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前浪 > 第五十五章 认真

前浪 第五十五章 认真

作者:刀一耕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7:56 来源:笔趣阁

彭向明认真起来了。

前所未有的斗志昂扬。

其实他一直以来也不是不认真,只是在他的个人规划里,他觉得自己毕竟是专业学习导演的,所以始终都把电影定位为主业,把音乐定位成副业。

在他对未来的大致规划里,既然《三国》帮自己打开了一点人脉,那接下来就顺势多抄点歌,再接两部电视剧的配乐之类的,赚点钱。

等手里有了点钱,就先筹备拍一部短片,作为毕业作品,同时也拉起一个小队伍来,通过这个短片,大家磨合磨合。

再然后,就应该尝试启动自己的第一部正式电影了。

所以事实上,从当初他起意要把《三国》那三首歌抄过来卖给制片方开始,他在音乐方面最大的野心,其实也就是想多赚点钱。

只不过后来因为大旗唱片忽然出现,这个赚钱的思路,从原本的抄歌给别人,以及多接电视剧配乐,变成了自己做工作室出作品罢了。

这个思路,直到昨天也还没变。

简单来总结的话,在音乐这条路上,其实他的心理是骄傲而又胆怯的——骄傲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脑子里有着太多太多优秀的资源了,单纯以写歌挣钱这条路来说,这些作品简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胆怯则是因为,尽管原主的钢琴弹得其实相当不错,而且他现在也已经基本上把这一点全盘继承下来了,但归根到底他心里却非常的清楚,要玩转音乐,哪怕是玩转已经相对算是简单的流行乐,只会弹钢琴,也是远远不够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不说自己唱歌了,当《凤凰于飞》的编曲拿过去,面对周宇杰很认真地探讨,他能做什么?他什么也不会啊,只是照抄!

于是他只能咬定自己的原谱,实在是没话说了,就来一句,“直觉吧?我写东西一向靠直觉。我就是觉得这样更好一点。”

再比如,他当然极度欣赏《历史的天空》的原唱,但是在被霍铭和周玉华两位大佬的捶打示范之前,如果让他去指导周舜卿的话,估计他就也就只能一再地描述自己的感觉,让她往原唱上贴。

但究竟怎么贴?哪个音,哪里处理的不对?

到时候估计就得全靠人家周舜卿来理解!因为他不懂!

也是因为这样的一点矛盾心理,他一边很努力、很认真地从身边的每一个专业音乐人身上汲取养料,以尽力遮掩自己的不学无术,力求不露馅,一边却又时刻做好了不行就撤的决心——大不了我以后只写歌,怎么编曲怎么唱你们自己玩!

到现在两个来月,事实上他学到的东西很多。

霍铭、周玉华、陈凯杰、周宇杰,乃至于苏成、周舜卿,甚至还包括当初录小样的时候那位录音师杜鹏飞,等等,可以说,他遇到的每一个专业或不专业的音乐人,都把人家当成老师,一直在偷偷的学。

但这种又骄傲又胆怯的心态,却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转变。

比如说,只因为一时的意动,也或者说得更直白些,只因为吴冰是学过越剧的,李玲玉也是学过越剧的,从而引发了他的联想,进而想到了《天竺少女》,又想起了《西游记》,于是他就决定抄这个了。

他当然也知道,这首歌就算做出来,就算做得很好,但就底子的成色而言,本就不是什么十足出色的作品。

然而,就一个穿越者,更仔细点说,是一个此前拿出一首就让大家惊艳一次的穿越者的心态而言——我随便拿一首,它还能差到哪里去?

但事实证明,不行。

你必须认真。

选作品要认真,制作要认真,唱要认真……一切,都要认真。

不会的,可以学习,学习本身也是一种认真。

哪怕你脑子里放着海量的好音乐,要把它成功的呈现出来,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你又不像人家李谦那样,上辈子就玩了那么多年的音乐!

由此,他甚至很直觉地联想到:电影呢?

在此前的人生规划里,他一直都是以电影作为自己的主业的,但这个时候却不得不去想:导演系毕业的,就能把脑子里那些好电影抄出来吗?

就算勉强抄出来,你能抄个满堂彩吗?

所以,唯有“认真”二字罢了!

幸运的是,似乎无论音乐还是电影,自己都应该是多少有一点天赋的。

所以……干了!

先从音乐开始,他决定要认真地做出点名堂来!

