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114【满口胡言】

梦回大明春 114【满口胡言】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3:30 来源:笔趣阁

深更半夜,王渊一边穿衣服,一边打哈欠。

作为状元,他今天要带领新科进士,去宫里给皇帝上表谢恩。

状元朝服由红罗缝制,圆领,白绢中单,锦绶蔽膝,银色腰带,腰侧还挂有玉佩。官帽是六七品官的乌纱帽,槐木笏板一把,用来打人肯定很疼。

周冲从马棚里将阿黑牵出,请王渊骑上去,自己则跟在旁边步行。

“二哥,我跟人打听过了,状元都要做什么翰林院修撰,要在京城当官好多年呢,”周冲提着灯笼说,“我们也该买套房子了,总不能状元郎一直住在客栈里,说出去平白让人看笑话。就算不买房,也该租一套,金公子就在城里租了套院子。”

王渊笑道:“那你找牙行寻一处合适的,不用太气派,离南城近就可以了,这样也方便每天上朝。”

“好嘞,”周冲应了一声,又问,“是不是该买几个烧火浆洗的婆子,再买几个端茶倒水的丫鬟?”

王渊想了想,说道:“丫鬟和婆子各买一个。”

周冲劝道:“太少了,这不符合二哥的状元身份。”

“别废话,照办就是。”王渊命令道。

不多时,两人已来到皇城外,王渊验牌进城,周冲则牵马回去。

在承天门和午门的中间,修有一些房子,可供百官在等候上朝时歇息。如果前一天办事太晚,或者有急事随时听召,皇帝还会安排大臣夜里住在此处。

文武百官已经来了许多,由于并非例行朝会,来的都是四五品以上大臣,或者要害部门的官员。

看到王渊身上的朝服,便知是状元来了。一些官员将他无视,一些官员过来道贺,大多数官员都遥遥抱拳致意。

倒是新科进士们彼此很热情,三五人汇聚在一起,互相说些家乡异闻,顺便拉近一下关系。

常伦跟王渊就聊得很起劲,说的全跟武艺有关,箭术、刀术、骑术胡侃一通,恨不得当场拿出兵器比划比划——这种谈话内容,让其他进士彻底无语,不清楚的还以为二人是武进士。

突然,王阳明也来了,王渊立即过去见礼:“相别一载有余,先生安好!”

“你很好,”王阳明赞许道,“那天传胪,我便看到你了,比以前又长高了许多。”

王渊说:“侥幸得中进士,多亏先生教导,尚不及登门拜谢。”

王阳明低声问道:“你那篇策试文章是怎么想的?”

王渊说:“拿到题目,便想起京畿贼乱,不由自主就写出来了。进士文章,应该没人当真吧?”

王阳明点头说:“确实没人当真。跟你一样写类似文章的,另外还有两人,都被排在三榜之列。你若不被点为状元,根本无人理会,内阁重臣犯不着跟新科进士一般见识。”

王渊笑问:“也就是说,现在有人跟我一般见识了?”

王阳明告诫道:“众臣最忌讳的,便是幸进之人,你最好早日离京外放。否则升官越快,就越被敌视,迟早成为众矢之的。”

“弟子明白,多谢先生教诲。”王渊终于搞清楚,为何昨天杨一清劝他寻机外放。

黎明时分,众官汇集在午门前,大致排好了队伍。楼上鼓敲三通,文武百官分别从两道侧门进去,接着是王渊带领新科进士过午门。

三道正门,状元、榜眼和探花可以走,这辈子也只能走这一次。

而其他进士,只能按照殿试名次,分单双号走两道侧门入内。

杨慎亦步亦趋跟着王渊后边,心里很不得劲儿。若非皇帝胡来,独占鳌头的应该是他,被顺天府尹打伞盖护送的也是他,琼林宴佩银牌戴银花的还是他。现在,他却不得不跟在王渊身后,待会儿朝见皇帝还要站在王渊身后。

状元和榜眼,相差只有一名,但受到的待遇有天壤之别。

穿得就不一样!

状元有特制的朝服,榜眼只能跟其他人一样,穿戴普普通通的进士巾服。

按照程序来到奉天殿前,朱厚照在里面升殿宣礼。搞了一堆繁琐的仪式之后,皇帝乘马车移驾华盖殿,在韶乐声中再次举行升殿仪式。

鸣鞭三响,礼乐大作。

鸿胪寺卿刘恺来到王渊跟前,微笑道:“诸进士随我来。”

王渊便带着进士们入班,四拜平身,进表谢恩,接着又是四拜。

从殿试到现在,磕头无数次,而且都是给皇帝磕的,王渊都已经磕得麻木了。

对了,明天还要给孔子磕头。只有拜完孔子,才能脱下进士服,换上真正的朝服,从此摆脱平民之身。

朱厚照坐在御座上,笑着招手:“状元郎,来得近些。”

王渊手持笏板移步上前,他拢共在宫里见过皇帝三次。第一次是殿试,离得太远看不清;第二次是传胪,同样离得太远看不真切;今天是第三次,已经距离很近,怎么越看越面熟?

