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120【破天荒】

梦回大明春 120【破天荒】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3:30 来源:笔趣阁

贵州布政使又换人了,四川义军越闹越大,甚至闹到湖广边界,湖广总兵不得不联手四川官军一起围剿。

高崇熙因为熟悉四川事务,立即被调回去当左布政使。

现在的贵州左布政使,是从广西调来的,名叫翁徤之,余姚人,跟王阳明和沈复璁是同乡。

“方伯,大喜事啊!”幕僚冲进来禀报。

高崇熙在贵州的时候,已经把乱军打得缩成一团。结果他一调往四川,苗族乱军很快就再次扩张,翁徤之已被这些乱军搞得焦头烂额。

“何喜之有啊,难道官军大胜?”翁徤之问道。

幕僚笑道:“京城弛报,贵州宣慰司士子王渊,今科会试第三,高中礼经魁!”

翁徤之说:“这有什么稀奇……不对,贵州多少年没出进士了?”

幕僚说道:“此乃十五年来,贵州出的第一个进士!也是自大明开国以来,贵州出的第二个会试五经魁!”

翁徤之立即噌的站起来,满脸笑容说:“快准备一下,再把席副使叫上,本官要亲自去今科进士家中道贺!还有,立即起草文书,将此喜讯通报全省!”

幕僚立即行动起来,而翁徤之也去换官服。

没办法,贵州太需要这种喜讯,翁徤之赴任后遇到的全是倒霉事。

一般而言,贵州如果出现叛乱,在无法自行解决的情况下,即调四川、湖广和云南的官兵过来围剿。但四川、湖广军队正在两省边界平叛,云南靠近贵州的卫所,又因为之前的米鲁之乱没有恢复,这导致贵州乱军一直蹦跶到现在。

翁徤之也是个有能力的人,他在广西就曾平乱立功,可贵州这边根本没法使力——安贵荣还没死,三个儿子继续争权,互相拖后腿之下,反而被乱军压着打。

很快,翁徤之见到了弛报喜讯的官差,席书也带着沈复璁前来。

甚至左参政朱玑,也带着布政司其他官员到场,贵州大小官员都对此表现出无比重视的态度。

报讯官差却很懵逼,牵马问道:“诸位上官,王相公的府邸到底在何处?我连续问好几个人都说不知。”

席书指着沈复璁,笑道:“这位是王二郎的蒙师,让他引路即可。”

众人还未成行,张教授突然领着司学生员前来:“可是王二郎中了会试五经魁?”

“正是。”翁徤之笑着说。

张教授拍手大笑:“魁星高照啊,我贵州士子也有出头之日!”

生员们亦爆发出欢声笑语,王渊能在会试名列前茅,这给贵州士子带来希望,谁说咱们不可能考进士!

陈文学、汤冔、叶梧、李应、越榛、詹惠等一众同窗,更是约好了喝酒庆贺,遥祝王渊能够平步青云。

当然,在喝酒之前,必须去王渊家里一趟。

“喜报,喜报!”

就在此刻,突然又是一骑进城,弛报官差大喊:“贵州士子王渊,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

“刚才那人说什么?”

“好像是状元及第。”

“说的是京城官话,我们没听错吧?”

“好像没错。”

“贵州也能出状元?”

“……”

之前的喜讯,只是让人感到惊讶。此时的喜讯,则让整个贵州城轰动起来。

家家户户都走上大街,跟着官差往前跑。

书店老板哈哈大笑,站在门口大喊:“状元买过我的书,状元买过我的书!只要买本店的书,就能高中状元!”

王渊偶尔跟李应下馆子吃饭的地方,酒楼老板也扯开嗓子嚎叫:“快去找人换匾,咱家的酒楼得改名字,今后改成‘状元楼’!”

却是会试的弛报官差,因为京畿有贼寇作乱,整整耽误了半个月,居然跟殿试喜讯前后脚到达贵州。

翁徤之本待率众出发,听到远方传来的喊声,整个人都惊呆了,下意识回头问幕僚:“可是状元及第?”

“状元及第!”幕僚点头道。

张教授哈哈大笑:“破天荒了,贵州破天荒了!”

一个状元放在江西不算什么,放在贵州却意味着巨大的政绩。提学副使席书,还有宣慰司学的张教授,百分之百要因此升官。

沈复璁整个人都是懵的,完全不敢置信,老子居然教出了一个状元?而且是破天荒的状元!

翁徤之突然喊道:“快取二十两银子,封给这两位差官。今日暂且不动,备齐礼仪,明日一应官员都去状元府邸道贺!”

破天荒这种事情,百年难遇,贵州左布政使必须以最高规格对待,否则本地官民肯定要怪他太过轻慢。

陈文学、汤冔、叶梧、李应、越榛、詹惠等人面面相觑,王渊考个礼经魁回来已经够吓人了,谁曾想居然还能破天荒中状元。

“诸生,我等应该加倍努力才是!”陈文学对同窗们说。

叶梧点头道:“理应如此。等给若虚庆贺完毕,咱们都聚在一起,每日苦心向学,还请互相督促!”

