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 第248章 发展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第248章 发展

作者:闪电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8:52 来源:笔趣阁

别看张克文的孙子年龄小,但是彬彬有礼,举止文雅,一看就知道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张老,你后继有人啦!”

虽然第一次见,李昌宪也知道张庆元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十三岁左右就已经取得秀才身份。

如果不是家境贫寒,这个时候早已下场参加乡试了。

“你太客气了!”

虽然这么说,但是张克文对自己的孙子也是十分满意,如果不是自己被贬官多年,要是自己亲自教导的话,张广元的学识还会更进一步的。

幸好张广元年少,而且也来到了万陵县,以后没有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再加上自己的倾囊相授,乡试不在话下,会试也是唾手可得。

但是事情真的如此吗?如果被当初陷害自己的人知晓的话,一定会阻止自己的孙子更进一步的。

张克文不经意地皱了一下眉头,但是又舒展开来。

可能是他想的太多,儿孙自有儿孙福,如果真要到了那一天,或许他也没有办法,但是李昌宪可能帮他一下,到时还有转折的余地。

张克文其他的几个孙女还小,有两个还是他被贬官之后出生的,对他这个爷爷还充满了陌生感。

至于张克文的儿媳,虽然实际年龄不到四十岁,但是多年操劳家务,再加上还要抚养几个孩子,已经略显老态,看起来足有五十岁的年龄。

“民妇拜见李县令!”

张克文的儿媳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给李昌宪行礼,慌的李昌宪赶快劝阻了。

“嫂夫人不要客气,唤我昌宪便是了。

说起来我也是张老的晚辈,你们一家人来万陵县,以后见面的机会多的是。

坐船这么多天,一路劳苦了,不如先回府休息一下吧!”

看着张家一家人坐上了马车,李昌宪才转身离去。

继而见到许胖子和李昌路领着一大群人走了过来,李昌宪看了都有点头疼,赶快远远地避让开来。

他是怕麻烦,但是李昌路还是看到了他,高兴地跑了过来。

“大哥,你是来接我们的吗?”

“不是,你想多了,我只是在这里逛一逛,”

李昌宪笑着应了一声,接着又问道:“你们这次出去,效果怎么样?”

“效果怎么样,要不我给你介绍一下远道而来的客人?”

李昌路微笑着说道:“这些都是江南来的大商人,听说我们这里有出海口,所以就来看一看,说不定会在这里投资建厂。”

李昌宪问道:“哪一方面的商人?”

“瓷器,丝绸,茶叶等等都有,其中一名丝绸商人还答应给万陵县捐赠三十条海船,就是奔我们的港口而来的。”

李昌路笑着回答道。

“人家都是为了利而来的,如果万陵县没有这个出海口,你就是请人来,人家都不会来的。”

李昌宪道:“不管怎么样,既然都来了,一定要好好款待,绝对不能让这些商人高兴而来,败兴而归。”

李昌路笑着说:“那是当然的,不然我们费这么大的精力请这些商人来干嘛?

不过大哥,你要是不露面的话,是不是不太好?”

“万陵县少我一个,多我一个都不影响大局,我就不出面了,让何岳和许胖子他们接待就是了。”

李昌宪断然拒绝了李昌路的提议,重要的人物总是在后面出场,等这些商人和何岳等人谈好了,自己再露面也不迟。

县衙里的许多资产随着研究中心的南迁,都被李昌宪拍卖了出去,煤山,铁矿,铜矿,甚至于那些水泥厂,酒精厂,县衙里也没有再保留。

相对于通过海贸而获得的巨额利润,李昌宪觉得有必要让利于民,而且县衙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管理生产。

这些来的江南大商人就看到了商机,虽然万陵县还是地处偏僻,但是万陵县的道路四通八达,从岭南府一直贯穿到沿海一带,路程大大地缩短了很多。

再加上万陵县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的劳动力,如果在这里投资的话,生产部不少人手,而且还很容易就可以把货物转运出去,不用担心货物在当地大量地积压。

还有万陵县县衙的支持,这是大晋朝其他县府所没有的,让这些外来的商人受到了尊重,他们可以不考虑商税的高低,但是这种尊重是他们在其他地方享受不到的。

当时就有十几个外地商人拍板定了下来,还有一些商人需要回去商议一下。

但是整个洽谈过程,让这些商人很满意,就连李昌宪也在最后出面了,并提出凡是在万陵县投资的人,可以享受三年商税减免的政策。

李昌宪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尽快消化掉万陵县剩余的劳动力。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万陵县就要在保障农田耕种的前提下,大力地发展工业和商业。

虽然许胖子邀请来的外地大商人不是太多,但是毕竟开了一个头,相信有些外地商人回去后一定会把万陵县的有利条件和招商政策传播出去的。

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万陵县定居。

江南一带的叛军在年后一战失败后,剩余的叛军就已经化整为零,分散到江南各个山区,城镇,再也组织不起可以和大晋朝军队可以抗衡的力量。

李昌宪也是十分感慨,将近两年多的义军叛乱终于偃旗息鼓了,大晋朝再次得到了稳定。

首先是大晋朝皇帝的强势出手,在朝廷内处理了一大批官员,而且还调兵遣将,让守卫西域的安西军南下,联合江南一带的官兵,一举将叛军在江南一带击败。

吴大麻子恐怕也是无能为力,这次义军的失败,直接将他多年在江南的经营毁于一旦,让他不得不另找出头之路。

其次二皇子和三皇子也在这叛乱中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相反让很多人知道了他们的意图。

即使他们想在这次皇位之争中占据优势,但是老皇帝的强势出手,直接让他们的努力化为泡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当今圣上继续把握朝政,而太子则按部就班地静等着皇帝有一天驾崩,他可以光明正大地继承皇位。

不管怎么说,叛军失败了,江南一带再次得到了稳定,这对大晋朝的经济的恢复有利,也有利于万陵县得到更快的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