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谋伐 > 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强多了

三国之谋伐 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强多了

作者:玩蛇怪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32 来源:笔趣阁

北海国,平寿县。

关羽平定齐国的消息,早就传到了北海。

但一月二月对于黄巾来说,是最重要的两个月,因为他们要忙春耕。

所以哪怕消息传过来,也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该种地种地,该开垦开垦,北海的局面依旧混乱。

也许有人奇怪,为什么北海黄巾老老实实种地,局面为什么还是处于混乱之中?

原因很简单。

黄巾与黄巾之间并不统属,互相时有攻伐。

而且黄巾首领大多不识字,没有内政能力,全凭自己的喜好做事。

比如时不时要杀人,时不时就抢掠,时不时就夺人妻女。

底层黄巾士兵种地,其实大多是自己主观行为,并不是那些首领的命令。

要让这些大老粗治理地方,实在是为难他们。

所以实际上别看黄巾占领了北海东莱,赶跑了地方豪强和贪官污吏,土地也都到了黄巾的手里。

可正因为不会治理,地方情况反倒乱成一团麻,比有官员豪强的时候还要糟糕。

特别是他们杀死了大量豪强,外界的商人不敢进去贩卖,里面内部交易有限。这样就很容易缺少油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更引发内部矛盾。

因此当关羽一开始杀入北海的时候,一路攻城略地,轻易就攻破了北海治所据城,并且拿下了平寿县。

这二地到手,就算是打开了一个不错的局面,只要继续往东平推,就能平定整个北海。

但让关羽没想到的是,有内部矛盾的时候,黄巾会持续内卷,争斗不休。可一旦有外部矛盾进来,就会立即抱团起来,一致对外。

在北海黄巾最大的势力渠帅张饶的带领下,二三十万黄巾大军聚拢,打了关羽一个措手不及,被围困在平寿。

若不是关羽据城而守,再加上黄巾内部人心不齐,不愿意死命进攻,没准平寿早已经摇摇欲坠了。

这种情况其实就是转移矛盾。

一般来说,是后世各国政客们常用的手段。

比如后世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帝国,国家陷入内部矛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元首就通过发动战争来转嫁矛盾。

而北海的黄巾,则算是被迫进行矛盾转移。

这是陈暮预料之中的事情,从关羽当初请命要去打北海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会有这么个结果。

但没办法。

北海的黄巾内部矛盾,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一直打到几年后孔融上任都没消停。

后来孔融还想要插手其中,结果被北海黄巾差点顺手灭掉。

别看孔融也算是汉末群雄之一,可他在自己的地盘过得那一个叫惨,张饶管亥管承轮番上阵欺负,几次险些被弄死。

后来被打得颠沛流离,连治所据县都保不住,最终逃到了据县南面的朱虚县,实际控制区域,也只有一县之地而已,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光鲜亮丽。

所以正因为北海黄巾猖獗,持续动乱的时间太长,陈暮才趁着这个时候出兵。

他等不了那么久。

北海是他必须要拿下来的地盘,不然光拿下济南平原乐安齐国四地,不仅与冀州兖州徐州接壤,而且背后还有百万黄巾,腹背受敌,这可是陈暮不愿意面对的事情。

因此关羽扫清齐国,兵锋正盛的时候,请命出征北海,哪怕明知道关羽有可能会遇到很大的麻烦,陈暮也不得不同意。

平寿县城楼上,关羽看着城外一望无际的黄巾大军,微微皱着眉头。

这黄巾怎么像是蝗虫一样,永远都杀不尽似的。

冀州战场张角也不过聚拢了二十万,而且分兵各处,现在城下的张饶却是尽起三十多万大军,比张角的人马还要多,一个地方渠帅比天公将军还强大,这上哪说理去?

“将军,我知道那管承、周陶、李波、王丹等人素来不服张饶,他们聚集在一起,肯定不会齐心协力,不如今夜我率兵夜袭,打乱他们阵脚。”

管亥被关羽收服,如周仓一般自愿在关羽帐下听命,跟随关羽在齐国战场立下汗马功劳。

因为他比较了解黄巾内部情况,所以出言提议。

关羽却摇摇头:“敌强我弱,你出城作战太危险了。我们守住城池即可,不要轻举妄动。我相信,四弟收到消息后,一定会想办法帮我们。”

管亥高声道:“将军,我不怕死。”

关羽笑了起来,拍了拍管亥的肩膀道:“我知道你不怕死,不过我们现在粮草还算充足,没必要冒险,再耐心等几日,看看情况。”

“好吧。”

管亥无奈答应,说道:“若将军打算出征,我愿为先锋。”

“嗯。”

关羽扶着城墙,眺望远方,轻“嗯”了一声,略有些心不在焉地道:“冲锋陷阵少不了你。”

和陈暮在一起久了,关羽也受了一些影响,经常看兵书,学习兵法韬略,慢慢耐得住性子。不像以前那样冲动好胜,性格逐渐沉稳许多,隐隐有大将风范。

这其实也是陈暮对关羽的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跟一个莽夫在一起,你也会变成莽夫。跟一个聪明人在一起,你也会慢慢学会用脑子。

这是必然的事情,跟后天影响有很大关系。

所以关羽一边在想着四弟或许已经接到了消息,派出了援兵,自己再耐心等几日就好。又一边忍不住想,如果四弟在的话,他会怎么做......

