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 第285章 谈成协议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第285章 谈成协议

作者:闪电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8:52 来源:笔趣阁

最后,所有的大海商都同意了,这件事由不得他们不同意,毕竟同往南洋的航路在人家手里。

如果不同意,损害的是他们,对万陵县的商船影响太小,万陵县在倭国就没有任何交易量。

即使让万陵县的船队到倭国去,好像也没有什么,海贸也不是一天二天就做成的,对于万陵县的船队来说,以后的日子还很长,短时间对他们造成了不了大的影响。

而不去南洋做海贸,对这些海商们,那就损失太大了。

这个时候,二皇子唐彦也插话了:“既然大家都商定了,那就趁早不趁晚,今天就把这个协议定下了,免得以后再生事端!”

他是极力赞成李昌宪和这些大海商达成协议的,如果不达成的话,他在这些大海商面前失了面子,恐怕这些大海商会扭头支持他人。

现在在他的撮合下,如果李昌宪和这些大海商达成了协议,这也是他的功劳,以后这些大海商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而且和李昌宪达成协议,也有利于让他在李昌宪面前有了印象,以后再谈其他的合作就好谈了。

在大厅里,最急盼达成协议的人就是他,所以在他的一声吩咐下,很快就有人拿出笔墨纸砚,现场开始写起了合作协议。

李昌宪也没有想到二皇子这么急切,让他丝毫没有一点准备,但是二皇子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拒绝,相信其他在场的人也是如此。

毕竟当场拒绝一位皇子殿下,没有人敢这么做的。

二皇子的面子,也不是能有就有的,即使二皇子唐彦现在还没有登上皇位,但是这关系着皇家的脸面。

皇家一怒,举国震动,不要以为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子那么没有办法,真是要处置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不用二皇子出手,自然有人给他办了。

李昌宪也站了起来,大声疾呼:“皇子殿下说的对,今天把协议签了,合作共赢,对抗只能耽误各位的生意。”

所有的大海商也纷纷站起来赞成:“多谢皇子殿下,多谢李县令!”

不大一会,协议写完了,有人把协议送到二皇子和李昌宪面前,二皇子唐彦对此不感兴趣,随手递给了身边的一位老者。

李昌宪看了一下,也觉得十分满意。

协议的内容不说对万陵县的船队有什么限制,但是毕竟也打开了通往倭国的缺口,允许万陵县的船队进入倭国进行交易。

同样,江浙一带的船队也可以合法地进入到南洋去做海贸。

为了辨识江浙一带的船只和万陵县的船只,所有的商船都要悬挂江浙一带的海商工会的旗帜和万陵县的朱雀旗。

如果在海上有人胆敢偷袭悬挂这两种旗帜的船只,就如同对万陵县和江浙一带的海商开战,江浙一带的大海商和万陵县可以联合进攻偷袭的敌人。

同样,这也限制了其他外来势力插手倭国和南洋的贸易,造成了万陵县和江浙一带海商们的实力上的扩大,对于那些私自做海贸的小船队十分不利,但是没有人介意这些。

本来在海上就是就是弱肉强食的时代,大晋朝的海商们联合起来,只能对江浙一带的海商和万陵县的船队有力而无一害,所以众人纷纷赞成。

最后,在协议的后面,大海商们对以前偷袭万陵县船队这种行为表达了歉意,给予了二百万银子的补偿。

当李昌宪看完后,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

什么是大拿,什么是有钱可以任意作为,今天李昌宪是看到了,江浙一带的大海商拿出二百万两银子来,连眼都不眨一下,好像是给路边上的乞丐随手扔出一个铜板一样。

这他妈得太有钱了吧。

李昌宪觉得和这些大海商合作真的是太值了,他很想说:诸位大哥,请带带小弟,如何多挣钱?

“这多么好意思,大家来万陵县了,我还没有好好招待你们,却让你们破费了!”

