来,留着这个宅子何用?

出门时,直接告诉李柱安排发卖了。

换成白花花的银两不好吗?

不是我爱钱,关键是这个宅子我现在用不了!

京都西面的两处店铺,一家成衣店铺和一个书坊,周围都是平民百姓住宅。

不用李昌宪看,大家都认可,这两家店铺是不怎么挣钱,干脆也一起卖了算了!

在自己家的书坊里,李昌宪翻了翻印刷的书籍,都是繁体字,看的一阵阵头晕。

最后干脆拿本三字经出去,以便回家后好好温习一下,

毕竟为官了,自己也要补充一下自己的文化修养。

住宅发卖时间稍微长一点,一时半会找不到买主。

但是两家店铺,由于大晋朝商业发达,常常在市场上是一铺难求。

还没等李昌宪安排中介,先前两家店铺的掌柜都要求给点时间,自己要把店铺买去。

李昌宪二叔给补偿的店铺是一家药材铺,离那两个成衣铺和书坊有点远,据说这也是李昌宪母亲的嫁妆之一。

药材铺在四周店铺中面积是相对宽大的,临街是一溜四扇铺面。

虽然这时来店铺的人数不多,但是店铺内十几个伙计你来我往,称重,搬运,熬制汤药,招呼客人,看来生意还算可以。

药材铺门口,现在的掌柜刘宪正搀扶父亲刘老掌柜在一边等候,刘老掌柜和儿子刘宪都是李昌宪舅家家生子,随李昌宪母亲陪嫁而来。

一时间,众人都是两眼泪汪汪。

刘老掌柜看着长大的大少爷,双眼通红,一直在口中嘟囔:“太对不起小姐,太对不起小姐了!”

李昌宪不知道他说的是怀念死去的母亲,还是痛惜自己长歪了?

估计他是太怀念自己的母亲吧,毕竟母亲已经去世十年了。

不管别人信不信,李昌宪是信了!

济民堂药材铺经过刘家五代人的照顾经营,已经发展成西市最大的药材铺。

药材铺以常用药材为主,共收有常用药材一千多种,主要来自于专门种植药材的药农及一些进口的药材,每年还有很多胡商带着西域的香料药材来到药材铺售卖。

而且药材铺还专门售卖质地优良之稀有药材及各地运来的上等药材。

药材铺还兼顾售卖汤药和成品配方药。

由于药材齐全,价格相对便宜,西市附近的病人都喜欢来济民堂来配药。

李昌宪看了一圈,对药材铺十分感兴趣。

岭南地区也是一个大型药材生产基地,岭南各个部落都出产药材。

李昌宪希望到岭南就职后把济民堂分店也开过去。

李昌宪问刘掌柜,药材铺有三七和金鸡纳霜吗?

刘掌柜说三七店铺是有一点,但是价格昂贵,而且大多都供应给皇宫太医院使用。

至于金鸡纳霜,刘掌柜就不知道了,不知道有什么用?如果少爷需要的话,他可以托人去问问。

李昌宪哈哈大笑。三七和金鸡纳霜都产于广西和云南地区,也就是大晋朝所说的岭南地区。

三七是制作止血药的主要药材,而金鸡纳霜是治疗疟疾的药物。

瞬间,李昌宪感到大量的金银向自己涌来。

岭南,万陵县,我爱你,我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