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776【奥斯曼人和波斯人都是华夏后裔?】

梦回大明春 776【奥斯曼人和波斯人都是华夏后裔?】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06 来源:笔趣阁

两人在参观校园的时候,三位翰林院学士,正在天竺王宫觐见王渊。

这三位学士,一个来自大明,一个来自威尼斯,一个来自北印度。

“陛下,吾等研究多年,如今已理清线索,”王忬面带微笑,“天竺的高种姓,皆为夏人旁支,乃我华夏余脉也!”

喜穆说道:“陛下,臣查阅印度教和绿教典籍,各种文献都能印证王学士之说。”

图留斯说道:“拜占庭文献亦能佐证。”

王忬,苏州太仓人,名臣王世贞他爹,历史上因得罪严嵩而问斩。这个时空,他不但自己来了天竺,还把儿子王世贞带过来了。

喜穆,雷瓦里印度教商人,历史上曾助舍尔沙的孙子夺位,担任苏尔王朝第三代宰相。在胡马雍死后,一度带兵夺回德里地区,被莫卧儿宰相拜拉姆击败。

图留斯,拜占庭贵族后裔,年轻时定居威尼斯,出海经商被葡萄牙俘虏,又辗转流落到印度为官。

七年前,三人被安排了研究项目,即论证印度人与汉人的历史渊源。

王渊忍着笑意问道:“详细说来。”

王忬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天竺的高种姓,皆为外来人种。中国古籍称之为塞种,希腊古籍称之为斯基泰人,波斯、印度古籍称之为萨迦人,古希腊亦有称之为雅利安人。”

“塞种人的祖先,当为黄帝后裔允格。《路史》有载:‘金天氏(少昊)生倍伐和般,般生眛,眛生允格、台骀。允格生阴戎,是允格之后以允为氏。’

“允格被封在湖湘一带,是允姓戎族之族。夏鲧和夏禹为姒姓,允姓与姒姓同源黄帝后裔姬姓。到夏朝时期,允姓与姒姓融为一族。夏有允国,为侯国,塞种人则是允姓、姒姓戎族,与炎帝后裔姜姓戎族结合而成。”

“颛顼至大禹时期,一部分允姓戎族,先是前往今之青海,遂又迁至今之西凉,游牧于天山南北。殷商之时,又迁至今阿富汗北部,建国号为‘大夏’,自称‘夏人’,曾向商汤朝贡。这些迁徙演变,可从《伊尹献朝》、《伊尹四方令》、《逸周书》得到佐证。”

“秦献公灭狄獂戎,众羌西奔至大夏(阿富汗),亦有部分羌人,向西方绝远之地逃亡,不复交通。这些古羌人,亦为塞种人近亲,有允姓,有姒姓也。”

“另有一支塞种人,始祖为皇帝之孙、昌意之子安,封于西土,其后裔建国安息。”

“另有一支非塞种人,而是北狄、突厥、匈奴后裔,其始祖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悃,封于北土。”

“因此,天竺高种姓,若恢复汉姓,可姓允,可姓姒,可姓安,可姓延李,可姓拓跋,诸如此类。”

喜穆突然说道:“陛下,吾已知自家祖先何来,请改姓‘允’!”

王渊点头说:“可也。”

喜穆之前改姓王,现在终于恢复祖先本姓了,真他娘见鬼的是可喜可贺。

图留斯又补充道:“陛下,臣祖上虽来自拜占庭,但先祖其实来自波斯,而波斯人又为黄帝后裔。臣请改姓‘安’。”

王渊强忍着笑意:“可也。”

这三个家伙纯属胡扯,如果按他们的说法,从西亚到西伯利亚,历史上所有国家和王朝,后世黄帝的后裔所建……

但话又说回来,印第安人都能是殷商遗民,奥斯曼人、波斯人、印度人为何不能是黄帝后裔?

只要掌控了话语权,一代代教化,谎言也能变成公理。

说不定几百年后,一堆西亚人主动跑来天竺和大明,闹腾着想要认祖归宗呢。

王忬赞叹道:“华夏拓土,真天之道也。臣等穷尽史册,方知华夏子孙早已拓土万里,只是他们已记不清祖先而已。”

喜穆,或者说叫允喜穆,语气激动道:“陛下当发兵收复波斯,让他们记住自己的祖宗是谁!”

图留斯则说:“奥斯曼亦为黄帝后裔,他们的祖先是黄帝之孙安。陛下当活捉奥斯曼皇帝,让他全家改为安姓,送他们去大明拜祭黄帝陵!”