......

......

就在关羽跟管亥在城楼上俯瞰着城外密密麻麻,无边无沿的三十万黄巾大军时,十余里之外,一支一千人的小部队正在缓缓靠近战场。

这支部队,全是骑兵!

一人双马,骑士骑着一匹,又拉着一匹携带了甲胄武器的马,两侧都有马镫,马蹄上钉上了马蹄铁。

战马没有奔驰,轻声缓步靠近,抵达了平寿县十多里外的一处丘陵。

在草原上骑过马的人应该知道,一个人骑马,其实很难长久奔驰,在草原上顶多跑五六个小时,马匹就会觉得疲惫,自动放慢速度。

陈暮当初之所以能和刘备双人骑一匹马,一来是并非策马奔驰,缓慢步行之下马匹驮得动。二来刘备和陈暮重量比较轻,加一起也就比关羽重那么二三十公斤而已,影响不大。

所以实际上一匹马很难载两个人长途奔行。

像当阳一战,虎豹骑精锐轻骑兵出动,都是一人双马,才能保证一昼夜奔行三百余里,在长坂坡截住刘备。

因此一人双马,才是轻骑兵的标配。

一匹马用来骑,另外一匹则负重铠甲武器,极大提高行军速度。

这一千骑兵,算是刘备的家底,马镫和马蹄铁,也是陈暮的帮助,才能够进行升级。

在青州这地方弄那么多马匹还真不容易。

好在苏双和张世平的生意已经做到了济南,刘备花了不少钱从他们手里买了一些马匹,这才凑齐两千战马。

而且这些骑兵不是普通的骑兵,除了士兵都是精锐以外,另外一匹马的背上还驮着铠甲。

打仗的时候,骑兵穿上七八公斤的小札甲,马匹则在身躯两侧覆盖上十多公斤的鱼鳞甲,防止被人从侧面捅伤。

相比于20公斤以上的大札甲,以及40公斤以上的全覆盖重骑兵板甲,这两套轻甲的防御力肯定远远不如。

但跟如今很多连一点防御能力都没有的普通骑兵一比,有轻甲覆盖,再加上马蹄铁和双马镫的轻骑兵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杀器。

张飞坐在马上,与沮授一同上了丘陵,远远地眺望远方平原上一望无际的黄巾大军。

“好多人啊。”

年轻的沮授也是第一次见识到这么夸张的战场,第一时间被震撼到了。

就看到远方的地平线上,无数人头攒动,密密麻麻,像是蝗虫大军一样,铺天盖地,一眼看不到尽头。

在地平线的另外一端,接近三丈高的平寿城墙,在这无边无沿的人海面前,像是沧海一粟般渺小,仿佛随时都会被碾压过去,被踩为齑粉。

“哈哈哈哈哈。”

张飞大笑道:“公与,不过是小阵仗而已,莫要害怕。”

沮授被张飞的豪气感染,生出胆气,翻着白眼道:“我只是惊讶于他们人多,何时害怕了。”

“那你敢不敢和我一起冲阵,杀入城内?”

张飞举矛指向黄巾大军。

沮授摇摇头:“这有何不敢,只是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张飞听得头疼,龇牙咧嘴道:“说人话。”

沮授鄙夷地看了眼这大老粗,说道:“不要鲁莽,先观察一下形势,找一个敌人最薄弱的点冲进去,这样我们面对的敌人就会少很多。”

“好吧。”

张飞耸耸肩:“大哥和四弟都吩咐过,让我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沮授认真观察了一会儿,说道:“西门这边看来是黄巾的主力进攻方向,人数多得数不清楚,我不信其它门也有那么多人,去别处看看。”

“好,走。”

张飞调转马头,带着士兵转向另外几个方向。

西门的确是进攻主力,由张饶率领。

北海黄巾本来互相攻伐,内部倾轧严重。

张饶是最大的势力,有十多万人。他原本想借着这次机会吞并其它势力,所以自认为大首领,要求其他人把兵马与他汇合一起。

但管承、周陶、李波、王丹等人也不是吃素的,当然知道张饶的狼子野心,坚决自建营寨,不与他兵合一处。

如此一来,就造成西门的兵马最多,其次是东门,李波和王丹合一起有七万人。

而管承和周陶的人马就少一些,一个三万,一个五万。

经过沮授的分析,决定去北门把周陶当突破口。

因为南门的管承人数虽然最少,只有三万人,但沮授发现管承还有点军事素养,部队分布紧密,防卫森严,不太容易冲过去。

反观周陶的部队极为散漫,毫无素养,不仅没有人放哨,连巡逻的人都没有,轻松可以冲过他的防区。

“穿甲!”

