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真不是狗官 > 第三十八章 替父出家

我真不是狗官 第三十八章 替父出家

作者:日日生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7:18 来源:笔趣阁

“证据?好说。”

高欢一拍手,手下搬出一摞证据来,足足有几十张。

刘钦狐疑地看向高欢,又回头看自己的儿子,偏偏这个刘真屁股非常不干净。

虽然这些供词一半是假的,但是刘真自己一想,要是欺男霸女算罪过,自己犯过的案子可能比这些多多了。

他神色慌张,眼神躲闪,知子莫如父,刘钦如何不明白。

他在心底暗骂一声孽子,然后板着脸道:“此事我会亲自带他去刑部,查明原委。”

高欢笑道:“这恐怕不行吧,尚书大人,您可不要知法犯法,到时候面上不好看就算了,传出去也难听。”

刘钦的脸再也绷不住,破口骂道:“你一个去去禁军破落户,仗着陈寿的势欺压到本官头上了,反了你了,来人呐把他们给我打出去!”

刘钦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只要先保住儿子,别被抓了去。自己马上带着他去找魏相,或许只有魏相能庇护他了。

说起来,都是他失了计较,竟然搞出刺杀的戏码。刺杀就刺杀吧,还失败了,这下主动权全部到了陈寿手里。

这小子无风都能起浪,祸害的汴梁不得安宁,如今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他还不闹翻了天?

“尚书大人好大的官威啊!”

“刘真刘公子,草菅人命,这世道让小老百姓没法活啦。”

“黑啊,真黑...”

...

高欢等人梗着脖子,扯着嗓子大喊大叫,就是不走,还专门阴腔怪调地说一些话,气的刘钦咬牙切齿。

刘府的下人哪里是这些老油子的对手,他们就跟泥鳅一样,在院子里人群中钻来钻去,就是没法赶出去。

正当刘钦要爆发的时候,他突然脑子里灵光一现,不对啊,事情有蹊跷。

这些人摆明了找打来了,他们怎么可能没事上门找打,刘钦冷汗直流,大声道:“通通住手。”

刘钦笑道:“原来如此,哈哈,高欢真是难为你了。来人呐,给金羽卫的诸位备些热水来润润嗓子,他们大呼小叫想要引我发怒,虽然没成功,属实辛苦。”

高欢脸一垮,收起了欠打的贱兮兮的模样,道:“不愧是尚书大人,果然是心思缜密,下官佩服。”

刘钦冷哼一声道:“在本官面前,耍这些小心机,徒惹人笑。”

此时院子外面,陈寿带着大部队都等急了,扯了扯脖子上的围巾,骂道:“刘钦这老王八真能忍,怎么还不动手?”

张和一溜小跑,过来之后抱拳道:“大人,咱们暴露了,好像被那老东西看出来了。”

“高欢真是他娘的废物!算了,不管了,就说他殴打金羽卫了,反正也没外人看见。走,进去抓人。”

陈寿一声令下,正在冷嘲热讽的刘钦,就看到一群杏黄色袍服的金羽卫鱼贯而入。

陈寿大声喊道:“刘真草菅人命,尚书刘钦指使家奴殴打官差,来人呐,把刘真带走。”

“爹,救我!”刘真瘫在床上,吓得瑟瑟发抖,刘钦又心疼他又气他不成器。

“你敢!”刘钦站到所有人的前面,拦住前来捉人的番子,大声道:“狐狸尾巴露出来了?陈寿,你不藏了?”

陈寿眼睛一眯,死死盯着刘钦,手下的人全都站在他身后,等着陈寿挥手。

“刘尚书,你儿子的证据是货真价实的,他今天必须被带走,而且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陈寿指着刘真,缓缓说道:“他...活不了。”

刘钦脸色铁青,额头有青筋凸出,眼睛瞪起冒火一般:“陈寿,你不要太过分。”

陈寿眼中果决,让刘钦确信他已经知道暗杀他的魏相了。

报复来的如此之快,看来陈寿是要撕破脸皮了,可惜自己这边还没人做好准备。

这个小贼的手段如疾风骤雨,让人根本没有防备,刘钦顾忌到自己的儿子,语气稍微缓了一点,道:“陈寿,你不要冲动,我可以带你去见魏相,我们可以谈。”

“晚了。”陈寿举手狠狠地挥下,金羽卫番子一拥而上,真打起来他们不管人数还是实力,都远胜刘府的下人。

刘钦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人,架起自己的儿子,拖出了刘府大门。

刘钦一直握着的手,无力地松开,院子内的喧嚣似乎都在他耳边慢慢远离,直至消失。

他的眼中,只剩下陈寿那道有些吓人的目光,文人的软弱和妥协性,在这一刻淋漓尽致。

陈寿转身离开,低声念道:“把酷刑都拿出来,让刘真指认他爹。”

---

更元帝崇道,但是江南国主是信佛的。

大唐李家,曾经也是崇道的,后来出了一个女皇帝,为了夺权改信佛家,让大唐风气为之一变。

今天是袁显年出使大唐的最后几天了,前番江中激战,玉徽帝亲自干预,打压住那些主战的唐将,答应给大齐一个交代。

袁显年目标达成,恰好赶上了大唐的玉徽帝之子,福王李宽替父出家的大典。

李宽将在佛前剃度,替自己的父皇在佛祖面前留个替身,彰显对佛的崇敬。

鸿胪卿上官云热情邀请他参加,袁显年已经和他达成了收粮的交易,不愿意拂了他的面子。

所以虽然他对这个大殿没有一丝兴趣,还是欣然答应下来。

杭州的金山寺里,轻烟渺渺,主持慧空沐浴熏香完毕,带领僧人高搭法台。

法台上供奉着一尊丈二金身法相,这尊佛像用了大量的金玉制成,虽然被红色的棉布裹着,依旧难掩流光溢彩,在太阳下熠熠生辉。

两侧都是江南有名的高僧,坐在蒲团上诵经,大唐六部九卿,宗室勋戚,都被请到观礼台,见证这一盛事。

从山脚下,传来一阵摇铃声,三百个身穿土黄服饰的宦官,手持法器,簇拥着福王李宽上来山门。跟在他们身后,是三百黑衣红铠的大内侍卫,再往后是打着飞凤蛟龙团扇的宫娥。

李宽十分虔诚的样子,走两步就一合十,恭恭敬敬地鞠躬。

袁显年看着隆重盛大的场面,心中做了两个平估:

难唐富庶,远非齐国能比;唐人不务正事,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惜大齐自己也是一身毛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