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真不是狗官 > 第一百八十九章 杭州

我真不是狗官 第一百八十九章 杭州

作者:日日生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5:17 来源:笔趣阁

白波谷,一队队人马,沿着汾河西侧前进。

最前面的人衣衫褴褛,没有统一的军袄,扛着杂七杂八的武器。

有根棍子的都是好的,还有一些手里拿着块石头,眼神涣散,随着大部队前行。

两侧有盔甲鲜明的骑兵,手持鞭子,遇到走的慢的批头就抽。

最后面是一群膀大腰圆的蒙古兵,他们冷眼看着前面的汉人,眼中多有鄙夷。

蒋家骑兵为了在蒙古人面前表现,抽打的更加频繁,骑着马在两侧来回穿插。

蒋登来到一个蒙古胡将跟前,笑道:“大人,过去前面那座桥,就是白波谷。”

蒙古将军点了点头,他是为数不多能听懂汉话的,所以合不勒派他来河东,统领所有的蒙古入河东兵马。

“白波谷,有多少人马?”

“不下五万!”蒋登对这些十分清楚,白波谷袁家和他们打了很多年,一直是水火不容。

“不过袁家人马虽少,却十分悍勇,往日里总也打不下来,您可不能掉以轻心。”

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的敌人,如果是世仇,那么就更是如此了。

龙门山了解白波谷,白波谷同样熟悉龙门山,这边兵马刚刚动身,白波谷已经依托堡寨和关隘次第防御。

蒙古将军来到河东之后,被李欣打怕了,早就没有刚开始的骄狂,轻轻点了点头,说道:“我们是先锋,打不下来就等后续兵马,大汗正在召集草原的儿郎,早晚踏平了这些南蛮子的小城。”

蒋登心里有些不舒服,勉强笑了一下,便拽着马缰继续赶路。

本来还打算去抽打几下壮丁,这时候也意兴阑珊起来,看着远处阴沉沉昏惨惨的天空,他不知道为何有些压抑。

白波谷,一线峡。

山顶的士卒紧张地等待着,只听身后蹄声如雷,眨眼间数十铁骑如黑云压顶般从苍茫群山中席卷而出。

马上骑士身形矫健,清一色玄甲红披风,鞍桥斜挂长刀硬弓,胯下坐骑俱为西凉良驹,个个身高足捷,通体黑毛,人如虎,马亦如龙,虽只数十骑,气势之壮,却犹如千军万马一般,令人望而生畏。

最前面一个,年纪不大,但是气度不凡,眼神异常坚定,看他一眼就让人觉得,这世间不管多难的事,这个人都有可能去做成。

袁显年之父,袁茂材看到此人,脸上顿时显出惊喜的神色,快步迎了上去,“不曾想少将军亲至,白波谷不胜感激!”

李欣轻轻点了点头,他对这些藩镇,没有一丝的好感。但是眼下他们有共同的敌人,李欣下马之后,顺着峡谷望去,说道:“若是敌军走此处,他们的带兵将领,只怕是一次战场也没有走过,在这儿何须埋伏重兵,百十人足矣。”

“少将军的意思是?”

李欣用马鞭指着远处的汾水,凝声道:“须得提防敌人强渡。”

“正值春汛,河流湍急,他们如何能强渡?”

李欣面沉似水,看着远方,“我在横山时候,有一次也是这个时候,率兵攻打野离氏。他们自以为河流湍急,在西边完全不设防,被我趁夜强渡袭营,打的溃不成军。所谓的奇袭,就是你觉得敌人不不会来的地方,他偏偏出现了,才有效果。”

袁茂材还是不信会有人强渡汾水,但是不好驳斥此人的面子,笑道:“如此我便派几个人,沿河岸巡查。”

“不用了,我已经派出去哨探,你把人马收拢起来,准备在他们渡河时候,放过一半的人来,然后从林中杀出。这片河谷,乃是绝佳的伏击战场,我们不在此打掉敌人先锋,后续战事胶着起来,又不知道要浪费朝廷多少的钱粮。”

李欣打惯了穷仗,自从陈寿当政以来,每一仗都是富裕仗,但是他依然保持着当初的算计和节俭。

省下来的粮食,用来赈济灾民,招募新兵,抚恤死伤将士。

这一年来,李欣在军中,时常听到营中将士,对陈寿大加赞赏,甚至言语间流露出愿意为之而战。

每次听到,李欣心中的担忧就加剧几分,自己的营中尚且如此,京畿开封府和大名府的人,又该如何?