诸生纷纷应诺,李三郎感到一阵头疼。

直至此刻,沈复璁终于回过神来,抱拳对席书说:“恭贺上官!”

席书笑道:“同喜,同喜。”

此时贵州的右参政是安贵荣兼任,由于乱军未平,对安贵荣的处罚还没下来。但等到朝廷抽空处理此事,安贵荣肯定要被撸掉,席书很可能因功升迁贵州右参政,成为贵州行政系统里的第三把手。

不多时,宋公子也从宋氏族学进城,跑来跟沈复璁一起喝酒庆贺。

曾经资助王渊读书的宋坚,更是在家里笑得合不拢嘴,他也没费几两银子,居然资助出一个状元。

“把阿采叫来!”宋坚说道。

很快,曾经伺候过王渊的侍女阿采,便来到宋坚面前,行礼道:“老爷。”

宋坚笑着说:“你收拾一下,明日就启程,去王状元的家中做丫鬟。”

“谁是王状元?”阿采不解道。

宋坚解释道:“就是在族学读书那个王二郎,如今中状元了。本想把你送去京城,但山高路远怕出意外,你就去王二郎家中,伺候状元郎的父母吧。”

翌日,足足上百人的道贺队伍,一起出发前往黑山岭。

紧赶慢赶三天时间,终于来到穿青寨,把方寨主吓了一跳。

听说王渊中状元,方寨主也是欣喜若狂,立即下令全寨张灯结彩庆贺。

“方伯,这便是王二郎家!”方寨主领人过去。

翁徤之看着那土墙草顶的几间矮屋,感慨道:“状元郎不容易啊,如此贫寒却能鱼跃龙门,当为天下士子之楷模。”

张教授笑道:“方伯说得是,寒门出贵子,更显可贵,诸生应当学习。”

王全和王猛,是被人从地里叫回来的,裤脚上还裹着不少泥巴。

家里的陶土碗不够,王姜氏和王方氏又去左邻右舍借碗,这才给每个道喜之人都倒了一碗清水。

两位报喜官差面面相觑,都感觉有些头疼,他们辛苦奔波数千里,只为拿到赏钱而已,没想到状元家里居然如此穷困。

好在翁徤之会做人,昨天支应了二十两给他们,否则这趟怕是要白跑。

“渊哥儿真中状元了?”王全笑得合不拢嘴。

翁徤之握着王全的手,亲切说道:“令郎鱼跃龙门,破了贵州的天荒,全赖二位悉心教养。”

王全傻乐道:“我啥都不懂,就会种地,是渊哥儿自己争气。”

翁徤之突然喊道:“来人,拆门!”

两个官差手里提着铁锤,直接跑去砸王家的大门,王姜氏惊道:“使不得!”

沈复璁连忙安抚:“嫂子,这是改换门庭的大喜事。还应找来寨中石匠,在门前立一道状元及第牌坊。”

翁徤之让幕僚取出一张宣纸,递给王全说:“我越俎代庖,已经把‘状元及第’几个字写好了。席副宪也写了一篇表文,记录令郎破天荒的壮举,贵州城里要立碑篆刻,寨中也应再立一块石碑。”

见王渊家中贫苦,翁徤之又取出五十两银子,亲手交给王全改善家庭状况——都是公费。

一般而言,地方上即便出状元,官府也不会如此破费,但谁让王渊这是破天荒!

其实王家没有想象中那么穷,隔三差五能吃鸡蛋,油盐也放得很足。王全和王姜氏勤俭持家,银子拿去买了头耕牛,还雇佣新上山的难民当佃农,开垦了好几亩荒地。

怎么说也算小地主了。

但外人不知道啊,官员和士子们回城之后,都在宣扬王渊如何贫寒苦学,关于王渊励志故事也五花八门。

沈复璁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把自己怎么遇到强盗,死里逃生来到穿青寨,又如何教导王渊识字的故事,编得越来越圆呼。重复几百遍之后,他自己都信了,好像真是被王家父子救上山的一样。

又是半个月过去。

京城再次来人,李应获授锦衣卫总旗,勒令其即可前往京城南镇抚司履任。而沈复璁也被平反,正式洗去流放之身,并且升官担任济宁州判。

前者是皇帝安排的,后者是吏部安排的。

状元在华盖殿说了那番话,吏部自然要有动作,否则大佬们的脸往哪儿搁啊?在王渊口中,沈复璁可是触怒阉党被流放的,必须拨乱反正予以提拔,这属于文官集团的政治正确。

“我这就做官了?”沈复璁有些晕。

席书大笑:“恭喜沈兄。”

沈复璁的理想是当七品知县,现在只差一步之遥,因为州判属于从七品。而且济宁还是个大州,济宁州判已经比许多小县的知县更滋润——前提是乱军别打过去。

数日之后,沈复璁和李应结伴北上,而贵州的状元励志故事则越传越广,甚至连凿壁偷光这种事儿都有了。

(本卷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