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前浪 > 第175章 快枪手

前浪 第175章 快枪手

作者:刀一耕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7:56 来源:笔趣阁

齐元是4月2号来的,待了满打满算五天,4月7号一大早上,就奔了机场,回去了——作为一部中等投资的古装剧里的女主角,她能中途离开五天,已经是很大的面子了。幸好那不是一部大女主戏。

剧组渐入佳境,拍摄越来越快。

一开始彭向明是很谨慎的,慢慢的拍,但是有了此前两部短片垫底子,剧组逐渐完成了磨合,演员也基本上找对了方向之后,他的拍摄进度很快就开始加速了——越来越快,快得完全不像是一个新人该有的速度。

一开始大家没觉得有什么异常,但是当第三个场景,拍摄计划中是需要五天的,彭向明却只花了三天,就完成了全部的拍摄之后,大家都察觉出异常来了。

安敏之过来找他说了两次,“别着急,慢慢拍,咱们时间充裕的很,签了95天的档期呢,演员的时间也都很宽裕,预算也足够,我把关呢,你不用担心会超支什么的!放心的慢慢拍。”

彭向明一开始不以为意,简单地解释了几句,就该怎么拍怎么拍。

但很快,眼见他拍摄的进度依然飞快,徐精卫也忍不住了,主动找他,问:“你不需要多拍一些备用镜头吗?咱们才刚开始,不需要赶进度吧?”

他说:“你现在拍的那么赶,感觉你每个镜头都没拍透似的,你能确定将来剪辑的时候,你就用这一种方案?你确定将来不会后悔?”

“我跟你说啊,等到剪辑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虽然方案很多会叫人头大? 很难选择。但只有一个方案可以选择,偏偏你忽然发现这个方案不能让你满意,你会更头大的!”

“所以我们做导演? 在拍摄的时候,为什么说叫创作,就是一边创一边作,把自己的各种想法,都尽可能地拍出来? 给将来的剪辑留下足够的创作空间。”

“现在我发现你每个镜头都只选择一个解决方案,你这样的话? 素材太少了? 虽然拍摄会很快,但你要知道? 等将来你后悔了,想再召集这帮人回来给你补镜头? 那个开支会更大的!”

彭向明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

甚至也跟着明白了安敏之此前要自己慢慢拍的意思。

不过装模作样的略微思索过后? 他就很肯定地回答徐精卫,“用不着!我脑子里已经有这部电影的每一个镜头了? 所以我只需要把我要的每一个镜头拍出来,按照我脑子里的那个顺序? 完成剪辑,就行了。我不需要更多的素材。”

徐精卫闻言懵了好大一阵子。

最终他选择点点头? 有些狐疑? 但也不敢不信? 就说:“那行!我还真没见过像你这么拍的时候就底气那么足的!你自己想好了就行!”

要是换个人,徐精卫都得很不屑,跟他好好掰扯掰扯,但是彭向明就……自长城奖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到现在,彭向明的“天才”之名,轰传大江南北。

对于一个“天才”来说,他说在开拍之前,他脑子里已经把整部电影都拍完了、剪辑完了,现在只是把你们这些工具人召集起来,把我脑子里需要的那些成片的镜头“制作”出来……貌似也并不是全无可能。

于是他不再说什么,反倒是很谨慎地细心观察起来。

像这样在拍摄过程中,导演完全不需要思索和临时创作,只是按照自己的要求,完全地把演员和剧组都框到自己的框架里去工作的状态,他此前还真是完全没有遇到过——他自己拍戏就是出了名的特别能磨,非得慢慢地把每一段故事、每一个人物和每一个镜头,都反复地拍,一直到彻底琢磨透了为止。

而彭向明,甚至对演员的表演,都并不给出什么太多自我发挥的空间,而是从一开始就目标明确,严格地要求自己的演员要演出什么样子、什么感觉来。

这样做,当然是极大地有利于提升效率、节约拍摄时间和资源,但演员就被框死了,完全在导演划定的框框里打转悠,很难说会有什么出彩的发挥。

但是在徐精卫看来,演员自身在剧情大框架下的自由发挥,本来就是电影很重要的魅力之一!