似乎在哪里见过。

“可曾记得我啊?”朱厚照问。

王渊当然不记得,回答说:“殿试、传胪之日,臣曾两度得见天颜,陛下英武之姿难以忘怀!”

朱厚照毫无圣君模样,歪着身子笑问:“还有呢?”

王渊答道:“恕臣愚钝。”

“城外,门板。”朱厚照给出关键词提醒。

王渊瞬间回忆起来,坚决不承认:“殿试之前,臣不曾见过陛下。”

“你记性不好啊。”

朱厚照感慨一声,突然走下御阶,来到几百进士旁边。走着走着,他突然指着一个进士说:“我在城南见过你,问你是否精通兵法,你居然当即拂袖而去!”

“臣惶恐!”

那个进士吓得跪地请罪,同时心里后悔万分,早知道就多拍皇帝几个马屁啊。

王渊心想:这皇帝的记性真好。

“起来吧,不会治你的罪。”朱厚照说道。

那个进士连忙谢恩,两腿发软的爬起来,站在那里浑身直哆嗦。

朱厚照又来到王渊面前:“真不记得了?”

王渊略微低头,背着群臣偷偷眨眼:“回陛下,确实不记得。”

朱厚照收到暗号,顿时哈哈大笑,亲昵的拍王渊肩膀说:“不记得无所谓,朕却知道你白衣飞将王二郎。你那箭术、骑术是怎样练出来的?”

王渊回答说:“臣自幼家贫,吃不起肉,便跟随父亲、大哥,用自制的土弓打猎。臣五岁习射,至今已有十一载。”

“家里穷还能骑马?”朱厚照疑惑道。

王渊只得说:“吏部验封司主事王讳守仁公,因得罪刘瑾而被贬贵州龙场驿。因驿站破败不堪,守仁公只能住在山洞中,自己耕种粮食维持生活。山上皆为生苗,刀耕火种,不识文明。守仁公遂行教化,教导生苗说汉话、习汉字。众苗皆服,名显四方,贵州宣慰司学数百生员,在提学席副使的倡导下,尽皆入山拜入守仁公门下。臣亦在其中。”

“还有这等事?”朱厚照感觉颇为稀奇,问道,“王守仁何在?”

王阳明立即出列:“臣在。”

朱厚照指着王渊:“这是你的学生?”

王阳明回答道:“王状元确为臣之弟子,他与数百生员来山中求学。因条件艰苦,住茅屋、吃粗食、饮山泉,一年之后只剩十余人,王状元便为其中之一。”

好嘛,一问一答,互相吹捧,令人肃然起敬。

王阳明肯定名声响亮到极点,触怒阉宦被贬,住山洞还兴教化,又用一年时间培养出状元,随便哪条传出去都是文官楷模。

朱厚照又问:“你还没说怎么学会的骑马。”

王渊胡扯道:“在山中求学期间,有一同窗唤作李应,为贵州李总兵之第三子。臣与李三郎同住一茅屋,同睡一草床,情同弟兄。臣的骑术,便是李三郎教的。”

“你那匹神驹呢?”朱厚照的消息非常灵通,还知道王渊有一匹上等水西马。

王渊回答说:“三年前,乖西苗部作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臣在回家探亲途中,遇到贼兵转运辎重与妇人。便与李三郎合计破敌,李三郎联络到四位旗兵,我则回家联络村中青壮。”

“打仗了?”朱厚照饶有兴趣。

王渊回答说:“一千披甲贼寇,另有数百贼寇运粮辅兵。我等埋伏于山谷,夜里多举火把突袭,贼兵大败,斩获无数。”

朱厚照问道:“三年前你才多大啊?”

王渊拱手道:“十三岁。”

不管是大臣还是进士,听到此时都无话可说。

尼玛,十三岁就敢夜袭叛军,而且只有四个官兵,其他全是农民,还外带两个生员。而且居然夜袭成功了!

贵州果然是边鄙之地,民风竟如此剽悍。

王渊又说:“山中求学之人,还有贵州宋宣慰使的独生女,当时年方十五岁,也一起参与了夜袭。宋宣慰使得知之后,便赠送臣一匹水西良驹,以示褒奖。”

众人更加无语,少女跑去山中求学且不提,还跟着在夜里打叛军?

朱厚照哈哈大笑:“尔等皆为少年英雄。那个李三郎,既为世袭军户子弟,让他来京城当锦衣卫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