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 第188章 防火防万陵县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第188章 防火防万陵县

作者:闪电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8:52 来源:笔趣阁

万陵县需要改革么?

在李昌宪看来,改革是一定要改的,李昌宪第一个要改革的对象就是县衙。

首先把张克文独立出来,和李昌宪两人成立一个策划部门,这也是考虑到张克文年龄大了,处理县衙的事务不如年轻人那么有活力,不如让他专门替万陵县的发展出谋划策。

当然这个策划部门不仅限于李昌宪和张克文两人,以后会根据万陵县的发展,增加更多的谋略人才。

县衙所有的行政事务都交给了何岳去管理,何岳也正式成为万陵县县丞,李昌宪还给他配备了三个助手,辅佐他管理县衙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务。

县衙成立了一个商务部门,这个领头人由许胖子就任,负责万陵县的税收,救济灾民,还负责对外招商,开拓商路的工作。

礼房改革成为教育部门,名义上由王婧美主持。实际上,李昌宪任命那个在学堂兢兢业业教学的原驿丞许乐去管理,让他负责万陵县学堂的教育工作。

兵房和刑房合二为一,成立了新的兵部,由阿布达主管,董书成辅佐,而赵武成为万陵县的武术总教头,负责兵丁的训练。

万陵县所有的兵丁和衙役被分成五大军部,除了县衙衙役固定在一千人左右,其他军部各有四千人不等,由钱瘸子,赵老鬼,张源生和一个新提拔的齐滕管理下属的兵丁。

至于各土著部落的兵丁,李昌宪只能任之自由发展,由各土著部落首领共同管理。

工房那里以冶炼大师李清为主,刘人权和另外一名从学堂里出去的优秀学徒辅佐工房的管理,主要是帮助工匠们制造武器,开发新式器械,铸造钱币等等。

工房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组织一部分人在万陵县境内进行矿产的勘探。

在这些县衙旧的部门机构上,李昌宪又设立了三个重要的部门。

第一个新的部门是农业,由白老头兼任,负责万陵县的农耕和粮食等收割,还要发展新农业,新工具和新作物。

第二个新部门是新设立的医管局,由刘贺就任第一任医管局主管,主管万陵县的卫生和防疫工作,还兼管新药物的开发和药材的种植。

第三个新部门就是土管部门,由米老爷子的大儿子米虎主管,负责全县的道路建设,房产开发。

另外,现在的县衙将会搬迁到原县城旧县衙的地点,在那里已经建成了新的县衙府邸。

为了完成五年的规划,吸引外来人口进入万陵县,李昌宪发布了了一个招募人口奖励政策,只要有人向万陵县招募一个壮劳动力,将会得到五百文的奖励,女人和孩子减半。

这一奖励政策的发布,立刻在万陵县引起了轰动,众多的万陵县人无论是步行或乘马,还是坐船到外地,大家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招募更多的人来万陵县。

而且居住在万陵县的很多人都是来自大晋朝内地,他们在当地也有亲戚朋友,即使没有亲戚朋友,人总会有那么几位认识的熟人。

一时间,万陵县人活跃在大晋朝各个地区,都是劝说亲戚朋友到万陵县去,哪怕你不愿意去定居,先到万陵县看看,再考虑也不迟。

甚至有人到达叛军占领的地方,招不来那些在外地有家有口的人,难道还拉不来那些身无分文,居无定所的叛军吗?

当一个人在鄯州城半个月内鼓动了一两千人跟着他到了万陵县,并得到了李昌宪的接见,还奖励了他一千两的纹银,让这个看起来不怎么显眼的瘦小男子谷万里在万陵县被人广为流传。

从其他地方回转的万陵县人看到这一幕,都一个个急红了眼,人家在鄯州城转悠了一圈,拉来了一两千人口,而他们费尽口舌,才拉来寥寥的几个人,根本和他们出行的本钱不成比例。

紧接着,一大批不怕死且爱冒险的万陵县人到了鄯州城和襄州地区,那里是众多叛军聚集的地方。

这一次所有的万陵县人学乖了,不再空着手出去,而是携带大量的万陵县特产到这些地方一边售卖,另一边找机会鼓动叛军跟着他们到万陵县。

时间过得很快,但是万陵县的人口也在迅速激增,从十万人口到二十万人口,竟然连两个月都不到,而且还有大量的人口还在路上向万陵县进发。

看这架势,用不了多长时间,万陵县的总人口将会达到三十万之多。

此时,万陵宪刚成立的新部门都齐心协力,爆发出惊人的能量,组织招募来的难民走向万陵县每一片角落。

按照李昌宪的说法,万陵县人走到哪里,修路的队伍就要到达那里。

修路,还是修路,迁徙过来的人一切以修路为主,由万陵县县衙提供粮食和工钱。

新成立的矿产勘探队也是收获极大,接连在万陵县南部地区发现了新的铁矿,铜矿,石灰矿和其他的矿产资源。

正当万陵县人热火朝天地开发万陵县时,李昌宪和张克文等人却在县衙里愁眉不展,原先万陵县县衙有几百万的银两,现在却大量缩水,两个月的时间不到,目前县衙的库银已经不足一百万两。

张克文急的有点上火,想阻止万陵县的疯狂发展,但是他也不敢,不阻止的话,要是按照万陵县这样的发展速度,这一百万银两估计连一个半月都撑不到。

即使工房铸造钱币的人加班加点,也赶不上万陵县大开发的消耗量。

“李县令,你快想想办法吧!”

李昌宪也是被这段时间万陵县的发展惊的目瞪口呆,他没有想到万陵县人这么疯狂,一个小小的奖励政策竟然给万陵县带来这么大的被动局面。

“我也无能为力!”

李昌宪耸耸肩,摊开双手表示无奈。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期盼万陵县的船队回来,希望下南洋的船队能给万陵县带来巨额的财富。

不光万陵县县衙发愁,最发愁的居然是那些盘踞在鄯州城和襄州一带的叛军将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自己的军队跑了几乎三分之一的人。

开始他们还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那些英勇无比的义军竟然逃走了这么多人,这让那些誓死要推翻大晋朝的义军将领感到十分的尴尬和难堪。

当前去调查的人回来告诉这些义军将领,这一切的根源都是来自于万陵县的一个奖励政策,让所有的义军首领气的差点吐了血。

“防火防盗防万陵县。”

当天只要有义军存在的地方都收到这样一个奇怪的军令。

但是限制了万陵县人进入这些地区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嘛?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那些被拉走的义军有很多人回来了,此时正活跃在每一个义军军营内,向他们讲述万陵县的富饶,万陵县的政策,万陵县的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