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寒门宰相 > 一千九十章 得道多助

寒门宰相 一千九十章 得道多助

作者:幸福来敲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05-04 00:39:24 来源:笔趣阁

兰州大捷消息一出,满堂之上但是喜气洋洋。

看着宰执,堂吏们陆续向章越贺兰州大捷的一幕,蔡京心底如波浪翻涌有些不是滋味。

攻下兰州并不意外,十余万大军攻了两个月,方才拿下。

为此熙河路甚至错过了原先攻克兰州后,沿黄河北岸进兵的方略。之前多少人指责李宪和王厚是庸将,白白令十几万大军坐在兰州城下,错过了会师兴灵的机会。

可偏偏是章越回朝拜相之日,这一封捷报就这么不早一天,也不晚一天送来了。

这运道属实令人羡慕和嫉妒。

难道章越真是天命所归的宰相吗?

章越辞道:“这都是天子之劳,我方拜命,也是沾了光罢了。”

众官员却仍是继续道贺。

方才咄咄逼人的冯京此刻已是气馁。

而冯京之下,入朝后一直摇摆不定的薛向也向章越道贺道:“向丞相恭贺了,兰州一下,随时可饮马黄河,无论沿庄浪河北上凉州,还是沿黄河西进取兴州,包打灵州都是上策!”

薛向这个时候示好,章越很满意。

毕竟当初对方出任枢密副使,韩绛章越便有一份举荐的功劳在其中。

对于薛向的才干,章越还是很认同的,只是认为他办事颇不择手段。

章越满面春风地道:“薛枢副所言极是,李宪王厚下一步必会相机而动。”

薛向道:“向在陕西为官多年,对局势早有了解,恳请丞相稍后容我进言,如此感激不尽!”

呦,呦,好你个薛师正,如此急不可待……章越也投桃报李地道:“我与薛副使可是老交情了,当初设立交引所时,就承蒙指教多矣,以后伐夏仆还要多多借重薛枢副之见!”

薛向立即道:“不敢当,向自负经济之才,为陕西转运使时不识盐钞之妙用,全仰仗丞相先见之明。丞相当时初入官场,便有这等见识,向一直想来时时佩服得五体投地。”

薛向之言,换了其他语境,肯定集体呕吐了。

你薛向好歹也是堂堂枢密副使,居然如此跪舔章越,也太没有脸了。不过在官场上这样的话,大家都听得习惯了。政事堂内大家也都觉得很正常,并不以为过。

只是冯京气得转过头去,随着主战派章越回朝任相,枢密院里就出了薛向,章楶这两叛徒。

连曾孝宽道:“恭贺章丞相,攻下兰州,整个熙河路便盘活了。”

王珪面上微微笑着,但心底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

蔡京时时刻刻都在观察着王珪,章越二人的脸色。

王珪的性子外宽内忌,表阳内阴,整人不露声色,即便精明如蔡京也在他手下吃了很多哑巴亏。

什么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王珪一个人对你没好脸色,也让整个中书对蔡京进行孤立。

有要事不事先知会,手上要紧的权力被分走,一堆破事难事丢给你,当你有什么主张不被采纳后,官场上猢狲看出名堂后,主动对你冷淡及远离。

王珪也是如此待毕仲衍,但王珪一整他他便躺平,让对方无机可乘。一般官场上遇到这个情况,也是升不上而已,最后要么忍着,要么走人。

蔡京见识什么是人性的展开。

他能够调节自己心态,但他是有野心的人,他并不甘于眼前,也不愿失去权力。

所以面对蔡确的游说,面前王珪主动抛出联姻的筹码,蔡京找到了蔡卞,兄弟二人决定分而仕之。

到今日看到章越重返政事堂,同时目睹攻克兰州之事,令蔡京都有些茫然若失。

连薛向,章楶都识时务者为俊杰了。

今日后悔吗?有些。

蔡京用了一段时间收拾心情,走到章越面前道:“京贺丞相收复兰州!”

章越微微停顿看向蔡京道了句:“元长啊!你我不必如此见外。”

听到章越称自己表字,蔡京有些受宠若惊,正欲说什么话,这时又有另一人向章越道贺,所以便别过去了。

蔡京定了定神,仍留下原处,章越回过头来看蔡京仍是逗留道:“元长有什么话?”

蔡京低声道:“下官刚从泾原路一位心腹得知消息,章经略相公在军前杀了王中正!”

章越不动声色道:“我知道了。”

章越面上虽是平静,但心底却如翻江倒海般,他不明白章直吃错药了,怎么敢斩杀主帅?

他不是已接了退兵圣旨吗?

莫非王中正不肯?