三人说得义正辞严,其实心里各有小算盘。

王忬整出这些说辞,纯粹是为奠定自己在翰林院的地位,而且很可能在天竺历史上流芳百世。

喜穆则是为了做生意,他自己在朝廷做官,儿子掌管家族产业。一旦唆使王渊打下波斯,他家的生意也能做到波斯。

图留斯的祖国是拜占庭,拜占庭又被奥斯曼给灭了。他自己不能复国,就唆使王渊去打奥斯曼,反正想为自己的祖宗们报仇。

王渊指示道:“尔等应当快快编书,务必史料详尽、论述严密,让天竺子民知道自己的祖先从何而来。”

“臣领旨!”三人起身作揖。

王渊又问:“汝等研究数载,怎不研究首陀罗和贱民的来历?”

王忬早有准备:“首陀罗和贱民,当是上古九黎遗民,他们的祖先是蚩尤。此皆为黎民,华夏分支也。”

王渊对此很满意:“善!一并编书。”

王渊又说:“从今往后,不能再提‘归化’二字,各族转为华夏子民当称‘认祖归宗’,简称‘归宗’。”

“陛下圣明。”三人乐呵呵的拍着马屁。

三人离去,王渊看了一会儿书,又去安娜房中坐了一阵。

从大明带来的妻妾,黄峨、宋灵儿分别被封为东西王后。此为特例,后世国王,只能封一个王后。

香香、绮云、夏婵、孔芙、安娜,皆为王妃。

王渊是男人,不是圣人,自免不了喜新厌旧的人性弱点。

他跟黄峨、宋灵儿自有深厚感情,老夫老妻不用说那么多。

但夏婵、香香、绮云都四五十岁了,虽然保养得宜,也难免年老色衰,王渊渐渐跟她们交流少了。

孔芙和安娜稍微年轻些,这几年又分别为王渊诞下儿女。

王渊在慢慢改变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在慢慢改变王渊,他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古代男人。

至于昌德比比,已被宋灵儿收复,不服也得服!

城西的兵学院,宋灵儿不但自己天天去,还把昌德比比也带去,戚继光的妻子王瑛也是其跟班。

下午,黄峨授课归来。

她身边除了两个带刀女侍,还跟着一个傣族少女。

少女来自大卯国,又称麓川国,国土在缅甸中北部地区。

尹秉衡攻占阿萨姆之后,虽然举国被天竺吞并,但难免有许多地方顾及不了。于是,大卯国趁虚而入,一举吞掉阿萨姆跟云南的接壤地带,甚至还想继续蚕食整个东部边境。

尹秉衡为了镇压阿萨姆的反抗势力,都还没来得及带兵回朝呢。

得知大卯国的入侵行为,尹秉衡立即出兵,不但收复失地,还顺便攻破大卯国的首都勐养(缅甸克钦邦)。

大卯国就是一只东南亚小泰迪,最初兴起于云南瑞丽。

新中国瑞丽政府驻地勐卯镇,就得名于大卯国,因为大卯国的音译为“勐卯弄”。

初代国君在瑞丽建国,先是跟阿豪马(阿萨姆)打仗,逼得阿豪马称臣进贡。接着又跟元朝打仗,打得国库空虚,国君被迫做了元朝的平缅宣慰使。再然后,又跟明朝打仗,从朱元璋时期一直打到弘治朝,朱厚照登基的前三年才彻底消停。

不跟大明打了,那就往南打呗,又将南方的阿瓦打为属国。继续往南攻打东吁王朝时,大卯国终于踢到铁板,其属国阿瓦已经被东吁反攻到灭国边缘。

自己都这幅德行了,大卯国看到阿豪马被天竺吞并,居然还想着趁虚而入侵占邻国领土。

尹秉衡出兵大卯国的同时,东吁也在出兵其属国阿瓦。

阿瓦王室,已被大卯国屠戮一空,面对东吁王朝的进攻,各个城镇皆望风而降。东吁随即攻入大卯国本土,与尹秉衡的天竺军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大卯国王思轰,死得比较惨烈,冒着炮火冲阵而死。

