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寒门宰相 > 一千八十八章 交权

寒门宰相 一千八十八章 交权

作者:幸福来敲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7:01 来源:笔趣阁

中书五房。

分别是户房检正蔡京。

礼房是毕仲衍,真宗时宰相毕士安之曾孙。

吏房为曾伉,中书条例司的旧人。

兵房则是徐禧。

刑房王震,前宰相王旦曾孙。

孔目房王修。

众人一一向章越见礼。

章越心想,曾伉,徐禧都是天子亲自提拔的,这一年来中书在官家眼底几乎是透明的。

蔡京,毕仲衍则都是原来自己的人。

毕仲衍是老泰山吴充写信给自己举荐的,吕公著,欧阳修对他也很赏识。

章越在称疾前一个月,提拔毕仲衍为中书检正。

章越称疾之后,王珪没有少找蔡京和毕仲衍的麻烦,各种找借口和罪名中伤二人。

说实话,这也是人之常情。

章越为参知政事,管理朝廷财政时,要改役法时,判司农寺熊本和三司使李承之二人都是新党旧臣,并不卖自己的账,最后李承之被迫不合而去,熊本则见章越拜资政殿大学士后,知道胳膊扭不过大腿,最后转投章越门下。

这二人一走一降的局面。

王珪也是这般,蔡京毕仲衍身为中书检正不是自己心腹,用得不顺手。

于是以各种考核名义,安排难事破事,还有鸡蛋里挑骨头的手段来逼这两个人就范。这都是官场上老一套玩人的手段。

最后一路跟随章越最久的蔡京,没顶住王珪的一套一套的手段,被迫‘归降’。

而才跟随章越不过一个月的毕仲衍,居然顶住了王珪的找碴(史书记载,王珪与充不相能,以仲衍为充所用,数求罪过欲伤之,卒无可乘,但留滞不迁)。

章越没料到半路出家的毕仲衍居然一点都不买王珪的账。须知章越与毕仲衍恩情远不如蔡京深厚。

但事实上官场有两等人,一等是下凡的神仙,一等是背锅的牛马。

王珪不敢真奈何毕仲衍,却敢真奈何蔡京。

众人一一上前见礼。

章越道:“仆再临中书,一切繁文缛节皆免,陛下责仆全权主征夏之事。”

章越加重了口气对众人道:“从今日有关于山西,河东各路关于西夏一切公文,抄报都先交由我过目,未经允许不得发邸抄!”

五房公事与众堂吏都是称是。

徐禧表情微微有些异样。

“此外陛下龙体不适,我等当分君之劳。从今日起仆与王丞相轮流在中书值宿,不知王丞相意下如何?当然今日是仆来值宿!”

章越向王珪问道。

王珪闻言暗暗叫苦,自己上了年纪,如何能与章越这般在中书值宿呢?

王珪看了一眼元绛,元绛沉默不语。王珪笑着道:“当然。”

中书五房检正也看出了局势不同,章越此番回中书手段极强,颇有大权拢手之意。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先烧到了王珪头上。

王珪掂量着章越的意思,对左右吩咐道:“你们立即收拾值房,再将今夜留值吏员名单排出。”

章越笑道:“还是王丞相想得周到。”

王珪笑了笑,左右各自去忙事了,元绛心情不愉回自己厅里歇息。

堂上留着章越和王珪二人说话。

王珪轻咳一声,左右服侍的堂吏都是自觉退下,但见都堂上的门窗都一扇扇地合上。

堂吏们动作雷厉风行,到了这政事堂中个个都是人精,嗅觉不敏锐的人在此是生存不下去的。

王珪笑道:“度之,今日新拜相风力如此之强,令老夫刮目相看。”

眼前左右无人,到了私下场合,章越则立即起身,恭敬地对坐在椅上的王珪道:“王公,话可不能这么说,当年要不是公点我为进士,我哪有今日啊!”

“方才那些都是摆给外人看的。”

王珪见章越这态度点点头,然后道:“度之言重了,本朝不许有座主门生之说,你我也没有师生的名义,但是你能记得当年你我这一段情谊,老夫也算是铭感五内了。”

“我还记得当时仁宗皇帝……”

章越听着王珪讲了一大段老皇历,其实当初卷子里自己本是犯了些忌讳,但王珪又是如何力排众议地将自己卷入纳入前十名之中,最后得到了仁宗皇帝的赏识。

王珪几十年官场经历,办事绵绵密密,周周到到。

你若因他三旨相公的名声而低估他,是会吃大苦头的。说实话章越不怕王安石,吕惠卿,章惇那般大开大合的,就怕这等绵里藏针的。

王珪最后语重心长地对章越道:“度之,官场是一个讲人情的地方,不近人情的人是走不远的!”

章越道:“受教了。”

永远要把敌人当作老师一样来学习。

王珪说完之后,当即吩咐人道:“让曾检正将堂簿取来。”

章越听到堂簿二字心底一动。

什么是堂簿?

中书宰相的权柄!

众所周知宋朝文官人事权分三等,一等是流内铨,审官西院,这二者管理大部分文官,这被称为吏部注授。

还有一等是天子亲除。

而介于二者之间的,则是中书堂除,打个比方大宋有一半以上的知州,要经过中书堂除。

章越对堂除太清楚,他中进士授官时是往流内铨跑的关系,但制举后,就直接进入堂除。

换句话说,自己是政事堂直管官员。

而天下政事堂直管官员,自卿监而下及已经进擢或寄禄至中散大夫者。

片刻后中书吏房检正曾伉手捧着一本堂簿放在章越,王珪面前,这是宰相方可浏览的。

章越打开堂簿上面除了有官员名字外,还有出身岁月、历任资序,节述功过及主要亲属关系,逐月进纳,以备查考。

此外还有‘堂阕’。

堂阕多是善阕,大阕,也有些特别重要以及艰难的职位,甚至小到县令除授。

这堂簿天下多少官员趋之若鹜,便这么静静地放在章越手中。章越心底感叹,有人曾说如果天底下有一个词能将四大名著说透,那就是‘编制’二字。

这可是以往为参政时,不曾有的权力,如今便躺在面前。

章越翻了两页,克制了自己冲动,将堂簿放在一旁,举起茶盅来道:“看过了。”

王珪点点头对曾伉道:“先收起来。”

曾伉带着堂簿走后,王珪对章越道:“以后堂阕,你我共论之。”

章越点点头,王珪也是怕自己为‘称疾’时不悦,主动向自己示好,自己拜相第一日便主动交出了堂簿。

宰相的权力是什么呢?

宣麻拜相是一个形式,而这小小的堂簿才是实打实的。

章越笑道:“多谢王丞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