不可能。

可是如今泾原路方向兵马音讯全无,与之前鄜延路情况如出一辙,这令章越如何不忧心。

章越坐回椅上,这时一旁王珪似看出了自己心情的沉重,笑着出言打探,但章越岂会告知,二人说说笑笑,形若无事。

章越心道上任第一日,自己手头上便不少棘手之事。

王中正被章直所杀是一件,还有鄜延路贪污弊案也是一件。

贪污是宋朝官员众所周知的秘密,鄜延路每年几百万贯的军资,整个路上下官员不从中分润,寄托于他们道德标准绝对是不可能。

现在鄜延路败得这么惨,必须让很多官员付出惨痛的代价。

心底千般事,面上却不能有显露。

章越笑着道:“攻下兰州之事,咱们两府理当向陛下献贺表!”

王珪道:“当如此。”

章越道:“论文章本朝无过于史馆,贺表就拜托了。”

王珪很喜欢写贺表之类歌功颂德的文章,王珪当年也是凭此在仁宗皇帝那脱颖而出的。

办事很容易办砸,但文章小心些却不会有错。章越当然把这锦上添花的事交给对方。

王珪笑道:“集贤才高八斗,何必过谦。”

章越对王珪笑道:“学生永远是学生。”

王珪闻此大笑,仿佛二人这一刻都忘了彼此间的过节。

这时候元绛刚从公厅里步出,见官员们向章越,王珪道贺,以及王珪章越相视大笑一幕,待得知兰州大捷的消息后,心底也是吃味。

为何章三竟有如此好的运气?

元绛闻此再度负气回到了公厅不出。

章越,王珪都不知元绛心底这点变化,而这时公人禀告道。

“韩玉汝已是到了!”

王珪笑道:“来得真巧!”

章越笑了笑。

韩缜很早就拜枢密院都承旨,乃枢密院属官之首。

不过韩缜为了与兄长韩绛避嫌,就一直赋闲在家。之后韩绛病逝,韩缜也没有出来做事。

他很清楚当官不是只有一个官位在就好了,主要看上面有没有人支持。

韩绛不在了,他出来做官也是受人排挤的份。

而今日他知道章越拜相的消息,决定出山来章越这道贺。

韩缜性子刚烈严酷,他曾与章越笑言,若张汤,来俊臣再世见了他,也要俯首听命。

韩缜严酷不鲁莽,是能审时度势。

他不是吴安诗那等官三代,章越当年虽是韩府座上客,也是韩绛一手提拔起来的,但毕竟人家现在是宰相了,该听命便听命,该低头就低头,该弯腰就弯腰。

成大事的人一切都以目标为绳,从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所以今日韩缜第一时间赶着来道贺,以后自己的靠山便不是兄长,而是章越了。

入了政事堂前,韩缜见到薛向。

二人性子都是不能轻易容人的,韩缜在薛向之后出任陕西转运使,曾颇改他章法,二人打过官司。

打了照面后,薛向道:“玉汝,来了!这是要出山?”

韩缜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而今边事不振,便来看看。师正今日又有什么见教?”

薛向道:“无事,玉汝先向你道贺了。”

“有什么贺的?”

薛向道:“入了堂中,自会知晓。”

韩缜大笑道:“反正是福是祸都躲不过。”

说完二人擦肩而过。

韩缜进堂后,参拜过王珪,章越。

二人让堂吏给韩缜看茶,章越对王珪道:“韩玉汝曾出任过陕西转运使,秦凤路经略使,若此番在陕西设行枢密院,倒是一个人选!”

韩缜听了顿时心底大喜。

他性好弄权,主杀伐,主持行枢密院,权操一方之事他最欢喜了。

王珪道:“玉汝是人才,否则秦凤路也不会有‘宁逢乳虎,莫遇玉汝’之名了。”

韩缜起身道:“蒙丞相指教,下官去陕西后,定是约束守己,不敢再恣意妄为了。”

章越嘉许地向韩缜点点头,王珪道:“此事还需陛下圣断,玉汝回去等候消息吧!”

王珪笑着对章越道:“西府之中颇多人才,似薛师正、章质夫、韩玉汝都与集贤相默契啊。”

章越笑了笑,王珪是对自己生出忌惮了。

权力是来源自下,你一个宰相上任,自己是光杆司令也没用。

章越自己在朝中经营多年,平日不显山不露水,但今日拜相上任。

薛向,章楶,韩缜三人,枢密院中五个举足轻重的官员便都主动投向了他,岂不是令王珪忌惮。

章越道:“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征讨夏国乃是天下所向,薛、章、韩三人用心于此久矣。恰逢今日兰州之捷,鼓舞人心,所以觉得事有可为罢了。”

王珪点点头,心底更是担心,若章越凭着对西夏主战,在朝中集结出自己的党羽势力,却也可以轻易压过自己和冯京的。

今日一个兰州捷报便如此了,若以后再胜下去,岂不是满堂上都是章党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