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寒门宰相 > 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忽悠官家是技术活

寒门宰相 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忽悠官家是技术活

作者:幸福来敲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7:01 来源:笔趣阁

殿议后,章越,王珪,蔡确三人于侧殿歇息。

内侍奉上茶汤。

王珪捧着茶似开玩笑地对章越道:“不知陛下是否又召集贤留身,以便单独向陛下荐人了?”

新任参知政事蔡确一旁听了别过头去,以免卷入两位宰相的斗争中。或许他们也是借着聊天敲打自己。

不过蔡确也知道王珪对章越多次天子单独留身召对意见颇大。

章越笑着道:“史馆,当年舒国公多次留身向陛下解释新法,我如今无二。”

王珪笑道:“当年李文靖公(李沆)为相时从不留身奏对,时真庙问之,李文靖公坦然道,臣备位宰相,公事公言。密启者,非谗即佞。”

章越轻哼了一声笑道:“史馆既是三朝元老怎不知庆历时守边大臣韩魏公,范文正公召回中枢,却始终不得单独奏对。”

“是欧阳公向陛下倡议,范韩二公熟悉边事,且机密事不便当众讨论,故请留身奏对。只召一二人商量,此乃帝王常事。此乃先例,史馆又何必介然于怀。”

王珪道:“可是我记得仁庙也说过,朕不欲留中,恐开阴讦之路。”

王珪,章越二人说下去,蔡确也是心知肚明。

这也是敲打自己嘛。

留身奏对但一般限定于宰相和枢密使,参知政事和枢密副使要留身,必须事先征求宰相的同意。

同时经筵官也有留身的资格。

留身奏事有一个好处,便是身旁没有修起居注的官员记录,如此也是方便君臣私话,隔绝耳目。

章越任集贤相以来,多次受到天子单独留身,这体现了天子对章越信任。

王珪对章越多次单独留身意见颇大,这也是一直的事。

如今蔡确也升入执政有了留身奏对的资格,但两位宰相也是把话说在前头,你蔡确胆敢请求留身奏对,我们二人一起搞你。

不久石得一步出道:“陛下请三位一并入见。”

闻言蔡确神色一松。

今日章越,王珪,蔡确三人同时留身,被称作留班。因为这是整个中书班子留下。

如此就不必担心背着彼此在官家面前说小话了。

官家对三名宰执道:“方才不欲在殿上言西夏进兵之事,以免外面误传,而今让你们三人留身便议此事。”

“西夏从兴州再度起兵,声势极大,有外臣议论纷纷,以为中国无宁事。”

官家意思是方才外头人多口杂。

用兵之事,你们中书定下就好,不要告诉别人。听了官家之言,三人都是心底一暖。

王珪道:“不知陛下意以为如何?”

官家道:“卿且言。”

官家也很不满意王珪向来都是不表态。他找章越留身商量事情,而不愿找王珪,这便是原因。

正如他当年频繁找王安石留身一样,对方能毫无顾忌说出真知灼见来。

不过官家也知道一直找章越留身不好,故而今日便安排了王珪,蔡确同时留身,免得宰执之间相互猜疑。

但官家念在仁宗时,对方没有一言反对过立先帝为皇储,又觉得对方是实诚人。

而章越见有王珪,蔡确在场,也是很谨慎。

其他事还好说,但军国之事一旦出现错误,被王珪,蔡确二人传出去容易造成对自己沉重的打击。

他凭军功入相,也可能因此起,而因此落。

章越斟酌了一下用词道:“党项出兴州,多半是往兰州,天都山来。”

章越还是尽可能地说一些,但不便说得太具体。蔡确比元绛更厉害十倍,也更精明十倍,自己的只言片语入他之耳,说不准被编排成什么样子。

他上一次在御前说出要与西夏在兰州、天都山、平夏城一线打持久战的意思,结果沈括便被御史弹劾了,说他浪费钱粮在泾原路修修补补,却不知进取。

这弹劾沈括就是冲着自己来的,只是不敢对自己动手而已。

……

所以以后他在公开奏对之中中尽量用模糊,模棱两可的话来。

千万不要觉得为啥做官的人讲话没啥干货,这都是多年以来被坑的经验教训。他若信得过你,私下聊天是可以字字珠玑。

王珪确实不懂边事,毕竟是润笔执政,而蔡确有一番见解,则对边事,治国之策都不如章越。

三位中书聊了一阵,官家觉得不能尽兴,又再度命章越单独留身奏对。

此言一出,王珪蔡确皆尴尬而去。

王珪,蔡确心底,难免有章越故意不在他们在场时说实话,一定要私下奏对时方才实话,以此固宠的道理。

但是天地良心,章越私下奏对时,基本不说任何人坏话,也没有为党羽提任何要求。

这不是他故意君子。儒家道义就是教给你长利和短利的道理。

背后说人坏话的事,非常没有性价比,一旦被人察觉,极遭人恨。

……

官家对章越道:“党项再犯倾国而出,不仅梁乙埋出兵兴州,梁永能亦出横山,卿与朕当实心言语。”

章越道了一句:“陛下方才臣已是说了,而且在环州有行枢密院。”

章越言下之意,陛下你不要再微操了。

官家道:“韩缜与李宪不合,二人相互弹劾多矣,怎能同心协力应敌?”

