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谋伐 > 第二章 反间计

三国之谋伐 第二章 反间计

作者:玩蛇怪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4:01 来源:笔趣阁

九月,洛阳。

随着事情逐渐尘埃落定,权力重新得到了分配,政局也逐渐稳定下来。

在这场权力斗争中,最大的赢家不是成为骠骑将军,执掌洛阳一半兵权的董卓,也不是掌控朝廷政务的,成为百官之首的袁隗,更不是远赴青州,坐拥一方的诸侯刘备。

而是废掉刘辩,扶持刘协上位的董太后!

历史上董太后扶持刘协失败,被何进兄妹占了先机,提前将她赶出皇宫,最终落得个“激愤而死”的下场。

如今却在有心人的帮助下,竟然躲过了这场灾祸,甚至执掌了权力。

这种情况,显然已经比历史上的下场要强不知多少倍。

永安宫中。

虽是白日,却灯火通明,宫女宦官进进出出,不时端来新鲜的瓜果,太皇太后正在宴请自己的远房侄子,恢弘的宫廷乐队演奏着歌曲,歌伎跳着舞蹈。

为了方便每月的朝议,董太后已经将朝议地点又调回了北宫德阳殿,恢复了光武时在天子在北宫执政的情况。

这日下了朝议,董太后就安排董卓来永安宫享受享受。

一曲结束之后,余音绕梁,数十歌伎下蹲一礼,董太后高兴道:“唱得好,跳得也好,赐百金。”

这个百金并不是真的给一百斤金子,而是铜。因为金子过于贵重,所以常用铜来代替金。一斤铜能造77枚五铢钱,实际上一百斤铜价值不过7700枚,每人七千多钱,那么多乐师歌伎,一场赏赐就是几十万钱,董太后倒也不是太抠门。

“谢太皇太后。”

乐师歌伎缓缓退下。

董卓谄笑道:“再过些日子,就是姑母寿辰,孩儿已经准备大礼,为姑母庆生。”

董太后笑道:“朕已是老妇,过一年少一年,不必太庄重。”

“姑母健康长寿,更应当大操大办才是。”

董卓一门心思想讨好董太后。

“好了好了,仲颖之心意,朕已知晓。”

董太后笑着摆摆手,这个族侄确实是会讨自己喜欢,便说道:“刚才朕在朝廷之上,没有提你为大将军,你不会心生怨恨吧。”

董卓忙道:“怎么会呢,是孩儿自己拒绝的,姑母待孩儿如亲生父母,孩儿怎么可能会心中怨恨。”

之前朝议,有董卓亲信建议应该让董卓担任大将军。

当时董太后没有第一时间表态,倒是有袁家门生故吏站出来纷纷阻止,两边老大都没有下场,但袁家门生较多,眼看已经把董卓亲信驳倒。

这个时候董卓不得已下场,自称德行不够,拒绝了这件事情,董太后顺势答应,算是暂时将这个争端搁置起来。

董太后缓缓说道:“你之前毕竟是外地刺史出身,初一入京,就被提拔为骠骑将军,升迁速度太快。朕也恐惹人非议,所以朕打算年底提你为三公,明年再让你做大将军。那何进也是熬了四年才担任大将军,仲颖还是要有点耐心才是。”

董卓大喜道:“全凭姑母做主。”

“还有你提议为党人平反,我知道你是想与党人和解,与满朝文武搞好关系,这件事情朕理解你,也都依你。”

董太后又道:“不过那陈子归与张翼德的通缉令,还是撤消。刘玄德毕竟也是朝廷高官,先帝留下的托孤大臣,将来必然是要回洛阳任职。你与他同殿为臣,关系闹得太僵也不好,能够和解,还是尽量和解吧。”

原来的司徒丁宫,司空刘弘被罢免。这两个,一个曾经跟着何进差点把董太后赶出宫,后来虽然也向董太后表忠心,但董太后小心眼记着仇,自然是第一个罢免他。

另外一个刘弘为人还算正直,反对废帝,惹了董太后不高兴。因此现在的司徒为黄琬,司空则是杨彪。

黄琬是属于被党人们弄回洛阳。

如今董太后执政,朝廷就有了合法性,党人也希望能在董太后与少年天子刘协身上找出政治清明的那一刻,因此已经开始图谋中央集权的事情,第一步就是把豫州牧黄琬弄回来。

黄琬是个厚道人,老老实实就听诏回了洛阳。

党人们第二步是打算把刘焉也从益州召回,不过暂时还没有行动,他们是打算明年年初请太皇太后下令,然后明年年末把刘备再召回来。

这样汉孝康帝时期的两个州牧,前段时间封的第三个州牧就全部回了中央,加大了集权制,方便党人施政。

而党人在董卓那里的卧底,周毖伍琼何颙郑泰等人则是纷纷劝说董卓与党人和解。

董卓听了他们的劝说,于是联合黄琬杨彪,请求平凡当年窦武陈蕃那次九月政变,将宦官诬陷的叛逆改为诛宦,恢复他们的爵位,提拔他们的子孙。

这样一时间,党人与董卓居然还处于一段蜜月期,整个朝廷上下,都一片和谐,政局也是愈发趋于稳定。

董卓听闻董太后让自己与刘备和解,心里很不舒服。

因为他还记恨着刘备陈暮对他无礼的事情。

不过太皇太后的命令他不得不听,只能忍气吞声道:“唯,既是姑母之言,孩儿自当听命,这就去尚书台吩咐,撤销二人通缉令。”

“好了,你去吧。”

董太后笑了笑,挥挥手让董卓退下。

董卓起身,倒退着出了永安宫,带着一身怨气往尚书台去。

等他走后,一旁的王钧才低声说道:“太后真的打算让骠骑将军担任大将军吗?”

随着张让等常侍覆灭,唯一活下来的常侍王钧已经成为宦官之首。

不过王钧极为低调,每日服侍董太后,从不逾矩,这是他第一次在政事上发表意见。

董太后不解道:“仲颖功劳不小,又是朕的子侄,对朕忠心耿耿,提拔为大将军有何不妥?”

王钧脸色阴晴不定,做了好一会儿思想斗争,才缓缓说道:“倒无不妥,只是,一者,太后与骠骑将军毕竟隔了七八代,又如何比得上与羽林中郎将更亲近?”

“那二者呢?”

听了他的话,董太后皱起眉头。

王钧的话,倒不是没有道理,董卓跟董承比起来,自然是亲侄子董承更亲近。

“二者,太后莫非忘了,当初下诏让骠骑将军带兵来洛阳保卫太后,他推三阻四,找了各种借口。最后还是刘玄德进京为太后解围,即便后来进京,也是在洛阳城外驻兵不前,直到宫中事变,才来洛阳。”

王钧一边看着董太后的脸色,一边小心翼翼地道:“而且他即便来了洛阳,也不是第一时间进宫保护太后,却四处去寻找天子......若非刘玄德.......”

被王钧一提醒,董太后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不舒服起来。

确实。

当初张让让自己提拔董卓以做外援,结果自己下诏让他进京,他却各种借口,差点害自己被何进兄妹赶出皇宫。

后来宫中事变,又是刘备救了自己,董卓居然第一时间去找皇帝,不想着救自己这个族中姑母。

现在自己握有大权,反而处处讨好。

恐怕在他心中,自己这个姑母根本就不重要。他看重的,只是自己手中的权力而已。

看来。

大将军之位,确实不能给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