思氏王族,被屠戮一空,大卯国成为天竺属国,由其国内几大家族联合统治,每年需向天竺进贡象牙和翡翠。

天竺承认东吁王朝对阿瓦的吞并,东吁也承认天竺是大卯国的宗主,双方各自退兵维持现状——后世缅甸国土,五分之三为天竺属国,剩下五分之二则归东吁王国所有。

大卯国第一家族刀氏,献来一位少女,欲为天竺王子侧妃。

王铮却是个痴情种,只喜欢妻子陈氏,不愿再纳侧妃。

为了稳定属国大卯,王渊自己收用了,还恶作剧的将少女改名为刀白凤……

咱王二郎虽然快六十岁了,却还老当益壮,十五岁的刀白凤已经怀孕。若生下一个儿子,今后肯定是大卯国王,那破地方暂时难以消化,估计百年之内都只能以属国的状态存在。

刀白凤的小腹微微隆起,见到王渊一脸笑意,碍于黄峨在身边,又不敢表现得太亲昵,只能略微欠身行礼。

毕竟是个少女,而且没啥学问见识,被王渊扔去学校读书,平时上学放学都跟黄峨一起。

“阿眉且看。”王渊把那份学术报告递过去。

黄峨翻开一瞧,顿时被逗笑了:“王民应(王忬)真够能编的,波斯人竟也是华夏后裔。”

王渊笑道:“只要拳头够硬,就肯定有人相信。”

黄峨扔掉这份报告,随口说:“锡兰那边的蒸汽船改进有眉目了,银子有些不够。这些也不是我该管的,只是恰好知道,随便提醒一句。”

王渊点头道:“等我收到奏疏,就立即拨款过去。”

黄峨揉着额头说:“今天又是讲课,又是做实验,我实在疲乏得很。我先去睡会儿,晚膳直接端到我房里,你随便到哪个房里过夜吧。”

“我送夫人回房。”王渊嘿嘿赔笑。

把黄峨送回卧房休息,王渊便来到刀白凤房中。

少女立即扑上来,娇笑着喊道:“陛下哥哥!”

以王渊的年龄,放在古代,都可以做刀白凤的爷爷了。

一声“陛下哥哥”,把王渊喊得特别舒服,连忙扶着少女:“当心动了胎气,你也别去学校了,等孩子生下来再说。”

“嗯,我听哥哥的。”刀白凤乖巧道。

跟刀白凤一起吃过晚膳,少女很快就睡了,孕妇瞌睡比较多。

不多时,宋灵儿和昌德比比摸黑回来。她们两个够野的,今天带着数百骑兵去打猎,全身衣服汗湿了又自然烘干,浑身皮肤都已经积起了盐渍。

“今天热得够呛,却只猎了几只白斑鹿,”宋灵儿将马鞭扔给侍卫,又对昌德比比说,“你去寻那负心人吧,肯定又在小妖精房里。一把年纪的糟老头子,被一个小姑娘迷得晕头转向,真不知羞!”

昌德比比报以微笑,不做任何评价。

天竺王宫里没有太监,分内外王宫两处所在。

外王宫有宫廷官吏和侍卫,不得进入内王宫。

内王宫全是后妃女眷,就连仆役也是女性,宫女是经过严格挑选的。

宋灵儿和昌德比比自去洗浴,洗完之后直接来到刀白凤房外,一阵敲门拍打。

侍女很快打开房门,王渊见到宋灵儿只能苦笑:“我们出去说。”

宋灵儿道:“不必了,就两句话。天竺越来越热,我实在受不了这鬼天气,今天打猎差点把我热中暑。”

王渊无语:“这种天气你去打猎?姑奶奶,你都是六十岁的人了。”

“嫌我老是不是?”宋灵儿面色不虞。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让你保重身体。”王渊解释道。

宋灵儿冷笑:“我就比你大两岁,你能让少女怀孕,我就不能挽弓打猎?”

王渊哭笑不得,这事儿没法说了。

宋灵儿又说:“从今往后,我要去吕宋常住,每年至少住五六个月才回来。策儿给我修了碧瑶宫,那里冬暖夏凉,可比你的天竺舒服得多。”

王渊点头道:“那里确实舒服,去休养一阵也好。”

“我看你是巴不得我走。”宋灵儿生气道。

“哪里的话,”王渊拉住她的手,哄道,“走,今晚我陪你纳凉散心。”

老夫老妻的,坐在花园里赏月喝酒,吹着渐渐变凉的夜风倒也自在。

宋灵儿很快就喝醉了,王渊不让侍女搀扶,抱着老妻回房,搂在一起睡了一觉。

翌日,宋灵儿就动身出发,说是去碧瑶宫避暑,其实是想念儿子王策了。

三个月后,《华夏诸宗谱系》问世,在天竺引起巨大轰动,混血汉裔和归化汉人兴奋无比。有了这套理论,他们的身份更加正宗,都是纯粹的华夏子民。

沛阳大学的高种姓学生,每天都被反复洗脑,渐渐受到这种氛围影响。好像不认祖归宗,好像不改信佛道,就是数典忘祖的不肖子孙一样。

随着时间推进,这套学说将越来越有威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