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 第24章 行进路上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第24章 行进路上

作者:闪电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8:52 来源:笔趣阁

李昌宪从马车上下来,看看泥泞的官道,不知道应该把脚放到哪里去,对大晋朝的道路感到特别的不满。你知道路不好,好歹也给修一下,下雨有泥泞不说了,还有的路坑坑洼洼。

离开扬州后不久就下起了雨,紧接着下了三四天,李昌宪感到非常的倒霉,好像扬州城给自己带来的福气一下子没有了,现在只剩下霉气了。

原想等雨停的,可是看着这天气一时半会也停不了,只好冒雨前行。只是泥泞的道路真是难行,到处是黄泥巴的道路,车子一旦陷进去,车上的人需要下来去推车。

李昌宪苦恼地踢踢脚上的泥巴,鞋子都不想穿了,路滑,鞋子一下子就踩在泥窝里,灌满了雨水。

你看看江南的小孩子,多好呀,大雨天都光着小脚丫,在路上踩着玩,还不时地嘲笑李昌宪一行。

李昌宪最后把鞋子扔到马车上,光着脚,朝前走。还是自由好!舒服!

走了半天,也没有走出多远,李昌宪看了看天气,干脆要大家别走了,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子吧,这天没准了,等雨停了再走吧!真的受不了这个泥泞的路啦!

李昌宪暗暗发誓,等自己官职就任,一定要修路,谁劝我都不行,谁阻止我修路,我要砍了他!这个倒霉的路!

除了王婧美几个人在马车上坐着,其他都下来了,跟着李昌宪光着脚,推着马车向前走。

实在太难走了!

好在没有走多远,远远地看到一个驿站,赶紧把马车赶到驿站里,众人站在驿站门口,看着外面的大雨,一阵长叹。

进入六七月份,今年的天气太怪了,北方一直天旱,南方又涝,据说浙赣这边官员都动员起来,开始抗灾了!

这几天路上碰到不少逃荒的人,都说自己的家乡被淹了。

另外李昌宪在驿站里看到了驿报,上面写着浙赣一带已经被淹了三区十七县,大量逃难的灾民正在沿着官道向湘地和徽地走来。

当然逃难过程中,少不了有人趁火抢劫,还有的人卖儿卖女的事情发生。

虽然李昌宪不介意,有着赵元阿布达等人武力,还有大杀器火药罐存在,还是提醒大家要打起精神来,警惕四周的人群。

怕的是灾民一哄而上,众人无法聚集对抗,伤了任何一个人都是李昌宪不愿意见到的。真的无法,扔一个火药罐过去,先炸开一条路来,再由赵元等护着离开。

一路上,王婧美见到不少的老者,幼儿,忍不住施舍了一些粮食,李昌宪想劝阻,最后还是没说出口。

不是李昌宪不想救他们,而是怕引起不法匪人的注意,而且在这条长长的灾民路上,你救助了一个,其他人怎么办?你不给的话,他们会怀恨在心,也许会勾结抢匪,或者会有灾民聚集起来直接抢劫你。

清酒红人面,白财动人心,进入赣地的时候终于有人动手了,但是来的人少,直接被李虎儿佰刀一挥,阿布达的神箭和赵元的功夫吓走了。

一连几天都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但是也招来了大量的灾民在后面跟随,毕竟在李昌宪他们后面,多少也能给劫匪们一点压力。

到达赣省首府武昌府的时候,却被限制入城。

李昌宪只好拿出一个武昌府府伊的名帖,带上官身才被允许进入武昌府,但是很多灾民被挡在武昌府外。

李昌宪他们进入武昌府是想求购一些粮食,毕竟他们的粮食早已吃完了,不购买就不能走了,除非饿着肚子走。

本来离开扬州时带了大量的粮食,可是架不住王婧美她们好心,把粮食施舍给了灾民。

现在没办法,只能进城购买粮食,可是他们那里知道武昌府内的粮食价格疯涨,已由灾前的二十文一斤涨到三两银子一斤,卖粮食的人真的是发疯了!

武昌人真疯了!大量的人在粮店拥挤买粮。李昌宪都有点纳闷了?武昌府没有受灾,怎么粮价涨的这么疯狂?武昌人都凑什么热闹?在家好好待着不好吗?都在外受罪排队!

看看粮店门外排队的人,李昌宪欲哭无泪,这要排队排到什么时候?看来需要自己动用那些名帖了!

李昌宪转身带着李柱他们离开了,在名帖里找到一个能提供粮食能力的人,直接上府拜见了。

武昌府仓部郎中许成功l

李昌宪在去之前,好好看了这个名帖,这是自己二叔给的名帖,上面要是写着猫腻就不好了,毕竟自己实在不能相信二叔和二太太了。

把亲侄子弄到万陵县这个蛮荒之地,是一个亲叔叔应该办的事吗?

家族里再吵再闹,关起门来内部处理就好了,这倒好,把坏事做到外面去了。足以看到二叔的人品,真的不怎样呀?怎么老太爷就这么看好二叔那?难道自己老爹和三叔比他差?

李昌宪弄不明白,不过二叔他两口子做事,他需要提防一点,免得被二叔再坑了那就麻烦大了!

手拿着名帖想了好久,叫李柱看看这个名帖有毛病吗?

李柱啥也看不出来呀!信上写着如果李昌宪到贵地,务必给予帮助。那一个名帖不是这样写呀?

最后,李昌宪把名帖給其他人都看了遍,就连小姑娘曹珍也不放过。

的确不放心二叔的人品呀!

一路上,还不时看看这个名帖,心里想千万不要出幺蛾子。我只是买个粮食而已。

等到了许府,递上名帖不久,就见一个大胖子飞奔过来,真难为他了,那么胖,足有两百斤以上,大热天的也不嫌热。

等等,这不是许大胖子吗?二婶的弟弟呀。

上次见他的时候,他还请我去玉春楼呐。当时他山东任期到期回京,打算托二叔给他求个好一点的官职,那一段时间经常去府里,然后遇到了李昌宪,就这样认识了。

这个许大胖子应该不知我和他姐姐关系僵硬,否则也不会请我去青楼闲逛呀。也有可能二婶根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对外人提都不愿意提自己。

她也没有想到李昌宪会与许大胖子见面的那一天。

一切都是巧合,估计二叔为了应付自己,故意写了几个离得远,根本不可能帮助李昌宪的人。谁又能想到李昌宪从水路绕了大圈到扬州,又从扬州到武昌府呐。

据他二叔的想法,一般人都是从长安到四川,然后再到岭南地区吗?

如果李昌宪告诉他二叔他绕路是想挣点钱花花,他二叔也得相信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