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明朝当皇帝 > 第33章 招抚红娘子所部与近卫军军歌

穿越明朝当皇帝 第33章 招抚红娘子所部与近卫军军歌

作者:少司寇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4:31 来源:笔趣阁

如果能有红娘子这一支兵马在河南替自己守着,朱由检还是很高兴的。

因为朱由检必须得防着建奴从河南南下伐明,而现在河南还没有一支防御建奴的明军兵马。

若李岩能够带着红娘子投靠大明,那大明在河南就有了抵御建奴的力量。

如此,即便红娘子战败,也能为自己在江淮地区与建奴作战提供更多的时间去准备。

河南怀庆府辉县苏门山下。

“呀!”

一声娇叱随着红色箭袖劲装的红娘子策马而来时响起。

红娘子身后还跟着数十骑。

但当书生李岩出现时,红娘子和她身后的数十骑就都停了下来。

红娘子立即下马跑了过来,喜笑颜开,直接拥入了李岩怀中:“夫君!”

李岩呲了一声。

红娘子这才注意到李岩受了伤,而且伤口很大,她刚才一抱竟使其又渗出了血。

红娘子看的十分心疼,忙问是怎么回事。

“牛金星欲害我,说是陛下的意思。”

李岩说着就把真实情况说了出来。

红娘子听后凤目圆睁起来,粉拳紧捏,一时忙纵身上马,挥了一下鞭子,扯起缰绳,准备掉转马头而去:“红娘子这就去找闯王要个说话,找他讨个说法!我们夫妻为他南征北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为何要杀夫君!有他这样当闯王的吗,我早觉得他现在变了,没想到现在这么过分!”

“娘子!不必去了,我和他到底君臣一场,如今他欲杀我也是受小人挑唆,为夫不想再追究,如今建奴大敌当前,娘子麾下兵马不能因此事和大顺军自相残杀,这事就算了,为夫已经决定投明,而且为夫能活着来见你,也是朝廷锦衣卫相救。”

李岩说着就把锦衣卫如何救他出来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给了红娘子。

红娘子听后倒也有些担忧地问道:“夫君真要投朝廷吗,可朝廷里那些贪官污吏有多可恶,你也不是不知道,要不然,我也不会带着乡民去打县城,然后还投了李自成,你也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李岩笑了笑,然后就看向远方,拧住眉头说道:“可现在只有大明皇帝才能联合汉家士民联合抵御建奴啊,不然天下又得变成胡人的天下,我们所有汉人也会因此成为奴隶,为夫也教过你史学,你应该知道五胡乱华与两宋之运,而如今大明皇帝还算英明,颇有中兴之象,能放下仇恨数次招抚李自成,可见其胸襟之大,由此,为夫觉得朝廷还是有可为的。”

“所以,娘子,和为夫一起投靠朝廷吧,等赶走建奴,天下太平后,我们再回陕西,解甲归田,只以耕读为业。”

李岩说后就很认真地看向了红娘子。

红娘子依旧有些犹豫地道:“朝廷不会找机会治我们造反的罪吗,夫君教过红娘子史书,汉高祖刘邦就做过狡兔死走狗烹的事,夫君觉得朝廷不会这样做吗?”

“崇祯皇帝尚能饶恕李自成,岂会不饶恕娘子和我?再说,为夫本该已经被杀害,此命是他朱由检救的,他要杀我,我也不会说什么,至于娘子你和你带领的这些乡民,他们不能不没个归宿,如今除了投靠朝廷,也没其他路可走啊,难道娘子带他们去投建奴,替建奴杀我汉人?”

李岩说后就看向红娘子。

红娘子瘪了瘪嘴:“好吧,既然夫君要投靠朝廷,红娘子自然是要跟着夫君一起,红娘子回去后就去说服大伙,但朝廷得下明旨不再计较我们造反的罪!”

半月后。

李国祯见到了李岩和红娘子,并向两人宣谕了朱由检明确表示宽宥前罪的圣旨,并且抛出了授他们官职的橄榄枝。

李岩很感动,因为他不得不承认大明皇帝陛下授予给他的官职很大,甚至超出他的意外。

“臣李岩一介举子,又有从贼之污点,如今能得蒙陛下宽宥前罪已是大恩,却被陛下任为河南总督,臣李岩唯一尽心王事、舍身为国,方能偿还一二,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岩郑重地行了大礼,并接过了圣旨。

而红娘子则在知道她当总兵官后倒没那么兴奋,只在听说李国祯带了十万石粮以及军械辎重犒劳她的兵马时,她才欣喜起来,直接对襄城伯李国祯拱手道:“替红娘子谢过皇上!”

襄城伯李国祯笑了笑,就从袖中抽出一手诏来:“本伯爵这里还有一封陛下的手诏,是要让李都堂面圣的,陛下要亲询李都堂御建奴之大略,还请李都堂立即启程去淮安面见陛下。”

红娘子见此颇为不舍,也有些担忧,也就忙问道:“襄城伯是吧,皇上要见我家夫君,是不是有别的目的,你们是不是没安好心?如果皇上真要见我家夫君,我也要去,而且我得带着我的乡民一起去!”

“这怎么行!”