两个人之间,可以说是严重的理念不合。

并且徐精卫很是怀疑,彭向明这么拍,最后会做出一团浆糊来。

这种事情,当然并不影响两个人之间的交情,而处于对彭向明的尊重,徐精卫也并没有着急地去批评他这样就绝对不行。

他只是细心地在一旁悄悄观察,并尝试把彭向明拍过的这些镜头,在脑子里串成一条线——但是,仅仅这么玩了不到两天,他就不行了。

虽然有剧本在,但剪辑本身就是另外的一项艺术。

你让一个导演,在剪辑师的帮助下,从多达上千甚至两千分钟的各种素材里,最终把一部电影按照线索组合成型,本来就是一项面对实实在在的各种画面,都需要忙碌竟月、艰难选择和重组的工作,现在连画面都没有,纯粹靠脑子幻想进行排列组合,脑子根本就不够用!

由此,他越发怀疑彭向明真的能像他说的那样,在开拍前就把电影“剪辑好了”。

然而,看彭向明的架势,他依然坚持就这么拍。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彭向明看来,《无间道》原版在上映后,固然是获得了极高的口碑和评价,但归根到底,它依然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商业片。

其中演员的演技固然可夸,但核心原因其实在于剧本,要演好这部戏,对于演员来说,只要演技达标,然后就按照剧本去正常发挥就好了。

发挥太“出色”,反倒违背了它商业片的定位。

观众进到电影院里,坐这一百分钟,只会、也必须是因为这个故事的精彩纷呈和**迭起,而爱上了演员的表演,而绝不应该是因为某个演员的出色表演,而爱上了这个故事和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整体大于部分的电影。

一旦本末倒置,错让某个演员“出色发挥”,反而会打乱故事的叙述节奏。

正是因为心里很明白这一点,所以彭向明坚持要求每一个演员都必须做“工具人”,严格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发挥,而不许给的过量。

再加上脑子里有原版的加持,所以,彭向明完全不需要“其他方案”,不需要各种尝试,不需要多拍摄一些备用的素材。

对他来说,就是一遍成。

也因此,当他认为自己掌控住了剧组,明白了一个健康运转的剧组所需要的工作节奏之后,他很快就把整个的拍摄进度条拉得飞快。

完全没必要磨磨蹭蹭。

开机十七天,剧组居然拍完了三十天的戏份。

…………

四月十五日,蒋纤纤飞了过来。

她给彭向明带来了《遇见小情歌》这张专辑经过所有的后期处理之后的最终版本,来交给彭向明定夺,是不是可以上市了。

她这首张专辑里的十首歌,有八首都是彭向明在燕京的时候,帮她完成录制的,另外两首,虽然是完全交给杜凯杰来监制,但每天的录音结束之后,她也总是会把录音版本发给彭向明,由彭向明点评,指出不足和方向,所以其实也一直都是按照彭向明的意见去处理的。

这次的最终处理版本,彭向明听过之后基本满意,只是要求有两处地方,后期处理的时候修音修得略有些过,要求调回去一些,别的就都没有意见了。

这都是小问题了。

也就是说,到现在就基本上可以说,蒋纤纤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正式完成了。

只差上市销售。

蒋纤纤当然是大松了一口气。

不管是杜凯杰,还是录音师,或者大旗那边的何总他们,都对这张专辑的质量称赞有加,事实上,她自己自从拿到歌本之后,就直觉地意识到,这张专辑会把自己推向此前想都不敢想的巅峰的。

越是如此,制作起来她越是想要精益求精。

每一首歌,每一个细节,只要彭向明不点头,她就绝对不通过,一定要练习到、调整到彭向明点头,认为很好了为止。

她在这边住了两天半才走,临走的那天晚上,又跟彭向明说:“周宇杰的新专辑上市半个月了,目前来看,成绩其实还不错,整体销量应该是已经过四百万张了,就算还没过,也差不了多少了。”

“但他自己应该是不大满意的,此前他还到录音室来看我,跟凯杰哥我们一起,中午好几个人一起吃饭,他有点丧气,说没达到预期,我听他说话的感觉,他觉得是自己的整体格局的问题,制约了自己继续往上走。”

这番话听得彭向明迷迷糊糊。

最近他的确是很专心的把所有精力都放到了电影拍摄上,周宇杰的新专辑上市,他甚至到现在都没听过。

于是他不解地看向蒋纤纤。

蒋纤纤说:“他旁敲侧击地冲我打听,问我你平常是不是创作速度也特别快。我看他那意思,下张专辑说不定想让你给他制作,你别让他一下子问懵了,提前在心里考虑好。”

彭向明这才恍然大悟。

***

我对抗感冒的唯一经验就是,吃了药就睡,所以这两天别得什么事儿都没干,就睡觉了。现在果然感觉好多了。争取明天就恢复准时更新。

谢谢大家的体量,没有责怪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