韩缜此人权力欲极强,多次要插手熙河路制置司的事,但李宪是天子心腹,怎能听你韩缜号令。

两边相互弹劾,互相在天子面前上眼药。

章越心底笑了笑,面上道:“陛下,做过官就知道,七八成精力都是放在与同僚之间的相互拉扯上,只有二三成精力放在办事上。”

官家闻言微露尴尬之色。这局面还不是章越为了贴合他的心意造成的。

“陛下,当初设立熙河路置制司便是不让行枢密院独大,又有相互监督之意。”

官家稍稍放心,但又极不放心地问道:“那么朕不需办些什么吗?”

章越问道:“陛下,上一次兰州之役的赏赐都下去了吗?”

官家道:“二月便下诏了。”

章越又问道:“秦凤路转运司的系省钱物都拨下了吗?”

官家道:“一月便下诏了。”

官家一愣旋即道:“此二事不都是卿奏请的吗?怎反来问朕?”

章越道:“如陛下所言,此二事办到即可,

官家愕之半响,他很急躁,总觉得要办些什么事才行。

“发了赏赐,给足钱粮,便可以了吗?”官家不放心地问道。

章越商量地问道:“陛下不放心,再从内藏库里拨十万贯予李宪赏赐将士?”

官家立即点头了。

官家性子对自己抠门至极,衣食简朴,后宫用度也是非常节约。比如为他生下子女的朱氏,也才刚封为昭容而已,不是不宠爱,而是怕花钱。

但官家对开边之事毫不吝啬,经常大笔一挥,就是多少钱多少钱地拨下去。

章越起身道:“如此前线将士必感陛下之圣明。”

说完章越就要告退,官家一愣心道,章越还是没与自己讲什么干货,就这么走了?

官家拉住章越道:“卿也要让朕心底有数。”

章越闻言差点摊手。

章越心道,庆历时打不过西夏,被李元昊骑在头上,是因财力物力兵力不足。到了熙宁三年时,韩绛到了当地一看士卒只用纸甲,饭都吃不饱。汉军毫无战力,只能重用蕃军。

而经熙宁变法,朝廷物力财力已是大大充足,陕西各路兵精粮足。再用将兵法治军,吕惠卿又行蕃汉合操之策,西军实已是今非昔比。

现在局面与当年大不相同,只要你不搞五路伐夏,修筑永乐城这般激进之策,磨也可以将西夏磨死。

该办的事天子和王安石基本都办了,现在只要一步步用资源堆死你党项就好了。

后王安石时代,章越真正努力要办的是,就是化解变法带来的激进政策造成对百姓的负担。

尽可能的让司马光他们闭嘴,免得以后伐夏难以为继。

最后造成了类似元祐更化的局面。

这点吕惠卿最聪明了。

历史上神宗皇帝一死,吕惠卿看朝廷上风头不对,似要废除变法。当时知河东府的吕惠卿擅自出步骑两万兵马,攻打西夏斩首六百余,差点造成宋夏大战。

吕惠卿就是冒险,赌宋夏一定会全面开战,这样新法就不会废除,他就还有用。

可是官家一直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努力,总以为自己在伐夏之事上给他划水。

对夏攻伐之事,章越怎会不尽力,一旦元佑更化,自己与吕惠卿就要一起下野。

面对官家,章越想了想道:“陛下,军器监已造新砲,臣已命运往兰州,平夏城。”

官家一拍大腿道:“可是霹雳砲?”

章越点头称是。

官家顿时充满了自信的笑容。

章越擦了把汗,心道忽悠官家还真是个技术活。

简直比打十个梁乙埋还难。

而另一面党项大军沿着葫芦川铺开,浩浩荡荡地似冲泾原路而来。

坐着马上的梁乙埋非常高兴,党项部落本来就是一盘散沙。

能完成整个民族凝聚力的一个是战争,还有一个则是宗教。

通过战争,他完成了对各个部族的支配,听话的赏,不听话的灭。

各部族首领敬畏地匍匐在他的马前,交出了质子,族中的钱粮和战士。

通过一次又一次战争的胜利,党项上下对皇族的信心无比膨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