众位海商却不以为意:“李县令,这是我们的一点小小意思,就当是对万陵县上次的事件稍微补偿算了。”

小小意思,你看人家怎么说的,这点钱人家都看不上眼,就像打发叫花子一样。

“虽然万陵县地处偏僻,也有一些稀奇的东西,如果各位能看上了,可以随便拿走,就当万陵县送给大家的礼物了。”

当下就人说:“真的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吗?”

李昌宪顿时一愣,突然想到了一点,这些大海商什么东西没有见过,恐怕万陵县的一些特产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

他们现在惦记的,估计是万陵县的火炮,这个东西恐怕是这些大海商最想得到的吧。

如果在商船上安装上这么一架火炮,在海上还担心什么海盗,直接炮击就是了。

但是自己的大话都说出去了,李昌宪也不好意思收回,所以就苦笑着说:“当然可以,本县令的话还是一言九鼎的,岂能胡乱改变?”

见到李昌宪这么说,众人的眼光都亮了起来,就连二皇子也是笑哈哈地看着李昌宪,想知道到时候他们提出这个要求后,他会如何收场?

“既然李县令都答应了,那我们就说了,我们想要万陵县船上的火炮,不知道李县令是否能割爱!

当然我们也不会免费拿走,该支付多少银钱,李县令尽管说就是,我们这些人穷得只剩下钱了!”

果然是财大气粗,守着二皇子殿下都敢这么说,估计他们真的是富可敌国,银钱对他们来说,真和数字没有什么区别。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李昌宪陷入到一阵沉思之中。

他的脑子正在急速地转动,思考着这件事对万陵县的优劣。

好处就是万陵县也是一个合格的军火供应商了,只要这些不差钱的大爷们持续从万陵县购买军火,万陵县挣的钱就会越来越多。

但是把火炮出售给他们,如果他们把火炮对准万陵县的船队怎么办?到时候,万陵县的船队在海上的优势不再存在,这绝对对万陵县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火炮在海上的广泛应用,的确是害人又害己,但是不出售,不使用就可以了嘛?

就像大晋朝在沿海关闭了国门,不让内陆的人和海盗们做交易,最后的结果哪?

还不是海盗们在大晋朝沿海横行无忌,做海贸的人是多如牛毛,而且这些大海商也没有少一点利益。

而火炮也是如此,限制它只能是阻挡火炮的发展,更加阻挡了大航海时代的发展。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创新的智慧成果和科学技术,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还不是被人经各种途径传至西方,让那些西方国家使用并发展了,然后又拿来侵略中国。

最后,李昌宪抬起头来说:“火炮可以出售给你们,不过我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使用万陵县的火炮来攻击万陵县的船队。

如果有人违反了这个条件,那万陵县有权终止火炮的供应。”

“李县令,我们同意这个条件,绝对不会拿它对付万陵县的船队的,何况我们都签署合作协议了,哪能失信于人?

我们安装在船上,也是为了自保,毕竟海上风险太大,不止大晋朝沿海有海盗,倭国和南洋诸国也有大批的海盗在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的商船。”

众位海商一听李昌宪这么说,赶忙都异口同声地答应了。

别说一个条件,就是再多一些条件,他们也会答应的,这些火炮都是关系着他们的身家性命,他们如何不上心?

“李县令,这个火炮什么时候能出售给我们?”

既然李昌宪都打开了口,他们也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能在这个时候能谈成的绝对不会拖到明天的,万一等李昌宪回去后再反悔了怎么办?

这个火炮是一家独有,没有第二家可以供应,就是当初二皇子他们买回去的神威大炮也是如此,有人仿制了一些,不是耗费巨大,就是材质不好,经常发生炸膛的事情,而且万陵县还握着一些重要的部件,让他们买来的大炮威力大大减弱。

所以,他们也很希望这次买火炮一定要买全套的,不能再打折扣了。

李昌宪犹豫了一下,说道:“产量有限,万陵县的许多船只还没有装备,所以要不是你们等一等?”