确定好了冲刺方向,张飞大声下令。

所有的骑兵翻身下马,从另外一匹马上将武器铠甲卸下,行动迅速敏捷,老练地先给自己套上札甲,再帮马匹穿上保护腹部的鱼鳞轻甲。

过了片刻,一支全副武装,由轻骑兵转化而来,达到冲阵标准的半重骑兵就已经准备就绪。

“冲!”

张飞长矛一指,夹紧马腹,命令冲锋。

平寿城外,广袤的平原区。

骑队轰然起行,两千有了马蹄铁的战马奔驰,敲打在地面,发出滚滚雷鸣般的响声。

隔着数里,周陶的黄巾士兵就发现了远方地平线上那道可怕的黑线。

“敌袭!”

尖锐的长啸划破虚空,将所有人都惊醒。

周陶连甲胄都来不及穿,急急忙忙地跑出营寨,只远远地观望一眼,就差点没吓得魂飞魄散。

骑兵,居然是一支骑兵!

“列阵,拿长矛来,给我拿长矛来!”

周陶撕心裂肺地大喊。

但他的部队训练散漫,根本就没有做好准备,还没等士兵列好阵型,骑兵就已经抵达一里外,眼看转瞬即到。

在周陶死命催促下,第一排长矛兵总算是列好了队伍。

然而等到骑兵靠近的时候,所有的黄巾士兵睁大了眼睛,他们绝望的发现,这居然是一支重骑兵,马匹和士兵身上,全都覆盖着铠甲。

这意味着他们的长矛,很难起到作用。

只是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第一排骑兵和黄巾贼兵阵狠狠相撞,锋利的长矛轻易地刺穿了黄巾贼的身体,将他们连人带武器,直接撞飞出去。

而接下来,就没有了下文。

黄巾士兵总共也才聚拢起了第一排长矛兵,能够在骑兵的冲锋阵势下,勉强完成列阵,就已经是周陶的精锐亲信部队。

连这支队伍与骑兵才刚一接触,就顺便溃败,更别说其他士兵,早就跑得远远地,不敢靠近过来。

张飞带着一千骑兵,犹如入无人之境,径直冲入了周陶的营寨。

营寨十分简陋,一个个低矮的帐篷随处搭建,几乎没有任何布局,完全起不到阻拦骑兵的效果。

一千骑兵与两千战马,像是潮水般汹涌席卷而去,沿途所过之处,人仰马翻,黄巾士兵纷纷躲避,没有人愿意用自己的小命触其锋芒,那么做的结果,只能是被奔驰的马匹踩为肉泥,不可能有第二个下场。

城楼上的人早早地注意到了这边情况,从张飞在数里外冲锋的那一刻,滚滚的尘烟就吸引了平寿城上之人的目光,士兵急忙将情况报告给了关羽。

关羽和管亥骑马赶来,恰好看到张飞带着人马冲出了周陶的营寨,往城门口的方向杀来。

远远地瞧见自家三弟,关羽大喜道:“开城门!”

“开城门!”

传令兵高声呼喊。

城楼下的卫兵卖力转动着绞盘,沉重的大门缓缓打开。

在冲过周陶的营寨后,张飞就开始放缓冲锋之势。

他是以一字阵发起的冲锋,用一根七八丈长的绳子将没有骑兵的一千匹马拴起来,一前一后,每人两匹。

这样就不会造成前马减速,后马止不住惯性,前后相撞的问题。

再加上周陶营寨距离城门二里,有足够的缓冲地带减速。

等靠近城门的时候,马匹的速度已经放缓,从奔跑变成了慢跑,速度降了很多。

城门洞开,骑兵缓缓进入城中。

“呼呼!”

沮授满身是汗,对于他这样的文人来说,当骑兵冲阵,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

“公与,怎么样?”

张飞侧头看向沮授,大笑道:“是不是很兴奋?”

“确实兴奋。”

沮授平复了一下心情,将手中的剑举起来,看着上面的血迹道:“我还砍死了一名黄巾士兵。”

“牛批!”

张飞瞪大了眼睛,学着陈暮以前偶尔崩出来的陌生词汇,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公与,你比我四弟强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