听说他在这两个地方,均田减赋,打压乡绅地主,已经有很多村落自发给他建了生祠。

想到这儿,李欣又叹了口气,在他身边的袁茂材眼珠一转,还以为他是忧心战事,便说道:“少将军放心,白波谷虽然不如西凉十之一二,但是有信心打退蒋家的兵马。”

“不过是一股先锋而已,过几日渡江时候,我便灭了他们。”李欣淡淡地说道。还有半句,在他心里,没有说出口。

“大贼...不在边关。”

“他竟如此笃定,难道我真想错了?”袁茂材心中暗道,李欣的名气太大,他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

若是此刻站在这儿的是别人,而不是这个常胜将军,袁茂材早就嗤之以鼻了。

人的名,树的影...

---

江南,杭州城。

曲巷幽深的城西,豪宅遍地,一间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大花厅,正中“疾风劲草”的金字匾额下安放着紫青缎面蝠纹靠背矮榻,榻后竖立着四扇精雕鎏金的绸缎围屏,地下两溜分排着八张四出头官帽椅,皆花梨木制。

一个形貌儒雅,俊逸不凡的青年书生坐在一张椅子上,神色稍有不安,忽听得身后一声咳嗽,书生匆忙站起,束手而立。

两名侍婢搀扶着一个老人,由次间碧纱橱中走出,老者衣衫不整,睡眼惺忪,显然刚从熟睡中醒来。

“这么急着叫醒老夫,到底是什么事?”老者神色不满地看着堂下垂手而立的青年书生。

“本不该扰王爷午睡,实在兹事体大,不敢耽搁。”

“有什么话直说!”老人加重了口气。

“王爷,镇江水师,与两淮的魏家见了面,不知道商议些什么。”

老人乃是大唐的亲王,当今天子玉徽帝的亲叔叔,荆王李修。

作为皇帝最信任的皇室亲王,李修在南唐地位显赫,很多时候群臣都需要他向皇帝进言。

一向很有主见的玉徽帝,也经常因为老皇叔而改变初衷。

“镇江水师恁的如此大胆!”李修气的直咳嗦,两个侍婢赶紧搀扶住他。

“简直是无法无天。”

年轻书生抱拳道:“王爷有所不知,两淮自古豪富,镇江水师一直和他们暗中做着买卖,两边都获益巨利。如今北齐大乱,到处都在打仗,两淮的头面人物魏云色被陈寿刺死在皇城,天下皆知。下官只怕他们会挥兵北上,到时候若是江南水师参与,须得不太好看。尤其是陛下那里...”

“本王知道了...”李修叹了口气,江南没有人想打仗,除了水师那些骄兵悍将。

唐国兵马羸弱,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水师例外。

大唐的水师十分能打,所以前番主动挑事,打进了扬州府,差点引起一场大战。

事后也只是简单惩处了几个低级武将,究其原因就是水师有些尾大不掉。因为他们的战舰太过先进,在海外很多岛屿都有军营,孤悬海外的土地太多,难免养成势力,倚兵自重。

水师几大家族,互相之间联姻通婚,彼此关系十分亲密,一荣俱荣,就是皇帝也不敢轻易动他们。

“你回去吧,以后少来杭州,有事托心腹之人来即可。若是让人知道你的身份,我怕有危险。”

年轻人起身抱拳,眉心紧蹙,匆匆离开。

看着自己安插在水师的人离开,老荆王李修叹了口气,水师是他们防备北齐的最强一道盾牌,但是这个盾它想要变成弓了。

水师的各级武将,针插不进,水滴不进,能发展出这一个小将,殊为不易,是李修费了很大的劲才扶持起来的。

“来人呐,给我更衣,我要去宫里见陛下。”

---

大唐的皇宫,不同于曾经在长安的大明宫。

曾经的唐皇宫大气恢弘,让人一看就生出一股敬畏之意来,是当之无愧的皇权象征。

可是大唐南渡之后,仿佛觉得有些心虚,不再是天下之主,舍弃了江北的无数子民,这些面子他们一股脑要在皇宫上找补回来。

用力过猛之后,就成了一片金碧辉煌,到处都是用料名贵的殿宇长廊,花费更大却显得有些俗气。

南洋的一些番邦小国,才是如此做派,历代唐帝都拼命地花钱加料,把这个皇宫建的如同一个金银窝。

李修的车驾有直接入宫的权力,彰显了玉徽帝对他的信任和青眼相加。迈步来到大明宫外,看着大明宫三个字,李修有些失神。

“荆王爷,您怎么来了?”

“鱼公公,陛下呢?”

眼前的太监鱼敬德,乃是内宦首领,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统率神策军。

李修见了他,也是客客气气的,低声问道。

鱼敬德垂手笑道:“陛下刚刚宴请了礼部侍郎殷诚,贪杯多饮了几盏,尚未醒来。”

李修和鱼敬德的关系不错,他也不敢让内侍们把皇帝叫起来,就在外间坐了,一起等着。

“殷诚?我有印象了,不过是个三品小官儿,陛下缘何单独宴请于他?”

