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191【黄小妹】

梦回大明春 191【黄小妹】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3:30 来源:笔趣阁

夏婵望着前方的宅门,眼睛里写满了兴奋,却扭捏劝阻道:“小姐,男女授受不亲,便是说话都得注意分寸,更何况私自到外面求学。咱们……咱们还是回去吧,夫人知道了肯定要怪罪,而且老爷好像也快回京了。”

黄峨心中忐忑,嘴皮子却硬:“宋姐姐千里拜师都不怕,我们京中求学有什么可怕的?”

夏婵说:“宋姑娘是蛮家女,没那么多规矩。小姐可是汉家闺秀,可别被宋姑娘带坏了。万一这事传出去,今后小姐可怎么嫁人啊?”

“反正我也别想着嫁给别人。”黄峨确实被宋灵儿带坏了,换成以前可没这么大胆子。

宅门再次打开,门子恭迎道:“两位姑娘请进!”

夏婵抓住黄峨的手臂往后扯,自己却踏前半步往里看,嘴上还说:“小姐,现在反悔还来得及,进去之后可就没有回头路了。”

黄峨哭笑不得,啐道:“什么叫没有回头路?说点吉利话!”

主仆俩被一路领去格物堂(实验室),黄峨目不斜视,夏婵却四处张望。她们以前拜访闺蜜,也曾去过其他官宦府邸,但专访男子还是头一遭,这一切都让夏婵感到无比新鲜。

“王二郎家的宅子好大啊!”夏婵惊叹道。

在北京城里,勋贵们的宅院面积较大。那都是朱棣赏赐的房子,当时城中居民还很少,房子可劲儿的往大了造。

而在当朝文官之中,李东阳府则是最大的,跟王渊的宅子一样,也属于皇帝所赏赐。

但李东阳毕竟住城里,再大也就那样了,占地不过三十亩而已。王渊的宅院却有二百零八亩,这让夏婵感到无比震撼,毕竟黄府面积只有这里的一个零头。

夏婵心里就想啊:“若小姐能嫁给王二郎,我作为贴身丫鬟,岂不也能过来住大宅?”

半道上,他们遇到周冲。

负责领路的仆人立即行礼,还介绍道:“周管事,这两位姑娘是来求学的。”

周冲见黄峨蒙着面纱,也不便多言,只抱拳致意便离开。

夏婵心里又在想:“这便是王二郎的管家了,长得还蛮周正的。夫人的贴身丫鬟,就被老爷许配给管家,若小姐能嫁过来,会不会也把我许给管家?嫁给这个周管事倒也不亏,但总比不上王二郎威风。若能给王二郎做通房丫头更好,生下一男半女还能当如夫人。”

想着想着,夏婵便笑起来,感觉自己今后前程似锦。

“唉哟!”夏婵思绪翻飞之间,绊到东西差点当场摔倒。

黄峨提醒道:“当心一点,你刚才在傻笑什么?”

“没……没什么。”夏婵矢口否认。

主仆二人来到格物堂,王渊已经亲自迎出来。

“王学士万福!”黄峨带着丫鬟给王渊屈身行礼。

黄峨虽然蒙有面纱,夏婵却直面示人,王渊一眼就将其认出。王渊惊道:“可是黄小姐?”

黄峨又执弟子礼:“小女子偶得王学士三卷著作,拜读之后,憧憬万分。心中又有无数疑惑,特来登门求学,还望王学士不吝赐教。”

“这个嘛……恐怕有些不方便。”王渊顿时头疼无比。

黄峨问道:“王学士可是看不起女儿家?”

“那倒不是,”王渊苦笑着说,“黄小姐请进吧。”

今天国子监生没有休假,跑来实验室的倒是不多,但也有好几个翘课的,另有三个顺天府学生员亦在此。他们见来了个蒙面少女,都感到特别惊讶,得知是来求学的,就更加觉得离奇。

黄峨落落大方,朝诸生行万福礼,问候道:“小女子姓黄,字秀眉,见过诸位学长。”

闺名不便透露,但字却可以,黄峨这个字估计是自己取的。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诸生们自然欢喜。也不好意思问她是哪家闺秀,纷纷称呼黄峨为“黄小妹”。

实验室分为多个区域,分别在做不同的实验。

以学生们现在的水平,大多数都没能力做创新性实验,都在学着做重复性实验练手而已。

黄峨带着丫鬟一路观察,愈发感觉新鲜,这里比她想象中更有趣。

见王渊满手油墨,正在操作一台奇怪的机器,黄峨好奇道:“王学士也是在做什么实验吗?”