李国祯笑着说了一句,就直接喊起红娘子大帅来:“大帅,陛下如果真要害李都堂(明朝总督被称呼为都堂),又何必救他,陛下这是把李都堂当诸葛亮看待呢,陛下很重视你家夫君,所以才要召他去淮安商讨国策。”

李岩也忙劝起红娘子来:“娘子莫胡闹!襄城伯说的对,朝廷要是害我,又何必救我,你带兵马去,反而还被人怀疑你是要去逼宫造反的,再说,河南还得靠你守着,你现在是朝廷的河南总兵官,职责是镇戍河南,岂能弃河南而走?”

“那红娘子一人陪夫君去淮安。”

红娘子嘟了嘟嘴说道。

“也不可,你的两万兵马不能群龙无首,眼下大战在即,建奴随时可能会来河南!”

李岩说道。

红娘子瘪了瘪嘴:“好吧。”

李岩这才朝李国祯拱了拱手:“下官这就同襄城伯去淮安面圣!”

“当时,陛下听闻孙传庭于潼关全军覆没后,便已料到,北境难保,也就立即召宁武伯周遇吉带兵进京,然后力排众议,确定南迁事宜,以李某与宁武伯周公、当今元辅蒋公、大司马张公、锦衣卫右都督吴公、内相王公公为筹备大臣,筹备南迁事宜,于十二月中旬离京,不过离京之日,陛下险些遇刺。”

回淮安的路上,李国祯向李岩说起这几月皇帝朱由检的事来。

李岩听到朱由检遇刺事时不禁揪住了心,忙惊讶地道:“竟有此事,想必是建奴所为?”

“都堂果然睿智!后来,锦衣卫的人说,确系建奴细作所为,意在谋害陛下,使我大明处于群龙无首之态。”

李国祯笑着说了一句,又道:“好在,陛下英明,早已料到出京时必有波折,也就于离京前一晚借着慰劳宁武伯所带来的官军为由,借机换了甲胄,假扮出城传递诏书的锦衣卫带着数十精骑提前离开了京城,所以让建奴细作扑了个空,他们所打死的不过是一个死士宦官!而那些建奴细作自然也因此败露,被锦衣卫追杀。”

李岩松了一口气,笑道:“幸而陛下英明,否则若真有不测,后果难以想象,只怕真为我华夏之灾也!”

“都堂此言甚是,虽然如今大明丢了半壁江山,甚至南迁至淮安时还遭到当地豪绅权贵责难,但因为有陛下在,大伙都有信心,在陛下的带领下,我们自己开荒种田,造屋修路,募民练兵,如今已安顿数万流民,练出精兵数万。”

李国祯笑着说了起来。

李岩点了点头:“大顺军正月离开潼关,三月便陷落京师,陛下提前离京是对的,不然若陛下死于京城,朝廷与大顺之间的结更难解也,到时候只怕会便宜了建奴。”

李岩说着就又笑了起来:“陛下能在十一月便料到三月之事,果然非同常人也,非是李某在襄城伯面前诳语,大明有此圣君,国家有望中兴也!因为在正月,大顺出兵山西时,即便是在下和大顺皇帝都没有料到会在三月进入京师。”

“你们甚至连吴三桂会投清都没料到,我们陛下早已料到吴三桂很大可能投清,所以就把他吴三桂最喜欢的爱妾提前带走了,还下旨让吴三桂别投清,现在吴三桂不知被陛下戴了多少次绿帽子,如今陈圆圆在后宫只怕天天被陛下前进后出呢,哈哈哈!”

襄城伯李国祯很是开心地笑了起来,似乎睡了陈圆圆的是他自己一样。

李岩见此颇为尴尬地笑了笑,点了点头:“诚如襄城伯所言,在下只是料到吴三桂可能投清,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而陛下能提前预判到,提前下谕旨阻止吴三桂投清,使得吴三桂难以再撒谎是奉旨借清兵入关,如此一来,天下有志之士,也就不会误会陛下不容流贼也!李岩愿意归附朝廷,便也是因为陛下此举,陛下之胸襟,足堪比唐宗宋祖也!”

“前面就到武家墩了,是陛下在这里设的第一个皇庄屯堡,都堂可以在此登岸随李某去看看!

这里以前被李自成张献忠那伙流贼祸害的不浅,当然,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左良玉这狗娘养的也没少祸害这里的百姓,都说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胡过如屠,如我大明的百姓这几年苦啊,既被流贼劫,也被官兵抢,更被鞑子杀!

好在我大明皇帝直属的近卫军不一样,这里的老百姓都很拥戴他们,而且虽然近卫军不多,但在李某看来,精气神不逊历史上提过的岳家军,甚至更厉害,因为他们是天子亲军,李都堂若不信,一会儿亲眼看看就知道了,这里有一支近卫军兵马在这里驻扎训练。”

李国祯说着就先登了岸。

李岩倒也好奇地跟了来,很快他就听见了岸边不远处的军营里传来的歌声。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建奴不顾身!

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

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

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

……

【作者题外话】:崇祯后宫生活日常:一天,朱由检偶遇行宫内的董小宛,便道:“朕问你,如果朕又抱你,你会怎么做?“董小宛回道:”会跑。“”如果朕又亲你呢?”“还是会跑”。“如果朕……”“陛下,别说了,臣妾力气有限,到时候只会喊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