看到李昌宪想拖,众位海商们都不想干了,好不容易让李昌宪松口了,如果再让他拖下去,那就摆明了他是不想出售给他们。

“李县令,我们现在需求的不多,先让给我一些火炮,相信万陵县还是能供应的吧。”

本来李昌宪就是想出售给他们的,但是好东西需要吊够所有人的心思,不能让他们认为这个火炮来的太容易了。

所以的推辞,都是把火炮的供应限制住,把价格提高。

“好吧,我让人尽量供应吧,不过火炮的安装不是一般人能安装的,你们需要把船只送到万陵县的船厂才能安装。”

李昌宪又给万陵县的船厂拉了一笔业务,反正这些大海商不差钱,倒是安装服务费多要一点就是了。

“没有问题,我们的船只随时可以去万陵县的船厂去。”

众位海商们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好,明天你们去县衙哪里报名,并交纳一部分押金,就可以根据县衙的安排,去安装火炮了。”

李昌宪最后同意了。

所有的事情都洽谈完毕,而且商谈的结果,众人都很满意。

再加上二皇子在背后的鼓动,所有人都畅所欲言,而且在和大海商们交谈的过程中,李昌宪还拉到了几份投资。

这些投资也是大海商们有意为之,如果万陵县的生产能纳入他们的经营范围之内,到时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成为一家人了,以后还会有纠葛吗?

这些投资对于大海商来说,简直是不值一提,但是对万陵县来说,那是太重要了。

以大海商的大手笔来看,几万两银子的投资那是看不起他们,几十万两银子都是小事,最少都是百万两银子起步。

一下子把李昌宪给震住了,牛逼,有钱的大海商都是大爷!

早知道如此,何必让许胖子和李昌路两人四处拉拢投资的商人,一个大海商就能让他们全年的任务都完成了。

因为万陵县靠近海边,通往南洋的航线大大缩短,所以这些大海商也不是愚蠢之人,航线的缩短就意味着节省费用,在万陵县投资就能多挣钱,所以他们何乐而不为哪?

不过他们的投资一下子在万陵县展开,注定会对万陵县现在的经济机构造成重大的冲击。

因为到南洋做海贸,在所有商品中,占比最大的就是丝绸和瓷器这几类大宗货物。

大海商投资的就是这些产业,而且他们投资的不是几千人的产业,动不动要几万人,甚至于以后,估计十万人也有可能。

这种冲击就苦了那些小投资商,无论在资金上,还是工艺技术上,他们都无法和这些大海商相比,他们不但带来巨量量的资金,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

李昌宪也没有办法,这是正常的商业竞争行为,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落后的生产力注定被先进的生产力所代替,小农经济也会被大资本和大生产淘汰下去。

对于那些小生产商来说,要想生存下去,就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技术革新。

如果还是不行的话,那就迁移到竞争不激烈的地方去,而且李昌宪也替他们想好了,南洋诸国有大量的土地,也有很多的土著人,可以利用起来。

直到有人提议到万海大酒楼聚餐时,李昌宪才和众位海商停止了商谈。

“殿下,有些怠慢了,请多原谅,主要是刚才商谈的太投入了。”

李昌宪赶忙站起来和二皇子唐彦道歉。

“不妨事,我觉得很有意思!”

二皇子是真的很有意思,他在这次商谈中看清了李昌宪的为人,如果李昌宪不是做官的话,估计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对于商人来说,在商言商,一切以利益为主。

李昌宪就是如此,看来别人说的和他想象的不一样,恐怕李昌宪不是真心的投靠了太子殿下,他就是一个墙头草,谁给的利益大,估计李昌宪就会投靠谁。

要是如此的话,那自己争取李昌宪的希望就大了,所以二皇子在李昌宪和大海商们商谈的时候,都是笑眯眯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