鱼敬德笑道:“您还不知道,殷诚虽微末,却生了两个好女儿。殷落英、殷落蕊姐妹二人,才气纵横,一个擅长作诗,一个精通音律,在民间有好大的名头。前几天陛下偶尔读到落英的诗作,惊为天人,要纳她们入宫呢。”

“不过是两个小官的女儿,一纸诏书抬进宫里就是了,也值当请上一请?”

鱼敬德抿着嘴笑不说话,弄不好这两个进宫,就是自己的主子,要是说些不该说的,被她们知道了,将来面上不好看。

李修完全没有这个忌讳,皱眉问道:“何时纳妃?”

“妹妹落蕊才十二岁,陛下的意思是,让殷诚好生教养,两年之后,陛下六十大寿,普天同庆之时,再同时纳入宫中。”

鱼敬德看他今日有些不正常,语气也冲,两个人关系属实不错,便问道:“王爷,此来何意?”

李修看了一眼周围,鱼敬德挥了挥手,宫娥太监全部退出。

“镇江水师,偷偷渡江见了两淮魏家的家主,正在备战。”

“竟有此事!”鱼敬德也吓了一跳,朝廷没有命令,水师竟然自己备战,准备参战,这也太吓人了,简直没把皇帝当回事,没把朝廷当回事。

李修知道,鱼敬德也是自己的一个助力,也没有什么隐瞒,叹了口气问道:“鱼老弟,你说...唉,该当如何?”

“能制衡水师的,只有商会。”鱼敬德心思灵敏,马上说道。

“商会未必会帮我们。”李修何尝不知道商会的厉害,但是商会的构成很复杂,远远不如水师那么团结。

“事在人为。”

两个人对视一眼,一块点了点头。

等到茶水换了三次,玉徽帝终于醒了,一个宫娥在外面,垂首道:“王爷,陛下召见。”

---

天色已暗,水榭内依然燃着蜡烛。

薛韶在屏风后面,一双眉目不舍得离开片刻,痴痴看着陈寿在那挥斥方遒的样子,几员朝廷重臣,都认真听着,当真是令人心折。

陈寿看着手里的图纸,眉心怒气有些难控。

“我花了百万贯,就换回一些商船的图纸?”

陈寿一直以为,在南唐没有钱办不到的事,但是他错了。

战舰的图纸,他就买不来,袁显年叹气道:“南唐水师铁板一块,实在渗透不来,船坞在他们的严密控制下,工匠也轻易不好出来。”

“我让薛良平在登州训练水师,目下万事俱备,就差战船差点意思。”

黄真低声道:“侯爷,一蹴而就虽然好,但是却往往难遂人愿。不如就从商船开始制造,我们中原才智之士不可胜数,战船又有什么稀奇之处,总会有自己造出来的那天。”

陈寿沉思片刻,说道:“老黄说的对,先造商船,把船坞的规模做起来,然后慢慢研究。我有的是耐心,告诉薛良平,钱财管够,人手管够,老子节衣缩食,也要给他省出钱来,让这小子放心大胆地做,尽快把我的水师建起来!”

水榭内的官员,对于水师没有这么看重,在他们看来,当务之急,依然是河东、两淮的逆贼。

“时辰不早了,侯爷早些歇息吧,不用送了。”黄真带着几个人,拜别之后,人去楼空。

薛韶从屏风后面绕了出来,挑了挑烛心,乌黑秀发用一张绣帕束起,脸上未施粉黛,却清新动人,在昏黄的烛光映照下,更衬得肤如凝脂,玉颊吹弹可破。

“爷,到哪个院子用膳?”

陈寿在她颊上捏了一把,看她下身是一黛青色的薄纱衫裤,说道:“心情烦躁,你换身衣服,陪我出去吃酒。”

薛韶有些惊喜,喜滋滋应了一声,提着裙子就去楼下。

陈寿扶着栏杆,看着汴梁的夜景,一阵风吹来,让他精神一振。

南唐?杭州?老子早晚打过去,看看你的水师有多厉害。

杭州城本来是不如长安、洛阳、汴梁这些中原雄城的,不过唐人南渡之后,隐隐有天下第一繁华的势头。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薛韶换好衣服,在楼下就听到陈寿吟诵,上来之后满眼亮晶晶的,被烛光一照,完全就是一个小迷妹。

“爷好俊的文采!三吴都会,这是说的杭州么,爷还去过杭州么?”

陈寿笑了笑,这是柳永的词,就是不知道这个时空,还会不会有柳永了。

就算是有,他的境遇不同,估计词作也不会一样了。

他豪气地揽着薛韶的纤腰,笑道:“杭州有杭州的好,汴梁也有汴梁的妙处,走,我带你见识下咱们汴梁的繁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