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751【佛爷威武】

梦回大明春 751【佛爷威武】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06 来源:笔趣阁

“贫僧(贫道)拜见大王!”

德宝禅师和周玉真,双双被请进王宫,觐见已经回京一月的王渊。

尹秉衡与戚继光,持刀立于王渊左右。

尹秉衡呵斥道:“当呼陛下!”

僧道二人愣了愣,“陛下”逾制啊。天竺王等同于朝鲜王,只能称“大王”或“殿下”,“陛下”是大明皇帝的专属。

王渊笑道:“无妨。”

德宝禅师和周玉真却很识趣,双双齐呼陛下。又被王渊告之,今后面见国王,除非祭祀等重大场合,不必搞下跪磕头那一套。

周玉真心想:你不早说,我刚才都磕两遍了。

王渊招呼他们坐下,笑道:“周真人,好久不见。”

周玉真也说:“是啊,上次与陛下相见,还是几年前大祀天地。”

王渊又说瞎话道:“德宝禅师的大名,孤在北京亦有所闻,早就慕名已久了。”

德宝禅师说:“微末虚名,不足挂齿。”

王渊直接封官道:“两位屈尊来到天竺,孤自当礼敬有加。两位且入翰林院,为翰林学士,挂职宗教科。周真人,另授道录司左正一。德宝禅师,另授僧录司左善世。”

左正一,左善世,都是大明宗教职务,前者是全国道士之首,后者是全国和尚之首。

有明一朝,武当确实鼎盛,但武当类似皇帝家庙。

从朝廷官职就可以看出,正一道是道教诸派之首,全真道只能屈居于其下,而武当正好属于全真道。至于龙虎山,“天师”称号被朝廷取缔,龙虎山的天师被呼为“嗣教真人”。

宗教官职,周玉真是听明白了,他疑惑道:“陛下,道士也能为翰林学士?”

王渊笑着说:“可以。”

“贫道惶恐。”周玉真暗自欣喜,觉得这趟来对了,他居然也有当翰林学士的一天。

王渊告诫说:“二位高德,孤只有一个要求。”

“陛下请明言。”德宝禅师和周玉真齐声说道。

王渊说:“你们在发展信徒的同时,亦当敦促信徒学汉话、写汉字。孤对土著归化的要求很低,只要他们愿意放弃原有信仰,能用汉语进行交流,能写包括自己名字在内的几十个汉字即可。二位高德,我不管你们每年发展多少教徒,只管你们的教徒每年有多少归化为汉人!”

这算是定下考核指标了,以每年归化的汉人数量为依据。

周玉真心中大喜,如果走基层路线冲量,他还真干不过德宝和尚。但他可以走中高层路线啊,纯以教徒质量取胜,至少中高层学写汉字更占优势。

可惜,周玉真没搞明白状况,印度的中高层,要么新绿教,要么信印度教,让他们改信道教可难得很。

反而是底层百姓,非常好忽悠他们改信,只是学习汉话和汉字比较困难。

当然,只要信进去了,贱民也能强行记住汉字。这并非胡扯,基督教在中国农村大量非法传教,很多不识字的老太太,硬是能慢慢学会阅读中文版《圣经》(作者君小时候被隔壁阿婆烦死了,有些很简单的汉字,能反复询问你好几十遍,今天记住了明天又忘)。

这一僧一道,在觐见王渊之后,各自获得一笔经费,同时获得一座废弃神庙。

他们也不挑挑拣拣,带着僧道众住进去,又雇工匠塑造泥胎神像。

周玉真供奉的是灵宝天尊,陪祀为王灵官和萨天师(萨守坚)。道观初创,暂且只塑三座神像,太上老君什么的,还得等开拓业务之后再说。

周玉真又找了个翻译,一边学习土著语言,一边带着翻译发展信徒。

三个月过去,道观总算有了些香火,可惜全都是汉人移民,一个印度本地信徒都没有。这货的医术也不管用,因为沛阳城里,早就有了汉人医生,大部分药材还是从大明运来的。

周玉真终于慌了,叫来弟子问道:“这些日子,怎不见德宝秃驴?”

弟子回答:“德宝禅师,已带信众前往复州。”

复州,就是通州北边那个绿教小国,被苏丹联军屠城灭国之后,大量土地荒无人烟。王渊移民了一批过去,改称“复州”,但依旧荒芜得很。

跟周玉真的情况刚好相反,德宝禅师吸收了太多贱民入教。

这些贱民,只能做低贱营生,而且很多时候找不到工作,只能有一顿没一顿的当乞丐为生。

刚开始,德宝禅师拿出自己的传教经费,购买粮食来救济饿肚子的贱民。这一举动,顿时吸引更多贱民入教,直接把德宝禅师的经费吃光了。

无奈之下,德宝禅师再次觐见王渊,请求划出一块土地,佃租给那些贱民,而且还想借贷种子和农具。

王渊爽快答应,而且还开恩许诺:荒地耕种三年,需要照章纳税,纳税若满五年,那些荒地就归耕种者所有。

于是乎,德宝禅师带着数千不会种地的贱民,携带大量农具和种子,前往北边的复州开荒种地。沿途又不断吸收贱民入教,导致信众很快破万,开始了艰辛的开荒生涯。

此僧自己也不会种地,第一年种出的粮食,还不够信徒们自己吃。

德宝禅师又赶回培养,请求王渊派几位种地高手,前去复州当耕种老师。在汉人农民的指导下,他们不但精耕细作,德宝禅师还亲自带领贱民开挖引水渠。

德宝禅师不断给贱民们说(洗)法(脑),让他们坚信自己的祖先是国王,只因得罪了佛祖才被罚为贱民。只要他们一心向善、辛勤劳作,再学会说汉话,能写几十个汉字,就能永世摆脱贱民之身。

而这和尚自己,也不再修禅宗,而是全力修持净土宗。并且改革净土宗法门,不想着往生极乐净土,他们要在复州打造人间净土!

两年之后,复州北郊数十万亩土地,全部被佛教信徒开垦出来,而且还有少量首陀罗种姓加入。

也是在这一年,佛教土著信徒,同时归化出两个汉人。

德宝禅师郑重宣布,这两个归化汉人,已经摆脱贱民身份,并将自己的俗家姓氏“吴”赠送给他们。两个归化汉人欣喜若狂,整天带着汉民腰牌,那块腰牌是官府颁发给他们的归化凭证。

而在德宝禅师的佛教信徒破两万时,可怜的周玉真道士,他的道教土著信徒只有两个……

不过这两个信徒质量很高,一个是内阁大臣拉玛,一个是兵部郎中卡帕提。父子俩被迫放弃印度教,又感觉空虚得慌,稀里糊涂便信奉道教。

得此提醒,周玉真总算有了眉目,把拉玛、卡帕提全家都拉入道教。

接着又跑去黄峨开办的沛阳大学,以及改造苏丹王室俘虏的学校,专门发展那些身份特殊的土著。

结果让人哭笑不得,归化效率非常之高。只用半年时间,就有八个土著道教信徒,通过朝廷考核归化为汉民,把佛教那边甩开一大截。

只不过嘛,他们传教的第三年,德宝禅师搞出一个大杀器。

德宝禅师回京觐见王渊,请求在自己的传教之地,派遣老师开办学校,专门教导信众子弟读书,想把土著孩童成批量的归化为汉民。

周真人得知此消息,瞬间哑口无言,这次他是真拼不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