从大旗唱片受了点打击回来,他异常冷静地把孔泉叫来,把《天竺少女》后续的安排,都一一地交代给他。

后续的单曲发行合同、对应选择的推荐资源等级、具体的推荐方向,乃至于具体的推荐文案、对听众的引导方向,再往后的上市时间等等,当然都需要有个人来做,至少是需要有个人去监督大旗唱片发行部门的执行。

这些事情,孔泉应该可以胜任了。

然后……《追梦人》这首歌,是早就已经抄好、做好了版权登记的,甚至是除《三国》三首歌之外,他抄出来的第一批的歌,这个时候,他需要考虑的就是编曲,和制作。

编曲要调整下,以他到现在为止不算多么高深的音乐造诣而言,他也知道,这首歌是很好的,但原版的编曲的确是年代感强烈了一些——倒不是不好,只是有些“旧”了,要适度的调整一下,让它稍具现代感。

当然,绝不能破坏原作整体的风格和格调。

适度的加入一点钢琴,后半段进一些鼓点,就应该会好很多。

定下初步方案,他就跑到霍铭的工作室去,被叫打麻将也推了,自己把自己关在霍铭的工作间里,用他的全拟声键盘,一遍遍的尝试编曲的各种搭配。

在霍铭的工作间隙里,他抽空折腾了两天,还一遍遍拉着霍铭和陈凯杰帮忙提参考意见,中间老安还来微信要约快乐运动,也被他推了。

现在的他,觉得自己根本就不需要女人。

当然,还有唱的问题。

此前陈凯杰给他推荐了一位据说很厉害的声乐老师,但是,要到联系方式之后,彭向明却一直都没打电话,因为在他的计划里,固然是有着自己亲自站到前台去做歌手的打算的,但这个打算,甚至排到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之后。

现在打电话过去,很客气地跟老师预约了时间,然后跑过去。

这位老师很厉害,说话很和气,但价钱一点都不和气,一个小时一堂课,一对一,价钱是12000,而且这位老师从不提供上门教学,因为据说她坚持认为,教和求是紧密联系的,学生主动登门求教,态度才会认真,认真,才有教的价值。

彭向明当然很认真,所以他按照约定的时间,准时登门求教。

老师叫钱凤和,看上去能有不到五十岁的样子,很娟娟而秀的范儿,身边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做助理,据说是她的学生。

进了门,略微交谈,完整了解了彭向明的来意,助理给端来一杯白开水,并且亲手递给彭向明,让他捧着,随时喝,然后就到钢琴边,老师弹着琴给测音。

就是让你很自然的发音,平常怎么唱,你就怎么唱。

借着老师的指引,彭向明第一次了解到了自己的大致音域。

他的真音一直喊到破了音,居然到了g5,很高的一个音。当然,别说g5了,从c3开始,声音已经变得很薄,且干涩,是很难听的声音了。

而且根本就稳不住,一不小心就唱破。

老师也说,只要声音开始变得不自然,那唱下去就必然是会损伤声带的。

事实上在原本自己唱ktv的时候,都不等进c3,彭向明就已经习惯用假音了——上次给周宇杰送《凤凰于飞》的曲谱,周宇杰也提到过,彭向明进假音进的太早,还完全有余力。

花了约莫半个钟头,基本上完成了对自然声的测试和定位,钱凤和老师说,彭向明的声带条件算是相当出色的那一类。

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的低音很耐听,很扎实,有质感,这已经算是难得。

而更难得的是,在低音不错的基础上,从c1到a2,他居然还有一段音色相当漂亮、饱满,且通透的高音区,虽然现在不太稳定,但老师很确定,经过系统训练,他在这段高音区的声音完全可以稳定下来。

甚至如果挖掘的好,他的高音区往上顶到c3都是完全可能的——这里说的,是以确保音色比较饱满为前提的可用音区。

而且钱凤和老师在做训唱的时候,在介于a2和b2的地方,还抓住了他的一点哑音——这一点彭向明自己当然是知道的,他自己瞎唱的时候,偶尔能唱出来,但刻意想找,却又不大好找。

老师教了个办法,让他轻轻松松就捕捉到了这一丝哑音。

这让彭向明觉得,哪怕就只是这一个小技巧,都能值回这堂课的价钱了:这一点哑音用好了,在某些特殊的歌里,是能极大的增强声音的感染力的。

于是,来的时候态度已经算是比较认真,等到走的时候,他甚至有些五体投地的感觉——专业的,就是专业的,不服不行。

那当然走之前就跟助理约好了下堂课的时间,出了门就用微信把钱给上了。

等回到家里,就按照老师教的办法,开始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气息、喉位,寻找那种共鸣感,并努力地训练自己,维持声音的稳定。

坦白说,真的学上了,反倒是觉得相当有乐趣。

甚至就连晚上跟赵建元、齐元、陈宣他们约饭的时候,彭向明都直接否决了羊肉串——辣椒戒了,啤酒也不喝了,我就随便对付一口就行。

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拿眼神儿瞟他。

但他怡然自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