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 第175章 募兵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第175章 募兵

作者:闪电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8:52 来源:笔趣阁

相对于二皇子的胆怯,不得已选择而进京,三皇子就表现的勇敢了一点,以雍州等地防务紧张,自己实在抽不时间为由,直接拒绝了太子殿下的令旨。

一时间三皇子拒绝太子殿下的令旨让朝中官员议论纷纷,太子殿子也是素手无策,只能听从丞相孙静庵的建议,再次下旨催促三皇子务必到京都来。

一路上拖拖沓沓的二皇子走了半个多月,还没有走到洛阳府城,当听说三皇子抗旨不遵时,只是呆滞了一下,就立马转头回去,也打算不再听从太子殿子的旨令了。

当李昌宪听到鄯州城被义军攻占且差点遭到屠城的消息时,一下子也是震惊了。

以前义军开始起义动乱的时候,也只是骚扰一下小的县城,从来没有大规模地攻占像鄯州城这样的一州之城,在鄯州城内大肆烧杀抢掠,逼死了一府之主府尹大人马鹤轩,而且还杀死了折冲都尉刘谦和。

叛军的事情真的是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几十万大军的义军,现已驻扎在鄯州城,即使三皇子愿意率领十万多的雍州军进攻义军,胜负还在两可之间。

再听到三皇子抗旨不遵时,李昌宪一下子呆了,就连张克文也是深深地叹气。

李昌宪好奇地问道:“这下三皇子是和太子殿下彻底地撕破了脸,难道一点也不担心太子殿下以后会为难他吗?”

张克文慢悠悠地说:“为难是一定有的,但是太子殿下也一时无法处罚三皇子。

三皇子不是说的很好嘛?雍州一带叛军猖狂,将在外而君命有所不受。

你没有看二皇子现在也返回藩地,准备整军备战,打算进攻襄州一带的叛军了吗?”

李昌宪不得不感叹两位皇子这么狡猾,一下子让太子殿下的如意算盘失算了。

“太子殿下有点太急躁了!”

张克文也是同意李昌宪的观点,“估计太子殿子想把二位皇子诓到京都,等两位皇子一到京城,说不定就会被软禁了。”

喝了一口茶水后,张克文又接着说:“估计用不了多久,四皇子也要就藩了!”

李昌宪微笑着说:“可能是四皇子也感觉在京都不怎么安全了,还是离开京城为好。但是太子殿子会放他走吗?”

张克文道:“太子殿子一定会放他走的,毕竟四皇子对于太子殿下来说,还构成不了威胁,放他走正好让其他两位皇子看到太子殿下的诚意。

但是二皇子和三皇子就不一样了,这两位都是盘踞一方,拥兵十数万,对太子殿下的皇位威胁最大。”

李昌宪对于老皇帝在这件事情上保持沉默,也是感到有点疑惑不解,问道:“皇帝不会病重的不理人事了吧?难道他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太子监国和其他两位皇子明抢暗斗嘛?”

张克文沉思了一下,说道:“你不了解当今圣上的脾性,他一向是十分隐忍,控制欲极强,而且常常是后发制人,为人冷酷无情。

可能是皇帝本人不满意太子殿下的无能,也有可能要考察几位皇子的才能,所以要看着几位皇子斗的死去活来。”

李昌宪听了也是惊讶,问道:“皇帝都已经让太子监国了,怎么还在考察几位皇子?”

张克文摇头道:“谁也无法猜出皇帝的内心想法,或许他早已在心中明确了皇位的继承人,却一直秘而不发。

但是在他未驾崩之前,皇帝是不会把权力轻易交给别人的。

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也不行,就连太子监国,有可能会被他利用完了,一道旨意就可以让太子殿下回到零点。”

李昌宪有点吃惊,“朝廷内部不是传言说皇帝因为叛军的事情而病情加重,太子殿下才不得不监国治理天下的吗?”

张克文鄙视了一下李昌宪,“皇帝病重?传言还可以相信吗?当今圣上当年也是隐忍了二十几年,从一个不显眼的皇子而争取皇位成功的,再加上坐在这个皇位上二十多年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岂能被一个小小的义军叛乱所气的病情加重了。”

李昌宪一时语塞,皇帝竟然和他的几个皇子这样玩,就不怕几个皇子以后会对他产生怨念吗?

说到这里,李昌宪和张克文又谈起了岭南都督府要在岭南府各州县募兵的事情。

李昌宪冷笑着说:“大晋朝外强内虚,临时招募的兵丁质量太差,能不能抵挡住叛军的进攻还不能确定。

万陵县这里人口还缺得很,所以募兵的事情就算了。”

虽然朝廷方面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但是李昌宪根本就没有在万陵县替岭南都督府招募兵丁的打算。

张克文看到李昌宪就这么果断地拒绝了,所以就劝解他说:“朝廷下达的招募令还是一定要遵守的,哪怕万陵县抽不出人来,也要贴个告示,装个样子出来。”

“好吧!”

李昌宪也是无奈,只好让张克文把朝廷要募兵的告示贴出去。

谁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去当兵?

毕竟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去还是留?李昌宪还是能给来到万陵县的难民们一点自由的。

至于益州和岭南府等地的协防大事,就让它见鬼去吧,人家皇帝老子和几个皇子都不担心,李昌宪又操心这么多事干嘛?

只要义军不打到万陵县来,李昌宪就丝毫不担心,但是张克文和何岳等人还是有点不放心,在万陵县到岭南府的关卡上布下重兵,以防备有不怀好意的叛军派人潜伏到万陵县来。

川地产井盐,井盐多处藏于地中,需要造井取盐,但是造井代价太大,花费时间长,短则几月,长则几载才能凿成一盐井。

盐井的盐水在捞出后需要蒸煮才能得到雪白的盐。

而万陵县的海盐因为制造成本低,行销于浙赣湘等地,甚至有些川地盐商也来到万陵县贩卖海盐。

有一天曹云曾偷偷地给李昌宪说,有盐商要贩运输万陵县的海盐到鄯州一带去卖,不知万陵县县衙能否给予盐引?

李昌宪看了一眼曹云,这小子时常在外走动,结交了形形色色的人,估计义军那里也有他的线人。

在鄯州外面层层官兵包围之下,还能够把海盐运送到鄯州城中去的......

不是手眼通天的大户盐商,就是那些急需粮食和食盐的叛军。

有钱不赚是王八蛋。

李昌宪也不管叛军不叛军的,只要能给他送钱的人,他都是会欢迎的。

“当然可以,县衙这里随时欢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