王渊笑道:“我在研制蜡印机。《物理学刊》每期都请人誊抄,浪费钱财不说,誊抄速度也慢,于是我就想着自己做蜡印机。”

夏婵插话道:“用活字印刷啊,京城的印书坊都会。”

王渊解释说:“《物理学刊》有大量图案,根据实验的内容不同,每次的图案也各不相同,活字根本没法全部印刷。雕版印刷更不划算,成本太高了,印完一期之后,那些雕版只能劈了当柴烧。”

黄峨盯着那台蜡印机,问道:“王学士可把新式印机做成?”

“且看。”

王渊笑着坐下,拿起铁笔,把《物理学刊》扉页的内容刻好。然后将白纸和蜡版放在机器中固定,拖动滚轴反复按压,立即就将朱熹的两句名言印刷出来。

黄峨惊叹道:“好方便!王学士如何做到的?”

王渊讲解说:“蜡版是特制的,顾名思义,上面有一层蜡。铁笔在蜡版上刻字,对应铁板的凸起纹路,就能划破蜡纸的蜡层,露出蜡纸自身的细小孔隙。印刷之时,油墨透过蜡纸孔隙,便能完成印刷工作。”

“也挺简单嘛。”夏婵笑道。

王渊也笑道:“主要是蜡纸的选择,我一共换了十六种纸,才挑选出最适合刻印的纸材。”

诸生也纷纷过来,围着蜡印机议论纷纷。

“有此蜡印术,今后传播文字方便百倍,可比肩活字印刷也!”

“对万千学子来说,此物亦是神器!”

“我等研究物理,果然功比仓颉,只一个蜡印术,便能在大明广兴教化!”

“……”

这玩意儿不适合用来大规模印书,但小规模印书却方便无比。

比如杨慎的丽泽会,每年都会出社刊,其实就是社员们的诗词文集。内容也不多,只薄薄的二三十页,而且每次只发行几十本。如果走传统印刷流程,那就太麻烦了,还不如请人直接手抄呢。

有了蜡印术之后,杨慎就能直接进行蜡刻,一天时间便把会刊搞定了。

另外还有道试、乡试、会试的程墨,也就是考试范文。许多偏僻穷困的州县,做程墨集本都非常敷衍,编出来让文吏随便抄几份就完事,根本没有多余尽量进行批量印刷。

广大学子想要获得程墨,要么托关系借来手抄,要么慢慢等着买富裕州县的本子,反正非常不方便!

蜡印术发明出来,即能造福无数学子,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就获得范文资料。在江南或许功绩不显,在云贵这种穷省却受益无穷!

王二郎真是好聪明啊!

黄峨偷偷朝王渊望去,越看越喜欢,笑着说:“王学士,能让我刻一篇吗?”

“黄小姐请。”王渊让出座位。

黄峨笑道:“王学士可与学长们一般,呼我黄小妹即可。”

王渊没有接话。

黄峨趴在桌上,拿起铁笔刻版。可惜她不熟悉硬笔书写,刻出来的字有些走形,只能脸红着不断调整力道。

“哎呀,这里刻错了。”黄峨颇为窘迫,感觉浪费了一张蜡纸。

“不碍事的。”

王渊吹红火折子,靠近错误处慢慢熏烤,待蜡面融化之后说:“这叫‘融蜡平错’,可以重新刻版。”

“真方便。”黄峨由衷赞叹。

八十、九十年代的中国学校,男老师们刻版才叫潇洒呢。一边抽烟一边刻卷,出错了都不用找火柴,直接将烟头挨过去便是,纠错之后继续抽烟,整套动作堪称行云流水。

等黄峨耍得高兴了,王渊对众人说:“你们继续做实验,我去豹房觐见陛下,把这套蜡印机献给朝廷。”

蜡印机确实有商业市场,但同样容易仿制,而且拿来做生意也比较繁琐。王渊懒得赚这种辛苦钱,直接献给朝廷算球,由工部将其推行天下,顺便能还积累自己和物理学派的名望。

对于天下文人来说,改良纺车只能让他们嗤之以鼻,发明蜡印机却能让他们万般推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